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毫不起眼的止咳良药,医圣张仲景很少用,但它的效果出奇的好

文 / 掌上医讯
2019-12-12 01:58

提到止咳,估计很多人都会想到一大串止咳良药,比如杏仁、麻黄、百合、百部、川贝母、款冬花等,不一而足;也会想到一大串止咳良方,比如麦门冬汤、甘草麻黄汤、百合固金汤、止嗽散等,数不胜数。然而,有一味毫不起眼的止咳中药,作用极佳,但是医圣张仲景却很少用它。

那么这个中药究竟是什么呢?它就是紫菀。紫菀这味药的止咳作用是相当强大的,而且适用于多种咳嗽,与一般的止咳药不太一样。大部分止咳中药对咳嗽的作用都比较单一,唯独这个紫菀对咳嗽的作用比较广泛。毫不谦虚的说,管你是什么咳嗽,都可以用紫菀。

对于紫菀的应用,其实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味苦温。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痿蹶,安五藏”。不难看出,在《神农本草经》中关于紫菀的第一个作用就是止咳。但是可惜的是,这味药在医圣张仲景手里却仅仅出场一次,那就是“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记载,“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这个咳嗽是属于外寒内饮的“寒咳”,而此处的紫菀主要是开泄肺郁、定咳降逆。

而对于紫菀的广泛运用是在宋代,《本草图经》《圣惠方》《圣济总录》等著名的本草、方剂学著作中,收录了很多有关紫菀止咳的方剂。自此之后,紫菀在止咳领域才算真正被肯定,也终于发挥出了它在止咳领域的实力。清代医学家程钟龄发明的治疗诸般咳嗽的止嗽散中,也有紫菀的身影。

而对于紫菀的妙用,乾隆御医黄元御曾这样说,紫菀“味苦、辛,入手太阴肺经。降气逆而止咳,平息贲而止喘”,指出了紫菀在止咳平喘方面的非凡实力。并进一步指出,紫菀“清金润肺,止咳定喘,而兼善敛血”,说明紫菀的应用领域还是比较广泛的。

清代医学家张德裕这样评价紫菀,“凡风寒外束,肺气壅塞,咳呛不爽,喘促哮吼,及气火燔灼,郁为肺痈,咳吐脓血,痰臭腥秽诸证,无不治之”,由此可见,紫菀的止咳作用是相当的广泛。为什么紫菀可以寒热通吃呢?张德裕进一步指出,“惟其温而不热,润而不燥,所以寒热皆宜,无所避忌”。所以,紫菀可以横扫冷咳、热咳、新咳、久咳、咳嗽痰多、劳伤咳血等各种咳疾。

当然,紫菀的作用远远不仅仅是止咳那么简单,黄元御指出,紫菀“开喉痹,通小便,定喘促,破息贲,止吐血,住便血,疗肺痈,行脓血”,可见紫菀在临床上的作用有多强大。不过,紫菀最佳的作用还是在于止咳平喘。尤其是与款冬花、百部、天门冬、麦门冬等中药搭配起来,效果更好。

紫菀这么好,现在的中医对它的认识又是怎样的呢?据《中华本草》记载,紫菀味苦、辛,性温,归肺经,具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咳的作用,适用于咳嗽、肺虚劳嗽、肺痿肺痈、咳吐脓血、小便不利等病证,一般用法为内服煎汤,常规剂量为4.5~10克,也可入丸散剂。

时隔千年,虽然在医圣张仲景时代,紫菀这个药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然而,随着后世医家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总算发现了紫菀的药用实力,现代很多咳嗽疾病,基本上很多老中医都会开上紫菀这味药,而且效果出奇的好。

来源:金兰中医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