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帅:新冠疫情过去这一年,中国人就医观念改变了多少?(独家)
写给每个中国人看的医事评论,观察中国医疗变化趋势,关注国人就医问题,扫码关注我。
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医疗领域正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大变化,,一场重新洗牌正在发生。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一切的变化,顺应的都是思想观念的变化。就医习惯的形成和落地,是一个医疗观念不断颠覆、磨合、形成的过程。
人是最顽固的动物,旧有医疗观念和就医习惯,是世界上最难撬动的石头之一。对多数人来说,一旦拥有就终身持有,这是常态。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个体的人就开始被灌输各种各样的医疗观念,这种思维、行为模式,可能会伴随我们多年,乃至是终身。就像我们被灌输有病要到医院看,听医生的,这种数十年如一日的灌输,让大多数中国人形成了一种集体统一的疾病处理模式——非死在医院(大医院)不可。
新冠疫情抗疫的胜利,被单一解读成中国公立大医院模式的成功,而这种应对战时状态的模式甚至被认为可以适应一切。
近日媒体报道,曾经被业内专家诟病的大医院床位扩张,在后疫情时代开启了新一轮扩张浪潮。有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有近20个地区开启了大型医院建设潮,其中包括辽宁、北京、河北、山东、河南等多个省份,预计投资总金额近千亿。
这是武汉疫情期间大医院资源不足给中国医疗留下的心理阴影,因为心有余悸,而要以偏纠偏。
郑州附一模式是前车之鉴,建全世界最大的公立医院,优先解决吃不饱的问题,吃得好的问题那不是当下考虑的。——中国人的就医口味已经被长年培育得偏食,非三甲公立大医院不吃,这已经成中产阶级以上群体的标配之一,这是公开的秘密。
新冠疫情地出现,则固化和加深了这种趋势。
根本的思想问题没有得到真正梳理,造成了中国韭菜现象泛滥,医疗领域是重灾区,这也是狡猾的莆田系医疗得以迅猛发展的基石之一。
因为对新冠疫情恐惧,群体悄悄被灌输一个观念——离开中医不行,离开西医更不行,离开三甲大医院万万不能。
有了这种思想根基的支持,意味着有足够的人愿意买单,才会有各地不计成本的投入公立大医院项目落地。
但这种模式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
有一条很有意思的新闻,2019年1月,河南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河南省卫健委主任表示,2019年,河南公立医院将不搞大改大建,把钱用来给医生护士涨工资。在投资方向上,公立医院将从投资医院发展建设向扩大分配转变,提高医务人员待遇。
这个新闻背会传递的有效信息是,亿元级公立大医院最终是需要人买单的,比如医务人员。医院越扩展,医务人员待遇越下滑,这是显而易见的。问题是,ZF不生产财富,钱从哪里来?
新冠疫情把中国人牢牢“关”在家几个月时间,在这种冲击和刺激下。中国患者迅速两极分化,就医行为发生急剧的新变化。
互联网医疗开始进入快跑赛道。微医集团董事长兼CEO廖杰远说,“此次疫情把互联网医疗往前推进了5到6年。”。疫情最紧张的时候,微医的互联网医院一天有1100万人问诊。春雨医生、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等10多家互联网医疗平台开展新冠肺炎问询服务,微医抗冠免费义诊访问量超过1亿。百度、360、搜狗等搜索引擎平台和支付宝等功能聚合平台推出了“在线问医生”的整合服务。平安好医生的数据显示,70%的线上问诊是焦虑所致,30%为疑似患者询问。——一句话来说,这一年“火爆”了互联网医疗企业。
第二个判断是,这一年,中国基层医疗到民营医疗被现实“重创”,这种负面刺激是巨大的。基层医疗机构舆论上本来影响力就弱,长年被灌输“服务不行”、“医生业务水平不行”,一切专业意见要以大医院专家的马首是瞻。新冠疫情的治理模式,进一步加深和固化了这种现象。疫情后,今年这些医疗机构普遍大面积亏损,反应的是当务之急。和公立医院站在同一个赛道,如何跑得赢?以前不是问题,现在这是难题。
新冠疫情用生死考验,筛选出一批中医的铁杆粉丝,这个市场初步形成。世界上所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其实逃避不了那个追问——信中医还是信西医?这种回答会决定谁主谁次。在中国,中医行业被悄悄纳入基层医疗范畴——只能看常见病、多发病、危重急症的辅助治疗。但是,中医的巨大能量不止一次。部分有智识群体,有独立思考的人类,这一次会更看清楚中医的价值所在。武汉疫情,有无中医药介入,结果截然不同,这是铁的事实。
新冠疫情封城封家的这个阅历,促使了中国人思想的两极分化。积极向上的,跑得更猛了。悲观消极的,随波逐流得更离不开旧有轨道。更关键的是,它刺激了中产阶级群体开始更多思考——生命的本质和意义,工作和生活的重新定位。有媒体认为,今年春节后,预计会形成大批的离职潮和创业潮。
很多观念或许需要拨乱反正:
医疗是实践科学,不是理论科学,高学历高职称高理论,不代表疗效落地。在基层医疗身经百战的临床医生,看常见病普通病的能力是高于公立大医院的。危急重症的疾病能力,基层医生比不上大医院,因为大医院医生实践经验多。这个道理,应该是相通的。大医院专家到医改专家,讥笑基层医生差和学历低,本质上是不懂医,又或者是出于一己之私不愿意说真话。中国,有借贬低他人来哄抬自己的文人传统。
医疗是人的医学,人是有天才、人才和废才的。有医学天才天赋的,未必只在医院,也可能暗藏民间。医院体系代表的是一个不坏体系,但绝对不是一个天才体系。同理,伟大的作家、教育家、艺术家往往是民间个体的产物,医学家也大致如此,严重依赖个体的智商和天赋。天才型的医学家,民间比体制内多。但民间良莠不齐,体制的优势在于标准化,虽然远离天才,但是中等学生偏多,质量稳定。
现代医院不是教堂更不是天堂,不是像某些业余媒体描述的那样尽是阳光、鲜花、百病可医之地,它也充满着病毒、细菌、偏见、风险、恶毒思想。有文明素养的人要培育的观念,不是爱医院以医院为家,而是积极地锻炼、养生、提升体质,减少到医院的机会,甚至没有到医院看大病的机会,尽享天年。从长期来看,每一个重病大病的人,到医院的就医史,都是一个悲惨命运故事,充满着心酸和无助还有伤害。现代媒体处于营利需要,一再制造看病需求挑拨欲望,这是和人类文明背道而驰的行为。
医疗首先是服务于人类健康的,其次才是经济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背离了这个价值观,那遍地就是老莆田系,和它挂着什么头衔无关。医疗从业者,作为专业主义分子,作为有公共知识分子,应该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说真话做好科普。好的科普不仅仅是疾病科普,更应该是生命观念教育的科普。
人心坏了,队伍不好带了。这个定律不仅适合于小偷行业,也适合任何行业,包括医疗健康行业。
中国人的医疗观念,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医疗发展。
中国医疗有别于美国医疗、欧洲医疗,首先就是医疗观念的产物。
市场是敏锐和理智的,只围绕着需求来设置产品和服务,来打造这个行业的地基和摩天大楼。市场,是由消费者来决定的。掏钱的人在哪里,市场就在哪里。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医疗行业,也不能逃离这个定律。
中国新冠抗疫的胜利,是中国人的胜利,胜在团结担当共融的智慧。
那些刻舟求剑和盲信陈旧经验的专家,未必可以窥探到面纱背后的真相容颜。
新冠疫情的舆论场,是一场思想观念的交锋,围绕着我要把最宝贵生命交托给什么的哲学之问,衍生出无数大大小小的观念战争。
坏处在于,它会有点乱。
好处在于,激辨后会明理。
新冠疫情,让人类医疗开始两极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