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虚证,辩证论治!你学会了吗?
温病虚证是彭子益先生在《圆运动中的古中医学》中提出的。彭先生对温病很有研究,发现有些温病用传统的《温病条辨》中的桑菊饮、桑杏汤等,治疗效果并不好。后来他研究了自然中的六气,发现我们有些时候会出现类似于外感风热的症状,其实并不是因为吸入了风热之邪,而是因为大气中的六淫邪气偏盛,我们内在脏腑之气受到感召,而出现本气自病。
打个比方,本来自家的孩子在家安安静静地做功课,结果院子外突然来了好多人在聚会做游戏。自家的孩子立马坐不住了,哭着闹着想出去看热闹。结果大人不允许,对他们又打又骂,家里闹得一团糟。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外人进到家里来胡闹吗?其实不是,是自家人因为外面的环境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争执吵闹。
这个就叫作本气自病。
主要症状
无明显外感表证,症见发热,且多为低热,咽喉肿痛,头身疼痛,口干,精神倦怠,不思饮食,小便量少,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甚至无苔,脉虚浮。
这时候我们就要判断,到底是风热感冒还是温病虚证了。
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辨证要点:
1.看脉象。风热感冒的脉,轻按、重按都快而有力。温病虚证的脉,轻按或洪大而快或虚小而模糊,但是深按、重按下去,一定是非常虚弱的,甚至没有。
2.看精神。风热感冒后,身体会出现酸痛感,但只要不是高烧,便精神尚可。但是温病虚证是由于内在相火漂浮上炎,中下空虚,所以整个人会显得非常虚弱、无力、精神不振。
3.看舌苔。风热感冒的舌苔或薄黄或黄厚,但是温病虚证的舌苔,有可能薄黄,也有可能少苔、无苔。
由于一个是外感实邪,一个是内病虚证,因此虽然都是热证,但是用药思路截然不同。温病虚证,切不可贸用寒药。
【治疗原则】收敛浮火,酸甘化阴。
脉象轻按洪大而模糊,重按为虚为空,尿少尿黄,用乌梅白糖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