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响了=好了?”大错特错!——正骨推拿迷思之(二)

文 / 金雪花a宝宝健康
2021-01-08 09:10

在正骨诊疗过程中,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当咔嗒声出现,“响了响了”,医生面有得色,而病人也喜形于外,医患双方都像打了鸡血一般,仿佛响了等于一切,“响了”=“病好了”。

然而,事实果然如此吗?

显然不是。“响了”=“病好了”实在是当前正骨推拿的最大迷思之一。

“响了”&“好了”是什么关系?

几乎所有病人在正骨“咔嗒”声出现后,症状都会瞬间减轻(现场效果),这是事实。

然而,如果我们真正细致并持续地观察每个病人,一个不容回避的现象就是:很多患者即使当下症状明显减轻,但是这样的效果持续时间却只有几分钟或十几分钟。

甚至,部分病人在症状瞬时缓解(现场有效果)的情况下,后续症状还会持续的加重(临床无疗效)。

也就是说,“响了”并不一定就是“好了(有临床疗效)”,因为有很多的患者除了瞬时的症状减轻,即短暂的现场效果之外,别无所得,甚至还加重病情,出现二次医源性损伤。

“响了=好了”的迷思为什么会流行?

既然“响了”≠“好了”,那么为什么无论医生还是患者都会把二者划上等号?“响了”=“好了”这样错误的疗效判断标准为什么会流行起来?

这其实是三个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从正骨的技术作用特点来看,正骨技术本质上是关于张力转移的艺术。“响了”并不意味着“疗效”,但只要“响了”就必然存在张力的转移,这是正骨后几乎所有病人都会产生瞬时症状缓解(现场效果)的内在逻辑。

2. 从患者的角度来看,专业知识的匮乏让患者没有明确的疗效判断能力,判断的唯一依据来自于自己的主观感受。于是,接受正骨推拿时,在现场效果的掩盖下,有没有“响”就成了患者判断疗效的标准。

3. 从医生的角度来看,把“响了”与“有疗效”划上等号,意味着降低疗效的判断标准。疗效判断标准的拉低可以降低行医难度,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医生的自我保护,避免医患纠纷。

当三者合而为一,患者确实在当下感受到现场效果,而医生刻意降低疗效标准,“响了”=“好了”的迷思就产生了,“现场效果”也就与“临床效果”混淆不清了。

为什么必须厘清“响了”与“好了”的关系?

厘清“响了”与“好了”的关系,其实质是要分清“现场效果”与“临床疗效”的差别。明晰判断“现场效果”与“临床疗效”,对于从事疼痛治疗的人员来讲至关重要。

1. 在面对患者时,准确判断“现场效果”与“临床疗效”是我们治疗进退行止的重要标准。当我们的治疗只有现场效果时,就需要进一步治疗;当临床疗效出现时,我们的治疗就可以停止。

2. 在面对新技术和新疗法时,准确判断“现场效果”与“临床疗效”是我们评估其是否有效的依据。现今,新技术和新疗法层出不穷,很多从业者每天不断的学习,最后技术水平却没有寸进。明明眼看着其它人演示的时候“其效如神”(“响了”),而等到自己应用的时候,却发现效果差强人意,最后只能归结为自己智商有待充值。事实上,很多所谓的“其效如神”都只是“现场效果”而非真正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