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确实不如西医,在这几条上,中医不服都不行

文 / 天蝎爱健康生活
2020-11-11 09:25

中西医之争已经存在很久了。中西医孰强孰弱,其实没有争论必要。能够存在几千年,中医到底好不好,有没有存在的价值?答案无可争议。

中医理论诞生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一直在为人们的健康做出着巨大的贡献。而中医理论和中医技术的先进性,高瞻远瞩性,都是现代医学望尘莫及的。这一点不容质疑。

但是,时代在发展,医学技术日新月异,医学科学也是一日千里。尽管中医学是伟大的,无可替代的,也仍然有很多地方不如西医,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那么,中医究竟是理论不如西医,还是技术不如西医,还是诊疗手段不如西医呢?

中医or西医

如果仔细盘点一下,我们就知道,中医的理论、技术、诊疗手段完全没有问题,甚至很多方面比西医强。但是以下几方面,却确确实实是不如西医的地方。

有人会说,中医怎么不会急诊?扁鹊救活了快死的虢国太子,不就是急救吗?

扁鹊行医图

没错,这属于急救。但是这是个例。中医缺乏的是有组织,有系统的急救,和制度化的急救方式。

中医没有急救的仪器,没有与急救医生相配合的护理系统,没有配备急救药品的专门部门,所以遇到需要急救的情况,只能凭借医生个体过硬的技术,医生自备的简单药物来抢救。一旦动作稍慢,技术稍微不到位,旁边没有辅助人员,药品不能及时到位,就可能眼睁睁地看着病人无法救治了。

这一点,是中医实实在在不如西医的地方。并且在心肺复苏上体现的最明显。

心肺复苏急救

那么,中医究竟能不能急救呢?完全可以。无论是针灸、刮痧、推按、以至于中药,还有外科、伤科,都是可以急救的。比如,古代战场上的军医,就是外伤急救的高手,各种外伤药、金疮药都可以起急救的作用。

以手术急救为例,中医并非没有手术。古代军医也会手术。但是你看西医的手术,术前有手术室人员做准备工作,护士准备器械,工作人员准备手术室,有人帮忙穿手术服;术中有器械护士递手术器械,有麻醉师给病人麻醉,有工作人员观察呼吸脉搏和血压,有护士帮助医生擦汗;术后有医生助理缝合伤口,处理术后材料,有护士消毒器械,有工作人员打扫手术室,还有病房人员护理手术后的病人。防止伤口感染,观察术后状况,防止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

可是这一系列的急救辅助措施,中医都没有。

住院部的产生,是西医学的一项巨大贡献。这在中医是没有的。也可能古代中医有简单的住院形式,但是没有形成规模化,制度化,完善的住院制度。这一点也是中医不如西医的地方。

住院部的诞生,大大减少了患者死亡的风险。因为有后期的护理和后勤保障,降低了感染和复发的风险,也减少了并发症和后遗症。

医院住院部

病人一旦住院后,医生每天会查房,观察病人病情变化,了解病人治疗中出现的一系列状况,然后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用药,并且记录在案。

医生给病人下了治疗方案后,由护士具体执行,并且进行细致的护理。测体温,血压、脉搏、呼吸、血糖等等变化,从这些细微的变化中了解病人的预后,及时发现问题,汇报给医生,医生随时给予治疗,解决问题。

这样,就将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危险降到最低。并且总结出系统性的临床经验。

这一系列的举措,都是住院部完成的。

中医有什么?有这一系列的后勤保障吗?没有。

在古代,一个人生了病,会请医生到家里来看病。医生看完病后就走了,后期病人病情的观察、护理,都是由家属来完成的。一旦病人在医生离开后出现了严重的病情变化,家属只有再去请医生,这中间耽误的时间窗口,很可能就是挽救病人的黄金时间。

住院部病房

比如我们都知道心梗的急救,黄金时间是4分钟,在住院部或者急诊,问题不是很大。可是在古代,交通本来就不发达,在去请医生的路上,病人很可能就等不及挂了。而且这样不利于观察疾病的整个发展过程,所以不容易总结经验。

而住院部解决了很多疾病的时间窗口上的问题。

西医有完善的辅助系统,药厂负责制作药品、有专门的机构做药品临床试验、医疗器械有厂家生产。医技部门负责仪器检查,化验室负责实验室检查,专业的护士负责护理病人和执行医生的治疗方案。

中医又有什么?

古代的中医都是自己上山采药,自己鉴定药品的真伪和质量,手工制作丸散膏丹,没有相应的医疗器械,更不用提消毒设施了。给病人医治后,煎药和护理病人的是家属,家属不专业,煎药可能出错,护理可能不到位。一旦夜间有什么问题,还要连夜去医生家里请医生,就会耽误最佳治疗时间。

古代医生采药

而中医大夫都是个体全能的,采药、制药、煎药、护理、观察病情,急救,都靠自己。

还有诊断技术和检查手段,很多人说中医就靠三个指头吃饭,是在糊弄人。废话,中医不靠这个诊疗靠什么?

古代没有现代的医学手段。没有抽血检查,即便有,古代的制度也不会允许医生给患者抽血做检查。

古代没有检查仪器,没有CT,核磁,没有B超,X光机,更没有心电图,什么大生化,血常规,什么检查手段都没有,你让中医大夫怎么办?哭天抹泪,怨天尤人,还是捶胸顿足。

CT 检查

什么都没有。

但是中国古代的医生是很负责任的,凭着医生的良心,践行着治病救人的理念。为了更准确的了解病人的疾病,智慧的中医人发明了“望闻问切”四诊。

望诊,就是从形体、面色,手纹,眼睛、鼻子、耳朵、手脚各方面去观察身体的变化。“有之于内必形诸于外”。人体生病了,必然会在外在有所表现。

比如腹部疾病的人会弯腰捂着肚子,那你这时候不用去考虑他会有头部疾病。腿脚骨折的人必然会走路一瘸一拐,或者不能下地,这时候,你不用去想这人是不是会有心脏病。这就是最简单、最初的望诊。

经过长年累月的细致观察和总结经验,古代中医总结了一整套望诊技术。从脸部颜色的变化,从眼耳鼻舌身的细微变化,就可以诊察出身体疾病的位置。这是多么高明、又多么先进的医学技术,却被很多不了解中医的无知之人、无脑喷子唾弃。真是可惜了人类的智商了。

脉诊

即使是西医,也有“望触叩听嗅”的基础诊断。比方说,看到口唇紫绀,西医就可以初步判断心脏和肺部的疾病,这就是望诊。再比如通过仪器可以看到眼底的黄斑病变,即使是用仪器看到的,这也属于望诊。

闻诊、问诊、脉诊都是这样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些其实并不高深、但是很智慧、很实用,比现代医学的很多检查手段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怎么就会被人认为是迷信、是不科学、被鄙视、被遗弃呢?

经典谍战剧《暗算》中,利用瞎子阿炳听声辨音,侦听敌特电台,其实就和中医的闻诊是同一原理。大家能够接受听声辨音,为什么就接受不了闻声知病呢?阿炳通过狗叫声就可以辨别出狗的年龄和性别,我们很多人通过听脚步声就可以判断来的是什么人,为什么对于中医的听声辨病就不能接受?

《暗算》中的听声辨音

这是选择性忽视中医的优势,还是弱智的表现呢?

感冒的人说话会变音,扁桃体发炎的人会声音嘶哑,哮喘的人说话会听到喘气的声音,小儿肺炎的会听到咳嗽声中带着痰鸣音。这是闻诊。

品酒师通过嗅觉和味觉就可以确定红酒的年份、生产场地,所属国家,这也是闻诊。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人会闻到烂苹果的气味,胃病的人会闻到口臭。肠胃不消化的人可以闻到食物腐败的味道。这就是闻诊。这些都是现实存在的,有什么可质疑的呢?

这就是中医的闻诊。也是西医的听诊和嗅诊。

尽管如此,现代的检查手段多样也是让中医很羡慕的。有了这些检查手段,结合中医的四诊,对疾病的诊断自然就会更轻松了。

西医或者说现代医学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是中医做的不如的地方,就是病案的书写和管理。

有人会说,中医也有病案呀,你怕是从来不看那些名家病案,才会这样说的吧。没错,中医和西医都有病案,但是我指的是病案的书写和管理。

中医很多名家都留下了很多珍贵的病案。不谦虚的说,如果有一个人能够把一位名家的病案研究透彻,这个人也会成为一位名家,老百姓眼中的神医。这是毫无疑问的。

古代中医医案

但是,我仍然要说中医病案不如西医病案。

两者的差别在这些方面:普及性、全面性、可供研究性、具备广泛流传性

西医的病案制度首先是普及性。指的是所有的病人都有病案,哪怕是门诊都有门诊病历。病案记录了病人的所有发病情况,包括既往史和现病史,家族遗传病史、传染病史、过敏史。对于病人的发病前前后后了解得很详细,清清楚楚,这样做有利于疾病的诊断,也有助于不同的医生对病人身体状况的全面了解。

比如张仲景预言王仲宣40岁后得麻风病的历史,就是对既往史最好的诠释。有很多人的疾病早已有预兆,只是不重视,后来才会发病,如果有详细的病案记载,就可能会及早预防。

西医病历

普及性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所有的医生都会把自己的病人留下病案。这就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医学资料和治疗经验。

古代中医很多,但是留下病案的其实很少。我们知道的名医扁鹊和华佗,只留下了名气,却没有留下病案,他们那些神奇的医术和治疗经验,就没有流传下来,这是很大的一个遗憾。

即使是写书的张仲景,李时珍、葛洪,金元四大家,叶天士,也没有把所有的病案都留下来。有很多的疾病也查不出资料。

反观西医,哪怕一个脏器,也有无数的人在研究,并且留下了研究资料,留下了各种病案。如果想查找资料,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无数的资料。

西医病历还具有全面性。住院的病人每天都有详细的病历记载,这就把疾病的整个发展过程记录的详详细细,方便所有的医学人员全面了解某一种疾病的所有经过。这样,只要是这一类的疾病,任一一个医生都会治疗,大大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

住院病历

这一点,也是中医不及西医的地方。

此外西医的病案有很多人或者专门机构在做总结、归类研究,但是中医没有这样的体系去做这种工作。如果有人去做这种工作,对中医的分类分型做细致的总结,并且全面普及,相信对很多中医大夫的技术提高有很多的帮助。

还有一点,西医的病案广泛流传,只要是学西医的,所有的研究成果都是公开的,人人都可以学,人人都可以传播,造成了西医技术的广泛传播和流传,全面的促进了西医的普及和发展。

反观中医,有很多祖传中医的良方,有很多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都因为一些陈腐的观念,失传了。让人痛心啊!

医学知识的普及,中医不仅仅是赶不上西医,甚至可以说是望尘莫及。可笑的是,很多中医还在固步自封,认为中医是高深的学问,老百姓不需要懂,没有高智商的人,就不要学习中医了,云云。

拜托,只有高智商的人才可以学习中医,那你们高智商的人就自己个儿和自己去玩中医吧,还拿什么中医给老百姓治病呢?因为在你们的眼里,老百姓不配懂中医,那也就是说,老百姓也不配用中医去治病,那你们还保留中医干什么,直接废除掉不就好了吗?还没事干喊什么振兴中医呢?扯淡!

医圣张仲景

振兴中医不是喊喊口号就可以振兴的,关键的是要让老百姓都认识中医,了解中医,至少对一些中医术语知道个大概,不至于,你给他讲中医理论,他给你套西医知识,到最后,搅成了一锅粥,他不会说西医不好,西医不对,他只会埋怨中医是迷信,是三仙姑,是跳大神,是野大夫,最后,悻悻的摔门而去,找西医治疗去了。

这一点,西医做得非常好,我们不得不佩服,不得不向别人学习。

举个例子,炎症,消炎这样的西医术语,每个老百姓都懂。可是脾虚,肝血不足,有几个老百姓听得明白。又有几个中医能给老百姓解释的清楚。

放在古代,哪怕是清末民初,你对老百姓讲炎症,讲消炎,他会一脸迷糊,什么是炎症,怎样消炎?听不懂。

显微镜下炎症反应

可是大家看看,也就一百年的时间过去了,老百姓对西医知识的熟悉程度,有些甚至比专业的医生还了解。你说风湿、类风湿,他马上说我去检查过风湿和类风湿因子了,甚至有的人还会说,我还检查了血沉。

老百姓都知道风湿、类风湿因子是判断风湿病和类风湿疾病的指标,专业一点的还知道血沉与风湿活动期有关。

我们在古代跟老百姓讲阴阳,他就会明白,阴阳是指男女嘛。是白天和黑夜嘛,是太阳和月亮嘛。这个大家都理解。可是你现在去讲阴阳和男女的关系,和白天黑夜的关系,和太阳月亮的关系,老百姓会鄙夷地说“糊弄谁呢,以为我没有文化,忽悠我啊!阴阳和白天黑夜有什么关系?”

阴阳图

时代不同了。中医产生于几千年前,距现在已经非常的遥远,它的理论甚至是表达方式,经过了无数的时代,后人已经完全无法了解当时人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你让现代人接受中医,他当然接受不了。

尤其是近百年来,中国全盘接受西方教育模式,语言环境和思考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一直在普及西医,而中医始终是在极小的专业人士的范围内传播,老百姓根本都不知道中医有哪些知识,你让他们如何了解中医,如何理解中医,又怎么愿意找中医看病呢啊!

销售学中有一种说法:最好的销售员是销售自己。

看看保健品的销售火爆就知道了。保健品好坏不重要,重要的是保健品的销售员,利用对老人的嘘寒问暖,关爱有加,成功地让老人们接受了他们,进而接受了保健品。

你不让老百姓了解中医,你甚至都不让老百姓知道中医是怎么回事,他们怎么会心甘情愿去找中医看病呢?你把中医高高供起来,老百姓看不到接触不到,然后你说中医可以给老百姓治病,老百姓只能把中医当做神,高高供起来,只能看不能用,或者老百姓只能把你当做跳大神的三仙姑,因为看不着摸不着,只能当做骗人的把戏了。

所以,普及中医是振兴中医的第一步。让老百姓人人都能听懂一点中医知识,至少,你讲“肝心脾肺肾”的时候,他不会用西医知识来套用中医的五脏功能,这样,他就容易接受中医了。

2、中医知识的现代化

很多人建议中医的现代化,就是把中药的剂型改一改,改成西药的模样,或者中医放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改用西医的检查手段,然后中医中药治疗。还有的提出,把中医理论改一改,什么阴阳五行之类的去掉,这才是发展中医的做法。

这些做法其实都是在毁灭中医,不是从根本上普及中医,振兴中医的方法。

因为中医的理论是很完善的,中药本身的剂型是很多样的,而望闻问切是观察疾病的内外表现的切实有效的手段,不可以废弃。

中医要做的事,就是把深奥难懂的中医理论翻译成老百姓都听得懂的现代语言,这才是关键。举个例子:

小柴胡颗粒

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证,寒热往来的方剂代表。可是少阳证的主要表现“寒热往来”是什么,老百姓听不懂。上了年纪的老人可能有人听说过疟疾“打摆子”,表现的就是“寒热往来”,他就会往“打摆子”上去靠。而疟疾的治疗,西医有有效的手段,谁还会用你小柴胡汤呢?所以,在这里,大家自然而然地就会放弃中医。

事实上,这是对中医的不了解,是对“寒热往来”的误解。当然我们不谈“寒热往来”的深意,因为谈的太深,在老百姓还不了解中医的时候,你谈的太深了他会糊涂,进而会反感。

我们只谈“寒热往来”的一点,就是感冒发烧,身上忽冷忽热。你这样说,老百姓就明白了。自然也就愿意接受中医治疗了。他可能不会吃汤药,但是小柴胡汤有成药,“小柴胡颗粒”,是治疗感冒发烧,退热的良药啊。得,这不就解决了吗?他从此以后就记住了中成药“小柴胡颗粒”,和感康、白加黑一样,记住了。下次感冒发烧,他可能就会选择小柴胡颗粒了。这就是一个普及中医知识,让老百姓接受中医的过程。

另外,小柴胡汤还可以治疗“热入血室”。你给病人一说“热入血室”,病人就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啥意思?

如果你还啰啰嗦嗦地解释”女子以血为用,热入血室就是热邪进入了少腹,进入了血室“等等,笑死了,病人有可能就会反问你一句:”男人难道不需要血了吗?“。完了,搞劈叉了!

小柴胡丸

所以,用现代语言解释中医理论是我们现代中医必须做的事。要让老百姓听得懂啊!“热入血室”你只要告诉她,就是月经期感冒,或者月经期莫名其妙地发烧,她一下就明白了。因为有很多女性都有月经期感冒的症状。

而这个病,西医检查不出来,也解决不了。但是女性朋友们又很痛苦,怎么办?找中医治疗吧,很多中医要么不解释,埋头开方,解决是解决了,但是病人还是稀里糊涂的。有些中医文绉绉的讲中医理论,一样给病人讲了个稀里糊涂。虽然最终,用小柴胡汤给病人治好了,但是当她的朋友问起她的时候,她也说不清楚,所以,即便是她想给你带病人来,她也解释不清楚,自然也就无法为中医做宣传了。

这就是中医存在的一个很大的弊端,也可能是最重要的阻碍中医普及和发展的弊端。

结语:发展中医,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中医现在在老百姓心目中处于什么样的状况。如果老百姓对中医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扁鹊华佗的神医的地步,具体是什么都不知道,那中医也就被人当做神挂在墙上,每天焚香磕头供着,却没有什么实际作用的地步也就不远了。

学习西医的长处,最大可能发挥中医的优势,普及中医,让老百姓都知道中医,了解中医,爱上中医,这才是中医人任重道远的责任。

我是中医饶大夫,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我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做传承。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为我加油助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