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群方之祖,巧治阵阵出汗!老中医刘渡舟的案例,值得一学

文 / 健康小旋风
2020-10-12 00:19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说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方剂学》、《伤寒论》、《中医基础理论》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每一次,我翻开中医古籍,抚摸纸张和文字,心中都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抚摸着它,我仿佛看到了先辈们,那充满期待的眼神。

中医学,是古老文明的密码。我们的先辈把它们用文字,镌刻在书本上。他们在九泉之下,多希望我们能接收到、读懂它啊。

为此,我愿意做一名马前卒。

我用我的笔和文字,把古老文明的密码,尽可能地解读出来,让更多的后世人,心领神会。虽然我做得不好,但我愿意不断努力。

现在,我就给你说一个,用古老中医配伍,调治现代常见病的案例。

关于什么呢?关于阵发性出汗。

什么叫做阵发性出汗?说白了,就是一阵一阵地出汗,阵阵发热、阵阵出汗。

对此,有一张老中医刘渡舟的案例,很典型。刘渡舟老先生是中医经方大师。他的生平成就,我不多说了。您自可以查到。

有一回,刘师接待一个患者,女性,年53岁。什么毛病呢?就是一天当中有那么两到三次,一阵一阵地发热、出汗。

这个现象已经持续一年了。一年来,该患遍求中医调治,效果不好。

刘师当时就看从前的方药,发现多是从滋阴敛汗的角度入手。很显然,这样的思路是考虑到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毕竟,她一个女性,又处于更年期,所以很容易出现肝肾阴虚,虚热迫汗外出的现象。因此,按照阴虚发热治疗,很有道理。

但事实是,按照这样的思路调养,无效。

刘师觉得,事情可能没有想象那么简单。于是,他细查患者的舌脉。发现,舌淡苔白,脉象缓软无力。

这个时候,一个思路在刘师脑海中形成:问题是不是出在营卫失和上呢?

于是,刘师大胆改弦更张,写了一张配伍,十分简单——

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12枚。一共只开了2剂。刘师嘱咐,喝了药,盖上被,在床上躺着。身体出了微汗,就起来,千万别出太多汗。

结果,两剂药服下去,患者取微汗以后,果然诸证悉平。

这是什么道理啊?

其实,这个患者的问题,正如刘师所猜测的那样,出现在营卫失和上头。

怎么理解?我们的体表,有营卫二气。卫气在外,营气在内。营气在内收敛卫气,卫气在外固摄营气。卫气属阳。营气属阴。如果阳卫之气虚弱了,它固摄不住营阴,于是营阴化汗而出,形成多汗。反过来,如果汗出太多,营阴受损,营阴不能收敛阳卫之气,于是虚阳浮越,形成虚热,使得人阵阵发热。

于是,给患者的体验,就是一阵一阵的身体发热、出汗。这种感觉,还真的有点像更年期呢。

这个时候怎么办?既然是营卫失和,营阴和阳卫之气无法协调,那我们就为他们劝架吧,调和一下它们。怎么调和?刘师用的配伍就很好。

这个配伍,明眼人一眼看出,就是《伤寒论》桂枝汤的原方。桂枝汤干啥的?是解表剂,能调和营卫。简单理解,其中的桂枝和生姜,善于行阳补阳,温阳化气,能调和咱们的阳卫之气。其中的白芍和大枣,可以养营阴,补充营气。炙甘草配合桂枝,辛甘化阳。炙甘草配合白芍,酸甘化阴。这也是平补阴阳,调和营卫之策。大枣、生姜和炙甘草配伍,还能固护脾胃,使得卫气和营气都能借脾胃之气而不断化生,以充实体表。这就是桂枝汤调和营卫的主要机制。

其实,用这个桂枝汤治疗阵发性出汗、发热,张仲景先师也早有明示。它在《伤寒论》第54条里就说:“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正因为桂枝汤这个配伍,用途很多,变化无穷,所以后世称之为“群方之祖”、“群方之冠”。这是有道理的。

我不知道,通过我的表述,您能明白多少其中的道理。

其实,生活中,不少人都有异常出汗的问题。像这种阵发性出汗、发热现象,比较多见。有些人呢,的确和阴虚发热有关系。这类现象可能主要体现在围绝经期女性身上。发病时间,则多集中在午后,尤其是下午3到5点。但是,营卫不和所导致的发热出汗,也不鲜见。区别在于,时间上不集中,而且脉象较为缓弱。那是阳卫之气不足、营阴无以鼓动脉道所致。对这类人,你用一般的滋阴敛汗法就不行。咱们就得去调和营卫。

我这个文字写出来,供您参考吧。如果说,您感兴趣,不妨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针对性地用药调治。我觉得,我所描述的思路和配伍,是有实用价值的。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最后,再次感谢我们的老祖宗。是他们,用数千年前的文字,传递了医学的密码,帮助我们延年益寿。解读学习这些密码和文字,是我们这些后世人,一辈子不能松懈的事儿。否则,就是数典忘祖。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