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一味中药,茜草!

文 / 医承有道
2020-02-05 00:32
本 期 导 读

01来源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干燥根和根茎。

02别名

茜草、茜根、红茜草、茜草根、倩染、绯草、牛蔓、小活血

03产地

主产于陕西、山西、河南等地。

04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以8月中旬至9月中旬采者质优,除去泥沙,干燥。

05性状鉴别

本品根茎呈结节状,丛生粗细不等的根。根呈圆柱形,略弯曲,长10~25cm,直径0.2~1cm;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具细纵皱纹和少数细根痕;皮部脱落处呈黄红色。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皮部狭,紫红色,木部宽广,浅黄红色,导管孔多数。气微,味微苦,久嚼刺舌。

饮片茜草:为不规则的厚片或段。根呈圆柱形,外表皮红棕色或暗棕色,具细纵纹,皮部脱落处呈黄红色,切面皮部狭,紫红色,木部宽广,浅黄红色,导管孔多数,气微,味微苦,久嚼刺舌。

茜草炭:形同茜草段或片,表面黑褐色,内部棕褐色。气微,味苦、涩。

06性味归经

苦,寒。归肝经。

07性能特点

本品苦寒泄降,专入肝经。既凉血止血,又活血祛瘀,且炒炭与生用功异。炒炭化瘀凉血而止血,治血瘀夹热之出血;生用则活血凉血而化瘀通经,治血瘀有热之经闭痛经及跌打瘀肿。

08功效

凉血,祛瘀,止血,通经。

09功效助记

茜草:凉血、祛瘀、止血,通经

去学《西经》

去:祛:祛瘀

10主治病证

(1)吐血,衄血,崩漏,尿血,便血等。

(2)经闭,痛经,跌打肿痛,痹证关节痛。

11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散。止血宜炒炭用,活血祛瘀宜生用或酒妙用。

12使用注意

本品苦寒降泄,故脾胃虚寒及无瘀滞者慎服。

13故事

古代长安城里有一户人家专卖一种中药汤剂,不管什么人得什么病,给上几个钱,就可以买上一碗药喝,药效甚好。

有一天,一个大官忽然流鼻血,用多种方法止血均无效,全家急得团团转。一个随从说:“听说城东一户人家的汤药可治百病,咱们买一些回来试试?”这个大官本来不相信这种传言,可是在这紧急关头,也就勉强同意了。

那个随从快马加鞭赶到城东,见这户人家院子里放了一口大锅,锅里的药汤已经卖得只剩下一点儿了。随从取出罐子盛了药就走,快到官府时不小心把罐子摔在地上,药汤洒光了,但折回去时间又不够。随从跳下马,忽然看到附近的一家染坊,想起这里有一个朋友常吃药,心想,如果朋友那里有熬好的药汤,不妨要一些回去应付差事。随从走进染坊,一眼就看见一只染缸里有半缸红水,和刚才那一罐药汤的颜色差不多,便舀了一罐回去。

汤药取回来后,那个大官接过罐子仰头喝完了。随从站在一边看着,脊背上直冒冷汗。谁知过了一会儿,鼻血居然止住了,大官笑眯眯地对随从说:“这可真是好药啊!”

那个随从问过朋友后才知道,那染缸中的半缸红水是用茜草根熬出来的,可以将布染成红色。

茜草是一种野生的攀缘植物,茎的每一节都轮生四片叶子,秋天开黄色小花,花落后结出扁球形小浆果,茜草根是黄红色的。

好物推荐:版权声明:1.本文来自网络,「banxiaketang」删除。2.文末留言区开放,欢迎踊跃参与讨论。本平台支持言论自由,精选留言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图片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