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名单公布:9种榜上中药,有你爱用的吗?
在武则天掌权的时候,诗人宋之问作为文学侍从,本来以为仪表堂堂、诗文满腹的他,一定可以得到重用,谁知道武则天似乎对他有点避而远之。
宋之问觉得很奇怪,甚至有点想不明白,于是大胆写了一首诗给武则天,希望能够让武则天看到他的才华,谁知道武则天读完诗后,对人说,宋之问确实很有才华,却不知道自己有口臭的毛病。
有人建议宋之问含丁香缓解口臭。因此,丁香也被称为是古代的“口香糖”。
实际上,中医的药膳历史悠久,很早以前就有“药食同源”的说法,所谓药食同源,就是指一些食物既是药,又是食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2009年 ) 规定,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其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可供食用的普通食品,另一方面则是“药食两用物品”。
2020年1月2日,国家卫健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对党参等9种物质开展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公布的名单有哪些?
原卫生部曾针对药食同源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做出具体规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名单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2012年公布的86种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如八角、丁香、栀子、杏仁等,第二类是2014年新增的15种中药材物质,有芫荽、玫瑰花、松花粉、人参 、山银花、草果、姜黄、荜茇、粉葛等。
而在2018年又新增9种中药材物质作为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但需要在限定的适用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这9种物质是党参、肉苁蓉、铁皮石斛、西洋参、黄芪、灵芝、天麻、山茱萸、杜仲叶。
《黄帝内经》也曾说过食疗对于疾病的祛除作用,“大毒治病……谷肉果菜,食养尽之”。
附: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征求意见稿)
中医药食同源的起源
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又称为“医食同源”)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能够防治疾病。
唐朝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一书曾写道: “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
《黄帝内经》中也有“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说的就是食疗对于疾病的祛除作用。
随着经验的积累,药食才开始分化。在使用火后,人们开始食熟食,烹调加工技术才逐渐发展起来。在食与药开始分化的同时,食疗与药疗也逐渐区分。
《内经》对食疗有非常卓越的理论,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可称为最早的食疗原则。
由此可见,在中医药学的传统之中,论药与食的关系是既有同处,亦有异处。但从发展过程来看,远古时代是同源的,后经几千年的发展,药食分化,若再往今后的前景看,也可能返朴归真,以食为药,以食代药。
虽说药食同源,但毕竟”食药三分毒“,很多人喜欢吃一些中药制成的零食,他们认为中药制成的零食安全又健康,还有强身健体的功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中药零食要慎重,尤其是以下3类
中药零食虽然做成了零食的样子,可是本质还是有中药的成分在,大家要理智选择。
比如,具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的龟苓膏常被当做零食,但是对于脾胃虚弱人群,这类中药零食是不适合吃的。
脾胃不好的人群也不宜多吃阿胶蜜枣,阿胶具有补血、滋阴作用,红枣可健脾生血,但是阿胶难消化,脾胃不好人群多吃会造成消化不良,另外,糖尿病人群也要少吃这类中药零食,因为它的含糖量很大,容易加重糖尿病病情。
茯苓健脾、利食,被做成茯苓饼常被用于提高食欲。促消化,但是茯苓饼添加大量蜂蜜、糖分等,股糖尿病人群也不宜食用。
是药三分毒,不论是西药还是中药,亦或是中药零食,都不是绝对安全的,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的,全面了解清楚药性,吃对药,吃好药,才能达到药效!
参考资料:
[1]石镇港; 姜德建.药食同源中药安全性研究进展.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第四次(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11-15
[2]曾凯宏.药食同源与微生态在临床的应用新进展.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营养学术会议论文资料汇编 2019-10-18
[3].中药零食并非人人适宜[N].中国中医药报.2017-07-2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