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胃癌患者,多处转移,不能手术放化疗仍抗癌成功

文 / 你的健康呢
2020-11-19 09:23

患者诊断结果为:胃底部腺癌,肝转移,腹腔淋巴结转移。未行手术治疗及放化疗。家人商量着来看看中医,让老人能好好活下去,少受罪。

症状:胃脘胀满,食欲不振,口干口苦,乏力,面色无华,睡眠尚可,二便尚调,舌淡暗苔薄白,脉濡。

中医肿瘤临床专家李忠教授辨证:脾胃虚弱,气血双亏;治法:温中健脾,养血益气。

处方:生黄芪、 鸡血藤、 仙鹤草、 党参、白芍、茯苓、三七块制首乌、炮姜、石斛、威灵仙等。(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切勿自己找药乱吃!)

辨治要点:脾与胃同居中焦,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互为表里。胃为阳腑,喜润而恶燥,以阴气凉润通降用事;脾为阴脏,喜燥而恶湿,以阳气温煦推动用事。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消化食物,传输精微。

脾气主升而胃气主降,二者相反相成,为气机升降的枢纽。故胃病多及脾,治胃当同治脾。胃癌一病,中晚期多虚实夹杂,以脾胃虚寒,气血双亏为主,治当重在益气养血,温中健脾,理气调胃,佐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品。方选黄芪建中汤为基础加减。

症状:服上药后复诊,食欲有所改善,口干口苦及胃脘胀满症状减轻,但仍诉乏力,双下肢轻度浮肿,时有泛酸,大便干,视物模糊,舌淡苔少,脉濡。

辨证:脾胃虚弱,气血双亏,气逆不降;治法:温中健脾,养血益气,和中降逆。

处方:生黄芪、炙黄芪、鸡血藤、仙鹤草、制首乌、炮姜、白芨、蒲公英、砂仁等。

辨治要点:患者为老年,病程长,以虚为主,所以,此阶段的重点继续以扶正为主,佐以祛邪。方仍选黄芪建中汤为基础加减,配合和中降逆,润肠通便,解毒抗癌之品。

症状:近日,患者因饮食不慎,又出现胃脘胀满疼痛,返酸,食欲差,口中无味,心慌,小便不利,大便不通,舌淡暗,苔薄白,脉濡。

辨证:中焦气滞,胃逆不降;治法:强健中焦,和胃降逆。

处方:(略)

辨治要点:此阶段,由于患者体质较弱,症状容易反复,所以,重点仍在健运中焦,和胃降逆。方选参赭培气汤和黄芪建中汤为基础加减。参赭培气汤为清末名医张锡纯所创的治膈食方。方中代赭石重镇降逆安冲;半夏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清痰理气;党参性热、半夏性燥加知母、天冬养阴生津,当归、淡苁蓉养血活血、润肠下气。

服上方后,患者诉诸症均有所减轻,此后均在此方基础上随症加减

症状:食欲好转,睡眠可,双下肢仍有乏力,气短,大便略不畅,舌淡苔白,脉濡。

辨证:脾肾不足,气血亏虚;治法:健脾补肾,益气养血。

处方:(略)

辨治要点:该病人为晚期胃癌患者,年龄大,体质差,预后不良的特点。

对于晚期胃癌的治疗,中医认为胃癌晚期多脾虚及肾,脾肾乃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之关系,脾虚久必及肾虚,肾虚命门火衰,则寒湿中生,故对晚期脾胃虚寒证,单用温中健脾法往往不够,需酌加补肾助阳之品,如补骨脂、淫羊藿、附子、阿胶、鹿角胶、冬虫夏草、益智仁、仙茅、山萸肉等。

目前,患者服用中药1年余,病情基本平稳,目前,患者仍在随诊中。

老人抗癌不容易,中医药治疗坚持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