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调则和:肝气郁结,可疏肝、扶正、活血,具体如何做?

文 / 奇妙的中医
2020-03-14 00:09

人们常说生气是伤害自己,这可不是吓人的。

生气带来的伤害到底有多大呢?

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曾经做过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九十的疾病都跟情绪有关系!

心理和生理,本身就是一对“孪生兄弟”,生气的时候,不仅会带来强烈的生理变化,而且产生的激素比其他情绪都复杂,还具有毒性。

在中医看来,“怒则气上”,血液上涌,会引起肝阳上亢,引起头晕、面红耳赤、头晕甚至脑溢血等症状。

说到生气,对肝的影响是最大的。那么生气是如何影响肝的呢?


情志不遂:肝气郁

情志不遂,也就是常常生气、烦恼、忧郁,最易引起肝气抑郁。其中,又分为三种情况:气郁而结、气郁化火以及肝郁生风。

气郁而结,是因肝失调达所致。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经常处于消极情绪的人,容易使肝的疏泄功能受影响,正如《灵柩》有言:“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情志不遂的人,肝气郁结不解,进而使津液运行失去动力,津液运行异常,则会积聚“生痰”。痰阻于心,则血结;痰阻于胸,则胸痹。因此,肝气郁结之人,常有胸肋疼痛、腹部疼痛等不适症状。

肝气郁结不解,则会化火,即为“气郁化火”。《丹溪心法》中提到:“气有余便是火”,长期情志不遂的刺激,肝失疏泄,日积月累则生内火。因心主神明,当肝火上扰时,则心神不安,夜不能寐;若肝火扰于头,则头晕目眩;若肝火扰于肺,则引发咳嗽、胸痛。因此,情绪波动太大的人,时常出现以上症状,则属肝气郁化火导致。

另外,肝又属于风木之脏,若肝郁不解,不仅会化火,还可生风。《素问》中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平时烦躁情绪多的人,容易出现口干口苦、失眠不安、面红耳赤、头晕目眩等症状,这些都是肝郁生风引起的。

以上三种情况属于情志不遂给肝带来的影响,而情志太过,也会给肝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个中机制又是如何呢?

情志太过:肝气逆

情志太过,最终会导致肝气逆。肝气逆又分为两种情况:肝气上逆犯心肺、肝气横逆犯脾胃。

《内经》有言:“怒则气上”,因肝主疏泄、调节气机,若时常处于情志太过的状态,会使得肝疏泄太过,导致肝气逆乱。再加上气火上逆,症状则更加显著,如肝气上逆犯心,会引发心悸;若肝气上逆犯肺,则导致哮喘;如肝气上扰于头,还可引起头痛、眩晕等症状。

除了肝气上逆之外,肝气横逆也会引发多种不适。《景岳全书》有记载:“怒气暴伤,肝气未平而痞”,指的是肝气横逆犯脾,致使脾失升降,导致气机不利。又有《素问》曰:“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痛”,其中的“木郁”值指的就是“肝郁”,这句话的意思是肝气横逆犯胃,引起胃胀、胃痛。

肝气郁结对身体的影响不容小觑,学会疏肝理气是调理的关键,那么,中医在疏肝理气上,都有哪些方法呢?

3个方法,教你如何疏肝理气

疏肝理气方法之一,在于重视疏肝,肝调则和。肝气疏泄,影响着其他脏腑正常功能,若肝气通达,则气机升降出入皆有序,其他脏腑的功能自然正常运行。对于明显出现肝郁的病症,可以使用疏肝之剂,以使肝气畅通。

调畅肝气的同时,莫忘扶正。因为肝失疏泄,实证居多,在疏肝的同时,应辅以补气养血,以此扶正,这也是中医上常说的“见肝治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道理。另一方面,肝脏有藏血功能,但也有赖于肝之疏泄功能,因此,在疏肝药方中,需加入党参、白术、枸杞子等药材,调节肝郁的同时,还能缓解阴血耗伤之问题。

此外,疏肝解郁的同时,还应助以活血。因肝藏血,气血的推动有赖于肝气的疏泄,只有肝气通达时,气血才能正常运行。患者出现肝气郁结的同时,常常会出现血液运行不畅、瘀滞不行等症状。因此,在疏肝药方中加入当归、丹参、川穹等,一来可以疏肝,二来可以活血。

要想肝气调和,最主要的还是平常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不要动不动就生气。

参考资料:

1. 向宏春.情志与伤肝之气机[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10):60-62.

2. 《肝气郁结,怎么办?疏肝解郁,重在这5点!》.健康调养堂.2018-01-23

3. 《肝气郁结了怎么办?疏肝理气,教你两招》.中国中医科学院门诊部.2018-08-1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