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身杂病,都是阴阳失衡!一张方调阴阳,治失眠、尿频、上热下寒
中医里头有句话,叫做“不怕大病难,就怕杂病缠”。
什么意思?人啊,如果患上了大病,那反倒好说,专心治这个大病即可。
但是,人要是被好多小病、杂病缠上了,那就不好办。你找不到头绪,无从下手啊。
所谓杂病,就是一身不舒服,各种毛病,看似无关联,却偏偏一起出现,如杂草丛生,令人不安。
在这里,我想说,人间杂病,一体多病,很大程度上源于阴阳失衡。阴阳失调,杂病丛生。阴阳一调,杂病全消。
现在,我给你说一个故事。通过这它,你就懂了。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彭宪彰。这个人啊,是巴蜀名医。有兴趣的朋友,您可以自己查查看。我就不多说了。
有这么一回,彭师接待一个小姑娘,年纪才24岁,非常年轻。
什么毛病呢?就是失眠。半年以来,每天晚上熟睡只有一小时多一点的时间。其他的时候,大眼瞪小眼。
与此同时,这个小姑娘,还一身的杂病。
咽干、口渴、上半身总觉得发热,大便干,脸上总是红红的。
初看,这是不是有火?但事实是,人家偏偏喜欢热饮,凉的喝不下去,虽然上半身热,但是下半身凉,双脚从来都不温乎,而且半夜起夜,尿频。
看月经,自述月经提前,色紫暗红。
这到底啥病啊?看起来,整个人没有一处好地方,完全乱套了。
这女孩到医院检查过。结果,被诊断为“神经衰弱”。但是,经过用药,无效。
后来,这患者经人介绍,找到了彭师。
刻诊,见舌尖红,舌苔黄白相间,左脉沉细,有侧尺部脉沉弱明显。
彭师在了解患者上述的些许“杂病”之后,就问患者,从小到大,除了月经以外,有没有什么原因,身体经常出血?
这个女孩想了想,说,唯一出血的地方,就是痔疮。这个痔疮,20岁之前就有了,近些年反复出血。
知道这些以后,彭师果断地说:你要是不出血,不会有这些毛病。当务之急,我先让你把觉睡好,调和身体。痔疮最近没事儿的话,先不用管,将来在慢慢调治。
于是,彭师开了一个小方,特别简单——
黄连6克,肉桂6克,玄参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用。
结果,三剂以后,患者晚上睡眠恢复到3小时以上,而且其他症状都有所缓解。
接下来,彭师将其中的玄参改用24克,另加甘草3克,并嘱咐每日冲服蜂蜜。
结果,4剂以后,诸证悉平,上半身热、咽干、下半身寒,尿频等现象,消失了。睡觉恢复正常。
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切仿佛一团迷雾。现在我带你理清头绪。
突破口,在于患者多年的顽疾——痔疮出血。
读者朋友,你可不要小看痔疮出血这个事儿。它要是长期存在,就容易伤人的阴血。心主血,肝藏血。总是伤血,你的心肝就会受影响。患者左侧脉沉细,提示的就是心肝之血受伤、亏少。因为左侧的寸、关二部,候的是心肝啊。
心血少,就会生虚热。肝血少,也会生虚热。血热内生,神魂不安,她一定失眠。口渴、咽干、便干、脸红、舌尖红、舌苔黄、上半身发热、月经提前,色暗红而紫等等,都是虚热所致啊。
这还没完。中医藏象理论告诉我们,正常情况下,心火应该下行,温煦肾水,使得肾水不至于过寒。如今,心火虚炎,心中这股气,往上走,它不往下走了,于是心阳就无法下达于肾。肾水得不到心阳的温煦,就容易产生过寒之态。其结果,就是肾阳不足。患者的表现,就是下半身发凉、尿频,以及右侧尺部脉的沉弱。右侧尺脉,候的是肾阳啊。
所以说,这个患者的病症,虽然很多,看似繁杂,没有规律和头绪,但是仔细一想,无非就是心肾不交,上热下寒,全身的阴阳失调了。
这时候怎么办啊?在上,就得清虚火。在下,就得补肾阳。同时,用滋阴清热之品,润肠通便,增进一身的水液。
于是,这就有了上文提到的小配伍——黄连6克,肉桂6克,玄参10克。这里头,黄连清心火,肉桂补肾阳,玄参滋补一身阴津。
后来,此法见效以后,增进玄参用量,加大补阴力度,配合蜂蜜等,润肠通便,防止痔疮出血。
我这么一说,你可能就懂了吧?
我把这个写出来,供我的读者参考借鉴。
现实生活中,总要一些朋友跟我讲,文老师,我上热下寒,怎么办?
其实,我的内心想法是:谁说你上热下寒啊?你为什么自己给自己做诊断呢?须知,心肾不交,阴阳失调,这个事儿诊断起来,是非常复杂专业的。你不能仅凭自己的一时感受,就说自己上热下寒,索方求药。这是不对的。
其次,我想让你知道,中医里头是有明确的办法,来应对真正的心肾不交、阴阳失调。比如黄连和肉规的搭配,其实就是交泰丸的配伍。这是早就有的老东西了。这说明,中医学对人体的洞察,对疾病的深层思考,由来已久,而且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