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味药,“烘干”湿气!张仲景留世两千年,不能失传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伤寒论》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我始终觉得,祖国传统医学是一座宝库。
在这座宝库里,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中国人一代接一代的传承。
可惜,如今,我们的传承工作,做得并不好。
现在,我给你讲一个经验,一个小配伍。它就是值得继承的宝贝,但一直以来不受重视。
这就是白术和桂枝的配伍。
准备炒白术和桂枝各10克,研成粗末,放在加热水杯里头,最好是用水煎一下,然后小火慢煎5分钟饮用。也可以在其中不断地加入沸水,反复冲泡、闷盖、服用。每日一剂。
这个办法能干啥呢?我告诉你,就是治疗脾湿。我用四个之来概括,就是“烘干脾湿”。
这个小配伍,源于张仲景。汉代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里头,反复用这个药对作为基础框架来组方,比如桂枝人参汤、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等等。所以我说,这是张仲景两千年的用药心得,是无论如何不能失传的。
它到底是怎么“烘干脾湿”的呢?
你看这里的白术,性味甘、苦、温,入脾经和胃经,本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它一方面善于健脾益气,一方面能燥湿。脾虚者,运化不及,必然有湿邪产生。白术既能健脾,断绝湿气之源,同时又可以苦温燥湿,治湿气治标。所以说,它是应对脾虚有湿的常用药。
其次,看里头的桂枝。桂枝这味药,乃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性味辛、甘、温,入心经、肺经、膀胱经。它既能够温扶脾阳来化脾湿,又可以温肾阳助气化。所以它对于脾肾阳气不足,导致水湿之气蕴结不散者,有一定疗效。说白了,它作为一味偏温的中药,助阳化气,提高脾肾运化水湿的能力,从而化解湿气内蕴的局面。
可以说,白术和桂枝,两味药都性偏温。白术注重一个“建”字,建我们的脾气,杜绝生湿之源。桂枝注重一个“振”字,振奋脾肾之阳,以治湿气之标。两味温药配合,一建一振,相得益彰,把湿气“烘干”。
这个小配伍适合什么样的人呢?简单说,就是舌苔比较白腻,吃完饭就想上厕所,大便不成形也不规律,有些便溏,肚子里甚至总有咣当咣当的水声,四肢比较倦怠乏力,爱感冒,手脚不温,脑袋上比较容易冒油,吃多了容易胃胀、欲呕。身材超重或者肥胖。这样的人,用白术搭配桂枝来调理,是比较合适的。
当然,如若湿邪蕴积日久而化热,就不适合这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