一名老中医的「大妙招」

文 / 都市女报一点号
2021-01-29 18:29

这位名医的本业是致力科举,惜未能成功。遂于落第期间,在乡间做私塾教师谋生。闲暇时研读《黄帝内经》,偶尔也给人诊病。

张锡纯是个思维活络的人。甲午年前后,为延续生计,他曾因应时代,粗略学习过代数、几何、物理、化学等现代学科。所以,当1905年清廷废除科举,许多传统私塾教师丢了饭碗,他却可以很顺利地转型为本县(河北盐山)的代数几何教员。他能够在清末民初成为“名中医”,与这种思维活络,有很大的关系。

张锡纯(1860~1933)

1890年代,德国拜耳化学制药公司研制出了一种叫做“阿司匹林”的药物。该药价格低廉,服用方便,在抗炎症、缓解疼痛、退热方面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在正式投产后的短短十余年内,就传遍了世界,成为许多西方家庭药箱里必备的常规药物。1910年代,这种药物也由来华传教士和西方商人带入了中国(比如瑞典人1904年在平凉修建的福音堂,就常使用阿司匹林给人治病),并于同期进入到了张锡纯的视野。

然后,他把阿司匹林与石膏混在一起,“开发”出了一种叫做“石膏阿司必林汤”的新药。

这是张锡纯的成名之药。在自己的专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书名的意思是要从药理和药方上将中西医融为一体)里,他如此表述该药的“药理”:

“石膏之性,又最宜与西药阿斯必林并用。盖石膏清热之力虽大,而发表之力稍轻。阿斯必林之原质,存于杨柳树皮津液中,味酸性凉,最善达表,使内部之热由表解散,与石膏相助为理,实有相得益彰之妙也。”

这段描述,将现代医学对阿司匹林的药理研究全部抹杀,而代之以典型的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于是,阿司匹林能够起到退热效果,不再是因为它能够“抑制下丘脑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而是因为它提取自杨柳树的树皮上的津液;这些凉性津液既然很容易穿透树皮渗至表面(最善达表),人将它服下,自然也可以很容易让体内的热穿透皮肤发散出去。不需要任何试验、不需要任何临床、不需要任何现代生物学、现代生理学、现代化学知识,张锡纯靠着一种抽象的类比(和以形补形的思维模式几乎一样),就完成了现代药物阿司匹林的“药理中医化”。

然后,“石膏阿司必林汤”的用法,也被彻底“中医化”了。张锡纯说:

“石膏与阿司必林,或前后互用,或一时并用,通变化裁,存乎其人。”

一切都是没有标准的。究竟是先喝生石膏汤,还是先喝阿司匹林,或者是两者混在一起喝,全看那医生的经验和手段。

张锡纯毕生,酷爱使用各种“阿斯必林汤”——除了石膏汤,他还弄出了麻黄汤、山药汤等等药物品种,足以组成一个“阿斯必林矩阵”,以致于被一些懂得现代医学的同时代之人讥讽为“阿司必林医生”。但张锡纯并不在意,阿司匹林的抗炎、镇痛、退热功效,已被现代医学彻底证实;只要往中药汤剂里加入阿司匹林,患者大概率会体察到炎症消退、疼痛减轻、体温下降的直观效果,张锡纯自己的“名中医”光环自然也就越来越巩固。

不过,张锡纯这种“往中药(传统药方)里添加西药(现代药物)、后者负责药效、前者负责挣钱”的做法,尚不能说是全然故意。至少他还会将“阿斯必林”的存在,写入自己的著作之中。但风气既开,后来人有样学样,就远没有张锡纯这般老实了。民国年间广东流行的治疗疟疾的中医丸药“梁培基发冷丸”,其制法是自国外购进提取自金鸡纳霜的治虐特效药“奎宁”,将其掺进一堆无关紧要(甚至可能有害)的中药之中,再揉成丸球;药商们为销售该药在报纸上大登广告,其中绝无一字告诉受众药丸里含有“奎宁”。

道理显而易见,如果让受众知道真正起药效的是“奎宁”之类的现代药物,药商们就没办法靠着“治标治本”之类的虚幻说辞,继续将“发冷丸”之类的东西卖出高价来赚智商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