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治不愈的咽炎,十之八九是脾虚
前段时间给北京一个学校的老师做健康讲座,他们反应最多的问题就是“慢性咽炎”。虽说慢性咽炎不是什么大毛病,但嗓子干痒,声音嘶哑,还总也治不好已经成为很多老师的噩梦。

这年头,
谁还没点职业病呀!
其实,临床数据显示,60%~70%的中国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咽炎,其中,慢性咽炎发病率已达30%~50%,且仍有上升趋势。这样看来,慢性咽炎还真不是老师们的专属病。今天和大家谈一下慢性咽炎的问题。慢性咽炎,中医习称「阴虚喉痹」或「虚火喉痹」,是现在很常见的咽喉病之一。症状看起来轻浅,但是缠绵难愈。病程短则数月,长则数年或数十年。
过食高热厚味,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劳逸失当,都会损伤脾胃元气,脾主运化,主升清,消化运输水谷精微。咽喉粘膜是肌肉的一部分,需要津液的濡养,如果脾虚了,消化吸收和运化的能力就会减弱,生成的津液就会减少,同时,升清、运送能力下降,没有足够能量把津液运输到咽喉处。当然就会出现口干,咽喉干燥疼痛,有异物感等症状。脾虚型的慢性咽炎,除了咽干咽痛、灼热、咽痒、异物感这些普遍症状外。还可能有胸闷(胸前有闷塞感);头晕乏力;大便稀溏;颈部两侧有牵引性疼痛(严重的可能误以为是落枕);容易恶心呕吐(晨起漱口刷牙,容易出现恶心呕吐)。
这些症状不一定全部都会出现,可能只会出现1-2项。对于脾虚型的慢性咽炎,治疗上自然是补脾益气升阳。代表方就是补中益气汤和参苓白术散。这两个方剂现在都有中成药,大家要对证选用。参苓白术散组方: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白扁豆,白茯苓,人参,甘草,白术,山药。每次服用时,最好用枣汤送服。功效为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由于它的组方为四君子汤加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因此同时还兼补肺气。在咽炎发作的急性期可以点刺少商穴,缓解不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