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十大名方
中医十大名方分别是,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五苓散出自《伤寒论》、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归脾汤出自《济生方》、六味地黄丸出自《小儿药证直诀》、温胆汤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张仲景的《伤寒论》保存了大量的上古时代的方剂,在《伤寒论.序》有体现“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十大名方伤寒中有四首分别是小青龙汤、小柴胡、大承气汤、五苓散。可见伤寒经方效果确实非同一般。
其余的都是后世医家创立的名方,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宋代官方中成药店,整理出版的方剂,这里面的方剂,疗效显著,都经过临床检验。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记载的六味地黄丸是源于《金匱要略》金匱肾气丸(也叫桂附地黄丸)去了两味药,变为六味地黄丸。温胆汤出自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他病因三分的创立者,他提出病因分为内因(人体内部气血阴阳,和内生五邪)、外因(外邪)、不内外因(情志、房劳、跌扑损伤、饮食、药毒等)。归脾汤出自宋代严用和《严氏济生方》,这首方剂,在内科用的频率非常高。
最后还剩两首分别是李杲(字东垣)的《脾胃论》,他是补土派的代表人物,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另一首是王清任(字勋臣)的《医林改错》中记载的方剂。虽然后人评价《医林改错》越来越错,但是王清任的逐瘀系列方影响深远。分别是通窍活血汤、膈下逐瘀汤、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身痛逐淤汤。中医的十大名方,经过了无数医家临床验证,效果显著。(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