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医六经?今天中医一次性给你讲清楚

文 / 大方谈健康
2020-12-30 20:35

何谓六经?三阴三阳,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以人身脏腑躯壳分配之,是病理证治之秘要。

太阳为寒水,阳明为燥金,少阳为相火,太阴为湿土,少阴为君火,厥阴为风木,各有五气五行之性,以五气为证象,以五行为治法。

人身脏腑各有五,分配五行,恰符其数,今有六经,手足合为十二,若是以五行分配之,便缺了阴阳经各一。

故六气有二火,一君一相,五脏之外,加一个心包,五腑之外,加一个三焦,心包和三焦,皆是有名而无形之物,是古人分配六经营造之意。

  • 三焦与心包

三焦有属地,以人身胸腹之部,分为上中下,连皮肉筋骨,合而为一,在心窝以上曰上焦,心窝至脐曰中焦,脐至足为下焦,以气为主,三焦之病,属腑、属阳、属气。

而心包络为心之主,与三焦配偶,统摄五脏之中区,以精、神、魂、魄、意为主体,以血为主,属脏、属阴、属血。

邪入心包之证,表现为神志昏迷,舌绛干剥,手足动风,拘急气喘,二便不利等。

若无三焦和心包二名,则十二经不能分配,后人多画蛇添足,曰油膜是三焦,心筋是心包,皆臆说也。

  • 太阳

太阳称为寒水,以恶寒为太阳主症,恶寒未罢,始终当从表解,恶寒已罢,虽有他证,也不作表邪治疗。

水即人身之水份,即汗液与溺,有恶寒无汗者,必从汗解,多汗者必从溺解,故太阳篇。仲景以青龙汤、真武汤为表实表虚之主。

  • 阳明

阳明称为燥金,以燥为证象,以金气为遣方。病至阳明,无有不燥者,如无汗,皮肤燥、舌干、唇焦、口渴,津液已燥;不大便,大肠已燥;小便少赤,膀胱已燥;腹胀拒按,小肠已燥。

一切症象,无不以一个“燥”字为标准。若舌仍腻,口不渴,溺多、有汗,虽有阳明症,亦不可以用承气汤或白虎汤来治之。

所谓金者,金为西方白虎肃杀之气,白虎汤如秋风,承气汤若秋雨,都是肃杀之气,以清燥者。

  • 少阳

少阳称为相火者,相火为木火,有形之火也。在天曰火,在地亦曰火,即在证曰火,在治亦曰火也。

夫火之性,见孔则窜,形状若炙,故火证多从九窍发病,如唇焦、目赤、耳聋、鼻干溲短赤等证。有此火病,当以泻火之品,黄芩、黄连味苦性寒,泻火之妙药也。

  • 太阴

太阴称曰湿土,以湿为证象,以土为治法,故太阴发病,舌必腻,如霉天物件发霉之象,太便溏泄,腹满痛,不能食,腹内潮湿,皆发霉之象也。

治用土性燥湿,或散或利,无不以去湿为主。所用之药,亦皆属土性甘淡,如谷、粟、豆、麦之类。

  • 少阴

而少阴称为君火者,与相火同性。少阳属阳火,少阴属阴火。阴火犹电火,阳火犹柴炭火也。阳火常有余,阴火常不足。

故少阴发病,欲寐、脉细、踡卧、肢冷是也。治以火剂,如姜附之类。而阳火有余之证,火旺不能卧寐,心烦、懊怍,其治又当泻火而用黄柏黄连矣。

  • 厥阴

厥阴称为风木者,以风为证象,以木为治方。风气内动,气上冲心,心中疼热,不欲食,食则吐蛔,皆从风气所化之象。

风本属木,木性上升,根又下达,枝又外发,又能内收,故证象上呕、下利、外热、内厥,诸症并作。治以木性之四达,木性本酸,酸能收敛,或散、或收、或升降,使其四达,则风病愈矣。

以上六经证治,皆从六气五行为治疗根本,纵病有万变,得其治法,病无不愈。若不从古训为法,来治病,鲜能获效。

古圣作书,言简意深,处处从根本作想。六经又号为开枢阖者,以太阳为阳开,阳明为阳阖,少阳为阳枢,太阴为阴开,少阴为阴枢,厥阴为阴阖。

按开者从外走,如开门在外之意。阖者从里走,如关门走内之义。枢者是门枢,能从外,又能从内,内外俱可走也。

故太阳与太阴之治法为开(开门在外),皆主向外发散;阳明和厥阴之治法为阖(关门走内),皆主向里下达;而少阳少阴之治法皆以内外上下并主者也。可见,古人命名之义,真的是大有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