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揭露一个扎心真相:越不曾真正活过的人,越怕死

文 / 林书彤
2019-03-30 10:14

前段时间,《我家那闺女》里“杨紫爸爸”高亚麟的一席话上了热搜。

他以“过来人”的成熟睿智一语点醒了很多“梦中人”,说:“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父母在,你看不见死神,父母一没,你直面死亡。”

心理学家揭露一个扎心真相:越不曾真正活过的人,越怕死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席子。你和死亡好像隔着什么在看,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

这些话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但背后其实也暴露了人们对死亡的巨大恐惧。

在我们的文化中,我们习惯于对“死亡”闭口不谈,但死亡焦虑却是一直存在的。

人们对死亡的这种焦虑不会因为父母在世就不复存在,但的确会因为父母离世而变得更有刺痛感

心理学家欧文·亚隆在《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里就说,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几乎伴随着整个人生。只不过很多时候,人们通过否认、转移或者替代的方式掩埋了这种恐惧和焦虑。

心理学家揭露一个扎心真相:越不曾真正活过的人,越怕死

欧文·亚隆在心理学领域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是美国团体心理治疗的权威,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心理治疗大师之一。他所撰写的《当尼采在哭泣》、《叔本华的治疗》、《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都是心理学界的超级畅销书。

《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这本书是欧文·亚隆在75岁高龄时创作的,在这样的年纪,他已经比普通人更能够感受到死亡的气息。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几十年来对“死亡焦虑”的研究,告诉我们如何直面死亡,改变对死亡的恐惧之心,不留遗憾地生活。

一、如何识别死亡焦虑?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感受着死亡。我们内心对死亡的焦虑会通过各种明显的或者隐蔽的方式表现出来。

比如,有些人会对死亡充满幻想,幻想自己从楼上摔下来、被雷电劈中、过桥时桥突然断裂、游泳时严重呛水生命垂危、旅行时被人拿枪威胁、臆想躺在坟墓里该有多冰凉、多黑暗等等。

再比如,有些人看电影或电视剧时,对“危险情节”的代入感过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入戏太深”。看到有人被肆意逮捕、无辜屠杀、恶意陷害,就毛骨悚然,觉得这些事情很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

还有,我们总是想“快”点完成任务和事情,这种对时间的焦虑,其实也是对死亡的恐惧。父母喜欢催年纪大的孩子结婚,除了传统婚姻观念的影响外,父母对死亡的恐惧或许才是根本原因。

心理学家揭露一个扎心真相:越不曾真正活过的人,越怕死

对死亡的焦虑还可能散播到梦里。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噩梦”的经历,比如被人追赶逃生的梦、从悬崖或者高处坠落的梦、掉到沼泽里或者洞里的梦、死去的梦等等。从某个角度说,每一个噩梦都是做梦者想要摆脱束缚、挣脱死亡焦虑的结果。

还有一种死亡焦虑,叫做“害怕遗忘”。我很喜欢一部动画片,叫做《寻梦环游记》,里面有一句台词是这么说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遗忘才是”。为什么人们那么害怕遗忘呢?因为遗忘也是死亡的一种形式,就像米兰昆德拉说的:“我们还通过遗忘提前体味了死亡。死亡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让你丢失未来,而在于让你没有了过去。”

心理学家揭露一个扎心真相:越不曾真正活过的人,越怕死

电影《寻梦环游记》截图

可见,对“死亡”保持沉默,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死亡焦虑不复存在。只不过我们不愿意直视它罢了。

毕竟时刻想着死亡这件事,就如同用肉眼直视骄阳,我们都坚持不了多久。

二、通过“觉醒体验”感悟到死亡的真谛

尽管直视死亡会刺痛我们,但如果我们能够因此领悟到死亡的真谛,那么这种刺痛就是一时的。

反之,对死亡焦虑视而不见、只想着逃避它,会为我们留下不可磨灭的悔恨和遗憾。

托尔斯泰的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里的主人公伊里奇,大半生都在追求名誉、外表和金钱,直到得了绝症,他才意识到,他的整个人生都错了。

他说:“为了逃避面对一死,他竟然没有让自己好好活过。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就好像平时坐在火车车厢里,当他以为自己在前进时,却是在后退。”

欧文·亚隆把伊里奇这种痛彻心扉的感悟称之为“觉醒体验”。

什么是“觉醒体验”呢?就是生命中一些有巨大影响力和冲击力的事件,把我们从麻木不仁、千篇一律的日常生活和各种角色中拉出来,回归到本真的自我,引发人的真正觉醒

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拍过一部片子,叫做《生之欲》。里面的主人公渡边是一个浑浑噩噩过着“木乃伊”生活的公务员。后来他不幸得了胃癌,只能活几个月。

他拿着剩余的积蓄到处挥霍享乐、醉生梦死,希望以此得到解脱。在体验到物质享乐带来的无尽空虚后,他遇到了之前的女同事。

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女同事在玩具厂制作玩具,直言能够给孩子带去欢乐让她的人生充满了意义。

心理学家揭露一个扎心真相:越不曾真正活过的人,越怕死

电影《生之欲》截图

受到启迪的渡边,像变了一个人,这兜兜转转大半生,仿佛只在此时才找到了生命的真谛。

他决定用余下的时间和金钱,建造一座社区公园。

最后,渡边坐在游乐场的秋千上,尽管知道死亡即将到来,但他却表现地非常平静和欣慰。

生活中很多事件都能过引发“觉醒体验”,除了身患重病,丧失亲近的人、离婚、退休、中年危机、搬到养老院、子女离家的空巢期、印象深刻的梦、过五十或六十大寿、遭遇重大安全事故比如火灾、抢劫等等都会让人“恍然大悟”。

就像欧文·亚隆说的:“悲痛和丧失常常使人觉醒,让人真正体会到自身的存在。”

三、如何克服死亡恐惧?

“觉醒体验”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一味地指望通过“觉醒体验”来真正唤醒我们,那可能太晚了,毕竟每个人的生命长度都不一样。

那还有什么方法来帮助我们克服死亡恐惧呢?

1.直面死亡

很多心理研究表明,直面死亡能够引发戏剧性的改变。

很多“临终病人”,正是因为接受了死亡,才开始过一种与过去完全不同的人生。他们不再对他人感到恐惧,不再纠结于毫无意义的琐事,不再担心被拒绝,而是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做自己完全喜欢做的事情,并对现在所拥有的东西充满感恩。

不管是电影《遗愿清单》,还是纪录片《临终笔记》,都告诉我们,直面死亡,没有那么可怕,甚至它赋予了我们从未有过的勇气。

心理学家揭露一个扎心真相:越不曾真正活过的人,越怕死

电影《遗愿清单》截图

为了让这种“领悟”不要来得太迟,在年轻的时候,不妨多想一想,如果“今天是人生的最后一天”、“今年是人生的最后一年”,还有什么想说而没有说的话、想做而没有做的事吗?

2.建立亲密、持久的关系

孤独感会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一个人的死亡焦虑。显然,一个孤独的人,要比一个被爱包围的人更容易体验到死亡焦虑。

疏离的人际关系会让人没有归属感,感受不到真正的关爱,内心的情感无处诉说,感到生命被压制。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就曾说过:“没有什么惩罚比让一个人脱离社会,被所有人完全忽略更加残忍了”。

亲密关系是一个人幸福的保证,痛苦有人分担,快乐有人分享,人世间美好的、亲密的情感能够融化我们内心冰冷的死亡恐惧。

心理学家揭露一个扎心真相:越不曾真正活过的人,越怕死

纪录片《临终笔记》截图

3.充分地、尽情地活好每一天

什么样的人最怕死呢?

第二季《奇葩大会》有一个“特别人类”叫丁锐,他开了一间“死亡体验馆”,作为一个临终关怀工作者,他通过这个行业的众多亲身经历,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没有充分活过的人,最怕死!”

心理学家揭露一个扎心真相:越不曾真正活过的人,越怕死

奇葩大会截图

“觉得还有好多事情没有做”,这是很多人在直面死亡时最常说的一句话。

欧文·亚隆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通过对“死亡焦虑”的大量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那就是人们对死亡恐惧的程度跟他与人生虚度的程度紧密相关

他在书中指出:“你越不曾真正活过,对死亡的恐惧也就越强烈;你越不能充分体验生活,也就越害怕死亡。

心理学家揭露一个扎心真相:越不曾真正活过的人,越怕死

电影《死亡诗社》截图

所以,想要克服死亡恐惧,最好的方式就是充分地、尽情地活好自己的每一天,让人生不留任何遗憾。

我们不知道死亡哪一天会到来,当它真正到来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对自己由衷地说上一句:“该做的事情好像都做了”,那我们也就不枉此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