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霜治大病,中医张亭栋获未来科学大奖,我们应该怎么看中医?

文 / 财健道一点号
2021-01-25 00:09

“以毒攻毒”“以形补形”,中医一直被人们攻击,觉得中医就是中国古代迷信神秘之一的产物,应该就是直接废除,他的理论完全不符合现代科学理论。

2020未来科学大奖中,一个中医张亭栋通过砒霜治疗白血病获得了生命科学大奖,他的经历与屠呦呦一样,因为一个中医药方起到效果,然后不断地研究,通过现代科学验证之后,发现其中生效的机理和成分,最终成为广泛接受的科学理论。

一直以来,砒霜作为中国人最耳熟能详的的毒药,其名声远远大于传说中的鹤顶红。毒药竟然能治病,武大郎、光绪皇帝、甚至拿破仑一定要从地下跳起来表示不服。

但这个是事实,在中医里面,砒霜一直作为药物存在,就是因为以毒攻毒的概念,但是同时也都注明“砒霜不可轻用”,不可轻用指的是不可以轻易用,而不是让你重重地用,一斤砒霜下去,大象也撑不住。

张亭栋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终身教授,也曾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教研室主任。在70年代根据民间中医药方,发现“砒霜(三氧化二砷)、轻粉(氯化亚汞)和蟾酥”三种毒物混合竟然能够治疗癌症。

在不断地研究之后,发现这个药方之中真正起到效果的其实是三氧化二砷(砒霜),也发现砒霜并不是能治疗所有的癌症,而是针对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最终与另外的西医王振义一起研究出了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现在已经成为行业治疗急性早幼粒型白血病的金方案。

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在2010年的时候,《科学》杂志发表的文章,通过基因技术阐明了砒霜治疗的原因。原来砒霜是种靶向药物,针对某个基因片段突变的癌症有奇效,这也是砒霜为什么能治疗急性早幼粒型白血病,在治疗其他癌症的时候效果不佳的原因。

中医有效吗?有效,中国五千年来一直是人口大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拥有一个中医体系在保障。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古训,也被很多古代的文人践行。我们有扁鹊、李时珍、孙思邈等古代名中医,现代也有钟南山,张亭栋等现代中医。

中医有效吗?事实上有效,在某些上面还有特效奇效。但是中医易于推广吗?非常不利于推广。中医的核心理论来源阴阳五行之间的平衡,讲究的是辨证,只有治不好的病,没有辨不明的证。

中医针对是个体状态进行详细的望闻问切,然后再进行诊治,精细化的操作完全依赖医生的个体经验。不能实现标准化的质量过程,同病不同药等等制约着中医的推广。

中医治疗的方剂当中,有讲究君臣辅佐,一个方剂很容易出现多种药品。选择使用这个药品经验来源于前人的经验,所以一些奇奇怪怪,玄而又玄的东西增加到里面来。比如鲁迅先生为什么讨厌中医,就是因为这些玄而又玄的经验带了副产物。

世界最好的医院一样也在研究中医

中医药方是五千年来中国人民经过神农尝百草,不断试错得到的结论,是中国文明千百年来用人命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就是因为现在我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更应该加大研究。

比如砒霜治疗白血病,有人治好,有人没有治好,经过研究后发现只对其中一个亚型起到效果。比如小儿痢疾,有时候真是无可奈何,但是罂粟籽煎汤喝下之后有奇效,但是对于成年人就起不到作用。

难,非常难。中医本身存在的基础就是未经证明的,以神秘主义为根基导致了难以被接受,因为他是经验主义。

方剂有效吗?有效,是怎么起到效果,哪些东西起到效果呢?不知道。一幅药剂当中大部分为植物,含有大量的各类成分,一个药名人参,其中就是几十上百的化学成分,然后炮制和煎煮过程当中,这些要都产生了新的化学变化。所以在一付起到效果的药方,也很难清楚这个药材中是那些成分起到了效果。砒霜被科学发现重要原因之一,恰好化学成分单一,只有一个三氧化二砷。

所以中医是科学吗?中医到底有没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