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不同,病机有异,治法亦不同
我重视阳气,但并不表示每一个疾病我都去扶阳。病人找我看病,我从六经来辨证,找出正气与邪气斗争的层次,然后针对这个六经的不同层次来处方用药。如果是三阳病,往往病人的元气比较充足,那就不需要扶阳,但是按证处方即可。如果是三阴病,病人的元气已显不足,则有必要扶助阳气,并祛除邪气。作为医生,万不可孟浪扶阳,这个道理一定要先想清楚。
这里我只想重点地谈一下在不同的季节里如何分析其病机,如何施用不同治法。
治病的方法很多,扶阳只是其中之一。但对于一年之中的不同季节,阳气在天地之间的盛衰与位置也不同,其处方用药也颇有季节规律可言。数年来,不少网友对我大.量用附子颇有微词,似乎我在滥用扶阳,在此也正好申述一下我的两个重要的从医观点。
若见阳虚则必需扶阳,不扶阳则邪气不能祛除。一般三阴体质才有扶阳的必要,三阳体质不需扶阳。
人体是阴与阳的平衡体。治病时,或者从阳引阴,或者从阴引阳,要在恢复其阴阳平衡。单纯扶阳不是治病的唯一手段。
这几年来,我一直在南方行医。通过大量的临床,我观察到夏季是需要用附子以扶阳的高峰期,至秋渐减,至冬则几乎用不起来了。这是我临床记录所观察的结果,说明季节不同,人体阳气的盛衰与位置也有所不同,因此,用药也必然会跟着疾病的变化而随证变化。
以下分析一下四季的用药体会。
春气属木,得水而生。水温即可生木。水不可过热,过热则水干而不能生木。木气不畅则一年之计不得调。木顺则弦中带根,不紧不滑,木郁于左则左升不畅而左关弦;木郁于右则横克脾土而右关弦;木陷于下则左尺必大且弦。随证治之,要在弦意减方效。凡治杂病时有辨证不得其法,我常自木气调之,要之在顺左升之气。用桂枝法合佛手散之属,其效尚佳。
夏气属火,得春之术气自然升发而旺。木易盛而伸展不得,则上化为相火,下陷于肾水。火当旺则顺其夏时之机,火不足则必生机不盛而长势不足。。上则为虚火, 左寸略大且浮;火升灼肺则右寸略大而浮。火亏下则为虚寒,其脉必左右尺沉软无力,或细而无力,此为火虚之正局。另外,还有正虚邪恋之证,其左右尺紧而有力。治此当扶真阳,用药不厌温热,但有少火壮火之别,临证当随意审之。四逆法、潜阳丹、封髓丹等均为常法。
秋气属金,当收当敛。秋气得长夏湿土之气而成其收气。金畏火,易辛凉甘味之剂以收之。金气不收,则右尺必浮大无根,且急以麦味收之。金气应秋而降。当今之世,木之左升者多旺而肺之右降者多不及。此与脾胃升降又自不同,宜细审之。收金之法,有清燥救肺汤,有麦味法,有承气法,更有李可引火之法等。但当以证审之,以意和之。
冬气属水,以藏为用,冬气能把肺金收敛之气藏之于下。冬气旺则藏机盛而内蕴左升之机。土克水而水旺士弱则能反侮之。故治水病多培土为法。水含离中之阴,而内又藏真阳之机。故水病必在离坎,不能舍离而求坎。不可舍坎而求离。今之世多见藏意不足而左升不旺,故右尺易大易浮。此为阳气藏之不固,久则必至左尺浮大,则下循环之升机必显不足。其治之在以小火温之,甘寒收之,重着敛之。其法多用桂附、地黄之辈。
啰霸哥温馨箴言:
四时之气,应时而动。医之为病,必宜审时而变,随节而化,则病可应手而医可中意。苟不知时节之变而以一法以胶柱之,则为含灵之残贼。为医者,不宜慎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