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黄土、背朝天”?为什么中医总说阴阳?阴阳是中医的思维之本

文 / 小布丁谈健康
2021-01-04 09:10

对于“阴阳”,老百姓一般有两种态度:一些人认为这是老祖宗的精华,应该继承;还有很多人对于阴阳五行这样的词很反感,认为这是老祖宗用的东西,中医还在张口闭口的用阴阳,因此认为中医落后,甚至认为中医不科学!

显然这是对中医的误解。阴阳是一种工具,是古人认识、思考问题的一种方法,是中华文明的体现之一。它体现在天文、地理、建筑等各方面及日常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中医学只是借用这一种说理工具,来认识、解释人体生理、病理、诊疗。所以如果你要想了解中医、认识中医、学习中医、学好中医,就要借用古人的思维,否则你就会误解中医。

中医已经存在,并且确实能有效治病,所以如何看待它,就是一种认识、思维的问题。中国人对阴阳的认识是骨子里就有的,天地相比,天属阳、地属阴;男女相比,男属阳、女属阴;夏天冬天相比,夏天属阳、冬天属阴;日月相比,日属阳、月属阴;白天晚上相比,白天属阳、晚上属阴……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但只要你是华夏子孙就会有这样的认识。由此可见,阴阳不是“东西”,不是指某种具体的事物,它是古人将对立的事物和现象一分为二的认识方法而已,而分类的具体依据就是取“水火不容”相对立的特性,水火中“寒冷温热、宁静运动、上升下降、有形无形、光明阴暗”等对立的特性,火性属阳,水性属阴。

阴阳双方面既对立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春夏的温热之气与冬天的寒凉之气之间消长转化、对立制约,保持着春夏秋冬的轮转和四季平衡;地上部分的树干与地下部分的树根之间相互依存、相互给养,保持着整体的繁茂;男女夫妻之间既有作为两个对立的个体相互斗争制约的关系,又有相互扶持照顾的关系,这就是作为阴阳对立双方最为常见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关系。

将阴阳的这种思维方式引入到中医学,可以用来阐释人体的各种现象。人体的头与脚、背部与胸部、四肢的外侧与内侧、体表肌肤与体内脏器等对立的组织结构都可被划分阴阳。头属阳,容易受到“风、火热、暑”等阳邪的侵袭而发病,所以上火的时候容易出现“口舌生疮”“面红”等头面部的表现;脚属阴,容易受到“寒、湿”等阴邪的侵袭而发病,所以水肿的时候主要是下肢特别是脚最为严重,以及有“寒从脚下生”的说法。

背部属阳,胸部属阴,来源于老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姿势。四肢(胳膊和腿)有内侧和外侧的不同,内侧属阴,外侧属阳,十二经脉的阳经都在四肢外侧走,阴经都在四肢内侧走。体表和体内划分阴阳,体表属阳,体内属阴。

但是大家从医生、各种中医书籍那里听到看到最多的词应该是“阳气”“阴气”。那么我们体内的阳气、阴气到底是什么?阳气就是人体内发挥温热、推动机体功能的部分;阴气就是人体内发挥寒凉滋润、抑制机体功能的部分。

体内各个脏腑器官都有阴阳之气,只有阴阳平衡了,才能保证人体各脏腑器官的功能正常。说白了,阳气就是体内的“火炉”“太阳”“发动机”,阴气就是体内的“冷气”“月亮”“抑制剂”,二者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才能保持正常的体温和生命活动。如果你的阳气虚了,体内火少了,必然会觉得冷、不想动、没精神;阳气多了,体内火太旺了,自然就觉得热、体内能量过盛躁动不安。

如果你的阴气虚了,体内冷气不足,就会出现手脚心热、心烦,中医称为“五心烦热”,特别是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阴气多了,体内冷气太足,就会觉得手脚冷、蜷缩懒动。

调理的关键就是“损其有余、补其不足”“虚补实泻”,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多退少补”,让机体两部分功能重新回到平衡。阳气多了会热,就用寒凉的属阴药物祛热,称为“热者寒之”;阴气多了会冷,就用热性的属阳药物散寒,称之为“寒者热之”;阳气少了会冷,要用补阳的药物“添火”;阴气少了会热,要用补阴的药物“制造点冷气”。

所以,阴阳是中医的思维之本,一定要从阴阳的认识去养生、防病治病。若撇开这种认识谈中医、用中医,那就不是纯粹、真正的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