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医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明白一个问题,或才入门

文 / 文化养生谈本尊
2020-11-05 09:15

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有病就要治病,不能讳疾忌医,这已经是一个基本的常识。

但对于古人来说,他们可没有现代这么完善的医疗卫生条件。受时代的限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相对落后,难免会有一些错误的认识。

但千百代以来,中医成为我们生命健康的“守护神”,这个看法是没有太大的分歧的。

但是,我们现代人理解的治病,无非就是有细菌就杀菌消炎,有赘生物就去掉多余的。而中医治病,基本就是“针砭汤药”这几个手段。这些外用手段、以及那些形形色色的中草药,很多本来就是我们熟悉的“食物”,为什么也能治病救人呢?

或者换一个说法,中医、中医药是如何治病的呢?

我们先说说现代人处理疾病的大致方法:抗生素、激素之类。前者是直接杀灭有害的微生物,有的可能对正常的身体细胞也有一定的影响。

而激素则是提高人体的“运转能力”,而杀灭病毒则完全放在人体自己身上。

但同样是细菌感染的话,纯正的中医,并不会有任何杀菌的说法。中医的清热解毒,并不能理解成杀菌消炎。

在我看来,归根究底,中医的治病,其实就是一个概念:调理阴阳。也就是“阴阳一调百病消”,这也是中医比现代科学更适合养生的原因之一吧。

为什么说中医的治病就是调理阴阳?还是以细菌病毒之类的感染为例来说明。

现代科学认为,某一种细菌进入身身体之后,会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很多情况下,细菌自身并不直接对身体造成危害,而是它引起的机体机能紊乱所致。

而中医则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任何外邪侵袭,都是自身正气不足的结果。如果正气足够强大,再暴戾的外邪也无法对身体造成干扰。

精读《黄帝内经》,理解“治未病”,走近健康与长寿文化养生谈125元购买专栏

而外邪所扰动的,正是身体的阴阳。

如果外邪导致阴气旺盛,则身体就会出现阴盛则寒;如果外邪导致阳气过强,则身体就会出现阳盛则热。

当然,也有阴阳并没有出现盛衰,而只是不能很好地交媾的情况。因为正常情况下,阴阳是必须水乳交融,彼此互相为用、互相制约的。如果不能很好地交通,自然就出现一系列的疾病。

这时候,中医的“调理”阴阳,就是完全针对这种不能沟通的情况。所谓调理,大致有如下三种情况:

1、 寒者热之;所谓寒者热之,就是用温热的药食,驱散阴盛则寒之像。比如寒邪直中,出现一些绞痛、吐泻清稀、手脚冰凉之证时,桂附姜葱都是辛热散寒之品。

2、 热者寒之;而热者寒之,就是用寒凉的药食,熄灭阳盛则热之象。阳热其实就是火,比如高热、热极生风、口渴引饮时,生石膏、黄连之属。

3、 交通阴阳;交通阴阳则比上面两种要复杂得多。最常见的就是少阳经证的寒热往来,用小柴胡汤的调理少阳,就是最常见的交通阴阳。因为营卫之气不能顺利输布,桂枝芍药就能起到调和阴阳、相互为用的目的。

那么,为什么这些中草药能够起到调和阴阳的效果呢?

很简单,中医认为,万物皆有阴阳。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它禀赋的阴阳二气。如果它禀受的阴气更多,就能起到调和阳热的作用;如果禀受的阳气更多,就能起到调和阴寒的作用。这就是中药的“四气五味”学说。

所以,中药的调理阴阳,最基本的就是利用中药本身所富有的阴阳偏盛,去调理、中和机体出现的相反的阴阳偏盛。这就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道理。

比较特殊的就是那种调和阴阳、交通阴阳的方法。这时候所选的中药,本身可能没有过于明显的阴阳偏盛,但因为其独有的“行走”特点,却能起到“搅拌”阴阳的目的。

这一点,很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鲶鱼效应”——借助外来的中药特性,去搅动、促进机体自身阴阳的混合,从而使之恢复原本不离不弃的状态。于是,疾病也就无处遁形了。

总之,中医治病的原理,无非就是调理阴阳。这个说法看似有点笼统或者模糊,但只要我们理解了阴阳、理解了机体自身的运行模式,就能很好地理解这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