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遗精,《四圣心源》有一汤一丹

文 / 冰冰健康小达人
2020-11-15 09:22

在中医领域,黄帝、岐伯、秦越人、张仲景四人,称之为四圣,他们留下的医学精髓,可以与日月同光。由于古代战火频繁,导致中医真髓失传。乾隆御医黄元御担心后世在理解四圣医道时不能透彻剖析,遂开始写《四圣心源》一书,把人体百病的始末予以全面解读,这样以继承先圣的学业。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四圣心源》中一代宗师黄元御如何解读遗精?自创的一汤一丹又是什么?

遗精根原

精藏于肾而交于心,则精温而不走。精不交神,乃病遗泄,其原由于肝脾之不升。

六气名目 来源:《四圣心源》

丙火下行,而化壬水,癸水上行,而化丁火。壬水主藏,阳归地下者,壬水之蛰藏也。壬水非寒则不藏,阴阳之性,热则发扬而寒则凝闭,自然之理。壬水蛰藏,阳秘于内,则癸水温暖,温气左升,是生乙木,升而不已,积温成热,是谓丁火。水之生木而化火者,以其温也。木火生长,阳气发达,阴精和煦,故不陷流。

壬水失藏,则阳泄而肾寒,水寒不能生木,木气下郁,则生疏泄。木以疏泄为性,愈郁则愈欲泄,以其生意不遂,时欲发舒之故也。遇夜半阳生,木郁欲动,则梦交接。木能疏泄,而水不蛰藏,是以流溢不止也。甚有木郁而生下热,宗筋常举,精液时流。庸工以为相火之旺,用知母、黄柏泻之,是益其癸水之寒而增其乙木之陷也。

乙木之升,权在己土,木生于水而实长于土,土运则木达,以脾阳升布,寒去温回,冰泮春生,百卉荣华故也。盖戊土西降,则化辛金,北行则化癸水,己土东升,则化乙木,南行则化丁火。金水之收藏,实胃阴之右转,木火之生长,即脾阳之左旋也。土湿阳衰,生气不达,是以木陷而不升。人之壬水之失藏而不知乙木之不生,知乙木之不生而不知己土之弗运,乃以清凉固涩之品,败其脾阳而遏其生气,病随药增,愈难挽矣。

玉池汤

组成:甘草二钱、茯苓三钱、桂枝三钱、芍药三钱、龙骨二钱、牡蛎三钱、附子三钱、砂仁一钱,炒,研,去皮。煎大半杯,温服。

方解:遗精之证,肾寒脾湿,木郁风动,甘草、茯苓,培土泻湿,桂枝、芍药,疏木清风,附子、砂仁,暖水行郁,龙骨、牡蛎,藏精敛神。水土暖燥,木气升达,风静郁消,遗泄自止。

加减:其湿旺木郁,而生下热,倍茯苓、白芍,加泽泻、丹皮,泻脾湿而清肝热,不可谬用清凉滋润,败其脾肾之阳。盖肾精遗失,泄其阳根,久而温气亡脱,水愈寒而土愈湿。火土双亏,中气必败,未有失精之家,阴虚而生燥热者。其木郁下热,脾阳未亏,清其肝火,不至为害。若脾阳已亏,误用清润,则土败而人亡矣。仲景《金匮》亡血失精之义,后人一丝不解也。


灵雪丹

组成:甘草、薄荷、甘遂、朝脑、阳起石、紫苏叶各三钱。

做法:共研,碗盛,纸糊口,细锥纸上密刺小孔。另用碟覆碗上,碗边宽余半指,黑豆面固济。沙锅底铺粗沙,加水,坐碗沙上,出水一寸。炭火煮五香,水耗,常添热水。水冷取出,入麝香少许,研细,蟾酥少许,人乳浸化,葱涕,官粉,炼蜜为丸,绿豆大,瓷瓶封收。津水研半丸,掌上涂玉麈头。约一两时,麈顶苏麻,便是药力透彻。秘精不泄,甚有良功。

若遗泄不止,势在危急,先炼此药,封之日落,研涂,一夜不走。肾精保固,徐用汤丸。


好书推荐

《四圣心源》

黄氏推崇黄帝、岐伯、越人、仲景,尊之为医界四圣,对《内》、《难》、《伤寒》、《金匮》,精研而有深功。黄氏医著,结构严谨,条绪清分,文笔精炼,风格独特,内容宏富。发四圣之微旨,前后融贯,一脉相承,理必《内经》,法必仲景,尊古崇圣之特色,至为鲜明。

《四圣心源》乃黄氏诸书之会极,书中自拟方颇多,审其源流,均宗四圣之旨。其立方之旨彰显、遣药简洁、配伍精当、疗效甚高诸端,施之临床,多效若桴鼓,堪资后学师法。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四圣心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黄元御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推荐发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