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这味中药当垃圾好多年,随处可得的陈皮有这么多妙用

文 / 健康传播的使者
2020-11-13 09:25

如果我们做个调查,中国大江南北每一个角落最常见的水果是什么?排在前三名的肯定会有桔子。桔肉酸甜多汁,扒了皮就能吃,都省掉了洗水果的麻烦。可是我们大多数人随手扒皮扔进垃圾桶的举动,其实是扔掉了最常用的中药材——陈皮。

在中药学教材中这样介绍陈皮:“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植物橘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成熟果实之果皮”。《本草纲目》记载:“橘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

看来这陈皮的用法还真是“百搭”,而且关于陈皮这味药的发现,还有一个小故事。

相传华佗外出行医,一日,他乘船去柴桑(今江西九江),船进入赣江时,华佗遭遇风寒,发热、咳嗽、口干。他忙打开包袱找自己随身携带的药丸,谁知出门时唯独忘了带风寒咳嗽的药丸。

正好此时船过一处桔树林,红桔累累。华佗便让船夫靠岸,买点桔子解解渴,船夫靠岸后买了一大筐桔子回来,华佗连皮带瓤吃了好几个。

到了晚上,华佗感到咳嗽好了很多。他有点奇怪,自己没吃药,咳嗽怎好些了呢?他想起今天吃了不少桔子,难道桔子能治咳嗽?第二天,船上两船夫也染上感冒,咳嗽起来,华佗便拿出桔子给他们吃。

谁料,两个船夫吃后,一个咳嗽止了,一个却仍咳个不停,华佗问后才知,止住咳的一个也是将桔子连皮带瓤一起吃,而无效的一个是只吃桔瓤没吃桔皮。华佗暗忖:“莫非桔皮可止咳?”

之后一路上,华佗每次吃桔子时,都把桔皮留下。数月后,华佗行医归来,发现那些桔皮都风干了,他不知道风干的桔皮是否还有药用。这天,正好有人患伤风咳嗽前来就诊,华佗便把风干的桔皮煎水让病人服用,没想到效果更佳,华佗这才发觉“陈”皮比“鲜”皮更好。

陈皮又名橘皮、广陈皮、新会皮,性味辛、苦、温,归脾、肺经。具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的功效。可用于下列病症:

1、脾胃气滞 陈皮气香性温,能行能降,具有理气运脾、调中快膈之功,可治疗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嗳气、恶心、呕吐等证。

2、湿浊中阻 陈皮为脾、肺二经之气分药,既能理气,又能燥湿,可治疗湿浊中阻所致的胸闷腹胀、纳呆倦怠、大便溏薄、舌苔厚腻,以及痰湿壅滞、肺失宣降、咳嗽痰多气逆等证。

现代药理学研究,陈皮提取物具有祛痰、平喘,利胆、保肝,抗胃溃疡,助消化,升血压,改善血液循环,降血脂,抗炎、抗过敏等多种功效。

桔子一身都是宝,除了陈皮,还有橘核、橘络、橘叶皆可入药。

橘核:桔子的种子,性味苦、平,归肝经。功能行气散结止痛,用于疝气、睾丸肿痛及乳房结块等证。

橘络:桔子的中果皮及内果皮之间的纤维管束(俗称筋络)。性味甘、苦、平,归肝、肺经。功能宣通经络、行气化痰。用于痰滞经络,咳嗽胸胁作痛等。

橘叶:为橘树之叶,性味辛、苦、平,归肝经。功能疏肝行气,消肿散结。用于胁肋作痛、乳痈、乳房结块及癥瘕等证。

看了杜医生的文章,再吃桔子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哪里都不舍得扔掉了?

#哆咖医生超能团##健康科普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