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溪诊后说:病甚重,不在脾胃,而在膈间,因怒而生
朱丹溪由于精通《黄帝内经》,因此对各家学说都能取长补取。医术十分高明。无论妇、幼、内、外科百病皆可治。
有一位产妇生完孩子后,有个东西回不去,看着就像衣服的大襟,其他医生都不明白是什么东西。朱丹溪看后说:“这是子宫。由于母体气血虚弱,所以就随孩子一起下来了”。
他所开的方剂中就加入了黄芪、当归之类的药物,同时加上升麻进行升提。然后又采用了加工皮革的方法,用五倍子熬成汤来清洗子宫,使它的皮收缩起来,不一会儿子宫就提上去了。朱丹溪安慰产妇说:“你不用太担心,三年之后就可以照常生孩子了”。
三年后,产妇又生下一子,和朱丹溪说的一模一样。
朱丹溪明确指出,中国的西北地区天不足(西北地势高,相对天就矮);而东南地区则地不满(所谓地倾东南,指东南地势低洼)。天指阳气,地指阴气。西北地区的人容易阳气不足,而东南地区的人则又阴火亢盛。
故此,他认为,任何一种理论学说的实际应用,都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形,灵活运用。如果只会照搬现成的结论,不问具体情况,那么就会加重病人的病情。
朱丹溪博学多才,又能融会贯通,能够因时因地做出恰当的判断。
有一位少年天生就是个暴脾气,而且每次吃完饭总要吐出来几口,但又不完全吐出。胸腔内还会发出“嗳、嗳”的声音。面色倒无多大变化,与平常无异。一开始家长认为是孩子顽皮,没在意,但后经邻居提醒才赶忙去找了朱丹溪。
朱丹溪诊测后告诉孩子家长:“这孩子病得不轻,如果不抓紧治疗,长大后就很难治了。正好快到中午了,你们到对面小餐馆里面吃点东西,我随后就过去,看看孩子饭后吐饭的情形。”
父子俩刚吃完饭,朱丹溪就到了。正好见到少年吐出两大口饭。朱丹溪看后说:“他的病不在脾胃,而在膈间,原因是脾气太大,动不动就发怒所致。人一发怒会使大部分血液循环不畅,有的甚至成了死血,淤积在膈间,也就是胸腔内。阻碍气流升降,气不畅则体液不动,就变成痰与循环不畅的血液相互搏击,使胸腔里发出嗳嗳之声”。
朱丹溪开了“二陈汤”,煎时另加一些韭菜籽和萝卜籽。
两天后,父亲又带儿子来。朱丹溪告诉他:“你儿子的病还没有完全好,他胸腔内还有残留的秽血”。于是又开了三剂催吐的“瓜蒂散”。结果服下之后,三天之中少年吐出的痰涎中淤血足有一酒杯,也没有嗳气之声了。
第四天,父亲又带了孩子来。朱丹溪抚摸着少年的头,左瞧瞧右看看,最后说:“孩子的病已经好了,今后要注意调理饮食和修身养性,那样才能防止这种病的复发”。
父子俩高高兴兴地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