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黄、黄褐斑,拒做“黄脸婆”,从一个古方开始,调气血好气色

文 / 点滴健康笔记
2021-01-20 18:10

"黄脸婆",这个称呼对女人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出现"黄脸婆"后,脸上的肉也容易下垂,塌陷,肌肉无力,皮肤松弛,更没弹性,这是一个衰老的信号,也是女性必经的一个衰老过程。那么改变"黄脸婆"也有方法,很多明星的"逆生长",就说明了这个事实。

"黄脸婆"是怎么发生的?

"黄脸婆"之所以黄,是因为缺血。这不是西医概念的血,而是中医概念的血,这个血不仅是血管里的血,还有是用血能力。

换言之,缺的血是身体用血能力,因为到医院检查,可能没有贫血,即血管里的血不缺。中医把这种用血能力不足,称为血虚

"黄脸婆"除了气色,皮肤不好之外,还有其他因为气血不足,而出现一些身体功能不足。比如,很容易疲劳,特别是下午,稍微一运动,或压力一大,就会出现头痛,疲惫,无力,甚至发低烧等症状。这些都是因为身体的摄氧能力不足。

因为气血就是免疫力,所以免疫力也不足,同样的环境下,较其他人容易感冒生病,而且生病不容易痊愈。

因此,中医来看,就是必须提升气血,才能提高免疫力,少生病。其中补气重要性较高于补血。"黄脸婆"带给女人不仅是美丽的损伤,更是身体健康的伤害。

怎么提升气血?

中医的补血名方,金元时代李东恒的"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代表剂,就两味药:黄芪30克,当归6克,煎服。

其中,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资生血之源;配以当归养血和营,则阳生而阴长,气旺则血生,虚火自退。

这方虽叫补血汤,但补血的当归用量很少,只有6克,而补气的黄芪则30克,是当归的5倍之多。

在血虚时,补血与补气是同等重要,补气可能比补血更重要。

气为血之帅,血只有气的统帅,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很多人不贫血,但是出现面色黄,没力气,肌肉没弹性,就是因为没有气,把血推到各个脏腑器官,那么,对于各个器官来说,与没血一样,表现出血虚症状。

当过了三十岁,就成为"黄脸婆",这汤剂可以经常吃,只是当归味道比较怪,作为日常饮用,可以换成黄芪与大枣。黄芪最好用生黄芪效果好,因为生黄芪的补气力量更足,而且,补气的力量可以推到肌肉皮肤中。生黄芪每天10-15克,大枣3-5个,掰开与黄芪用开水冲泡,闷上20分钟即可代茶饮,喝完了,加水即可。

大枣虽然没有当归补血能力强,但有黄芪补了气的调动能力,把血统帅到全身器官,就放大了大枣的补血功能。这样就可以改善黄脸婆,皮肤下垂,肌肉没弹性等,疲劳,脸色萎黄,气血两虚。

这种方法,虽然可以补气补血,改善症状,但只是一个症状的缓解。人生立命的气血,终究是要靠脾胃化食物而生,才能源源不断,长久持续,而且药补气血,是非常有限的。

在出现气血亏虚时,确实可以取得一定效果,但从根本上改变,还是要靠脾胃化生气血,毕竟脾胃才是气血生化之源。 "黄脸婆"的皮肤显示黄色,在中医看是脾之色,当脾虚时,脾的营养不能入脾,而泛于皮肤出现黄色。脾胃虚寒才是根本。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所有的补气补血的药,都是临时见效,暂时缓解,主要还是靠脾胃化食物而生气血。脾胃虚寒,不生不化,所以气血亏虚。

尤其是现代社会,啤酒饮料,冰淇淋,水果等,寒凉食品,寒凉的空调,把人的体温一降再降,身体虚寒的人十有八九,不虚寒的人,百无一二。脾胃温热,化气生血,气旺血足,自然肌肉弹性恢复,皮肤紧致,容光焕发,身体疾病也在气血增强,免疫力提高下,慢慢康复。

温馨提示:

总之,今天把这些中医的知识总结出来,供大家来对照自己。如果怀疑自己证属此类,也不要急着应用,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确认无误之后再进行运用,切勿擅自服用,以免耽误病情。毕竟,中医讲究辩证施治,一人一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