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中药:除了四气五味之外,还有一个特性也要注意

文 / 健康赢得此生
2020-11-22 09:22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中药的特性主要就是“四气五味”。所谓“四气”,指的就是“寒、热、温、凉(平)”四种,而“五味”,则指的是“酸、苦、甘、辛、咸”五种。

四气五味的有机结合,可以形成千百种组合,比如酸咸、甘温等等。由此也大致决定了某味中药的基本特点。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仅靠四气五味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吗?这个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尤其是古代的本草典籍被现代人“白话化”之后,近现代中药方面的书籍,在介绍中药时,基本上只会介绍四气五味。乃至逐步让一些新学的人认为,四气五味就是中药的全部。

其实,四气五味之外,升降浮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而升降浮沉之说,貌似游离于四气五味之外,却又和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唯有结合这两个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准确地认识每一味中草药。

更何况,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之外,历代本草家对于中药的认识,还有外观、形态、质地、性情、部位、所成之地、所生之时等多种丰富的“象”。

《侣山堂类辩》:“凡物感阴阳之气而生,各有清浊升降之质性者也”。

也就是说,自然界的万物都讲究的阴阳交感,其实就是源于自然之气的升降浮沉。既然自然本来就有升降,那么天人相应之下,我们人体也必须讨论升降。这就是中药升降浮沉的基本道理。

什么是“升降”?我们可不能简单地认为“升”就是向上,而“降”就是向下。更精确的认识升降,其实就是“位”与“效”的 变化。

所谓“升”,指中药的作用部位在人的上部,或者它的作用趋势向上,如发汗解表、升发清阳等等。

所谓“降”,指中药的作用部位在人的下部,或者它的作用趋势向下,如平肝潜阳、降逆止呕等。

所以,不同的中药,都必须结合具体情况来分析,探讨它所具备的升降是针对“位”还是针对“效”,或者是两者兼有。

之所以中药的升降看上去简单,却又能包罗万象,主要就是由“象”的多样性决定的。多种“象”的相互结合,中药的升降浮沉也就多种多样了。

比如气味的升降。无论哪一种中药,都有自己的“气味”。一般来说,“气”温热者多升浮,“气”寒凉者多沉降。

但需要注意的是,气味的升降又容易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

《本草蒙荃》:“辛,散也,其行之也横;甘,缓也,其行之也上;苦,泻也,其行之也下;酸,收也,其性缩;咸,软也,其性舒;上下、舒缩、横直之不同如此。”

也就是说,如果某味中药只有单一的气味时,它的升降上下、伸缩横直等特点大多是比较固定好理解的。但如果某味中药具备多种性味时,则其升降特点也会多变。

实际上,单一性味的中药反而是更少见的。几乎每一味中药,都具有多个气味。这就需要我们更深入地概括这些升降特性了。

比如气属阳、而味属阴的情况,这时候该如何评判它的升降呢?

《本草问答》:“此本于天地之阴阳也。本于阳者,以气为主,而上行外达,故升而气浮,能走上焦以发表;本于阴者,以味为主,而内行下达,故降而气沉,能行里达下焦。气本于天,味成于地。

这就说得非常明白了,应该根据具体的阴阳来区分。本属于阳者以“气”为主要参考,本属于阴者以“味”为主要依据。这个道理,其实就是内经“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的具体阐述了。

简而言之,中药之具体运用,有时候是以气为主,有时候是以味为主,至于这个“有时候”如何去区分,主要就在于辨识阴阳。

最后,也有从中药的气味厚薄、气味组合来论述升降特性的。

比如“味薄者升而生,气薄者降而收,气浓者浮而长,味浓者沉而藏,味平者化而成。气浓味薄者浮而升,味浓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浓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此升降浮沉之义也”。

在《黄帝内经》里,自然之气有“春升、夏浮、秋降、冬沉”的特点。中药的气,也可以结合这个特点来参照。当气属阳时,象春夏之生长为“升”;当气属阴时,象秋冬之收藏为“降”。

从实用性和具体可操作性来说,一些气味特征较明显的中药,如薄荷、当归、冰片之类,的确可以参考这些理论来判断。但更多的中药,其实还是难以从物理上来辨识它们的气味厚薄浓淡。

所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说到∶“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

在我看来,这个观点,基本可以作为我们现代人对于中药具体运用的基本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