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三焦」,是在表达什么?
本 期 导 读
「三焦」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指我们吸收了天地万物对我们的滋养,让身体通过这份滋养表达出温暖、喜悦,转为我们所用的这个过程。
何为「焦」?
三焦的「焦」就是火的蒸腾能力,煮食物时有气冒出来就代表有火,焦下面的四个点便是火字底。
焦是一个标志,是对世界万物需要能量的一种表达,是一种对能量的解读。
最初的「焦」是什么呢?就是用火去烤一只短尾鸟。后来就把一切能让事物成为食品或转为能量的这个过程,称作「焦」。
所以,三焦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指我们吸收了天地万物对我们的滋养,让身体通过这份滋养表达出温暖、喜悦,转为我们所用的这个过程,叫作「焦」。
任何一个点都具备三焦
大家都蒸过馒头,上面是蒸笼,底下有锅,锅下有火,在蒸笼和锅之间有水。飘在上面的气就是上焦,中间是中焦,有水和火的那一段就叫下焦。
我到夏威夷去,有个地方就叫三焦,我想美国人怎么也知道三焦呢?原来是中国人给起的名字。在那个地方可以看到礁石,礁石的礁比三焦的焦多了一个「石」字旁。
礁石是固态的,围绕着它的水是液态的,水打到礁石后飘起来的便是气态的东西,海水打在礁石上被风一吹,就蒸腾到天空上去,有气态、固态、液态,那便是一个局部的三焦。
蒸腾起来的,从地从海到天空上面,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大的三焦。
三焦有大有小,有局部的有大整体的,我们学习时也是如此,任何一个点都有三焦。
比如皮肤,皮毛就是一个上焦,中间这一层就是中焦,下面的就是下焦;胸腔也是如此,从体表到里面,再到更里面;
上、中、下,空间、时间、位置等等,都是三焦的一种表达。
所以,只要知道三焦是「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的一个具体表达即可。就是皇帝有一个想法,交给钦差大臣去执行的过程,过程当中,一个叫相火,一个叫君火。
三焦又是元气之佐使,就是元气在那里出入的一个通路。
元气就是肾气。肾气里面有阴阳,一个肾阴一个肾阳,是说肾阴、肾阳在身体里面到处穿行的这个过程。
肾气滋养的是元神。元神是我们识神的基础,识神是指我们通过后来的学习、后来的种种经验堆砌起来的一个知识面。识神的基础是元神,元神的基础是肾气。
三焦为元气之别使,是说能使得元气在身体任何一个地方都通行无阻,因此元气所到之处皆三焦。
三焦之用
三焦在中医里主要是做什么呢?决渎水道。
自然界的三态——液态、气态和固态,三态都要通过液态来完成,液态温度降低变成固态,温度升高变成气态,所以叫「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任何一个变化都要经过液态这个过程,「天一生水」也代表着水是先天的道理。
决渎水道就是怎么把液态的水变成气态,或者变成固态的过程,便是三焦的功能。
决渎水道就是中间的环节,是最重要的。一二三的「三」是三生万物的意思。什么叫三生万物呢?一个叫阴,一个叫阳,一个叫充气。
那么,三焦也是一个阴、一个阳、一个阴阳变化的过程,三焦就是这样一种状态。
我们去认识三焦时,不要固定于某一种解释,而在于生生不息的这个概念,在于感受水怎么变成气、怎么变成固态的这个过程。水怎么运动变化的过程,就叫充气。
所以「三」代表的三生万物,一切皆有可能的意思。要理解天之道生生不息、三生万物的这个概念。
水为先天,我们地球上的水占了70%,所以我们身体也是70%都是水。包括我们呼吸到的空气里面水也是很多的,不论气态、固态、液态都是水的化身。
所以,三焦决渎水道,就是化生万物的一个基础。
同学:老师,三焦病证一般的表现是什么呢?
林老师:最主要是水肿,因为三焦是决渎水道。
同学:淋巴之类的呢?
林老师:淋巴也是三焦的一个具体表达。淋巴回收液体,它也通调水道,也是三焦的一个具体表达。
同学:老师,之前讲的那些脏腑,它们都有具体的名称、办公室…...三焦具体的在哪里呢?
林老师:从头到脚都是三焦的办公室,因为它是元气之别使。元气是滋养元神用的,那么元神必须要从头到脚都有才可以。
同学:就不能说哪个地方是三焦。
林老师:所以我说从头到脚都有三焦。
同学:胆也是如此吗?
林老师:对,君火以明,相火以位。胆是代表火的流行,三焦是代表水的流行。
同学:是不是可以具象地理解,就是所有的黏膜、油膜、膈膜,那些膜、淋巴之类,都是三焦主要出入的一个地方。
林老师:膜,其实是三焦的一个具象,膜是用来产生渗透,渗透的过程是三焦的一个具体的用。
三焦的「体」就是从头到脚的一种气化过程;而「用」是在淋巴、在膜上面,具体做渗透的时候用,这样好理解吗?
同学:那么所谓的手少阳三焦,其实它也并不是仅仅局限这个地方。
林老师:是的,因为三焦不止一条脉,只是在手上有一条叫手少阳三焦之脉。
三焦有没有足少阳三焦之脉?有没有足阳明三焦之脉?一定有,三焦是无处不在的。
学中医最终学到一点叫「一炁周流」。所有的内脏、所有的五脏六腑、所有的经络,都是在一炁周流的状态下产生。
一炁周流是个漫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有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表达,我们分别给它不同的命名。
古人希望我们学会举一反三,告诉一个现象,让你明白世界有这样一种道理,并不是拘泥于道理本身,而是要去使用这个道理。
所以,学经络、学脏腑,最终不是为了掌握知识,而是知道可以使用这种工具。
所有的理论系统都是一个工具,我们怎么在恰到好处的时间用到不同的工具?
家里有一个工具箱,箱里有20种工具,不同时候用不同的工具,但是平时你要备有这些工具,才知道什么时候用螺丝刀,什么时候用斧头,什么时候用锯。
所有东西都可以是工具,不单单是我们讲的经络、脏腑这些的气血,而是世间万物,看到的每一份感动,都是你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