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间皮瘤的中医综合治疗

文 / 中华中医网
2019-11-29 08:07

1、辨证论治

(1)痰热蕴结

主症:患侧胸部持续性疼痛、咳嗽、胸闷气短,发热,口苦,纳呆腹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热化痰,散结止痛。

方药:清气化痰汤加减。

(2)气滞血瘀

主症:胸胁满闷,患侧胸部持续性钝痛,急躁易怒,痛处固定、拒按、夜间加重,咳嗽气短。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脉涩。

治则:理气宽胸,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3)气血亏虚,痰瘀互结

主症:胸闷气短,患侧胸痛、胸廓塌陷,面色萎黄或芇白,神疲乏力,心悸头晕,纳呆腹胀,身体明显消瘦。舌质暗淡、有瘀点或瘀斑,苔腻,脉沉细无力。

治则:益气养血,祛痰化瘀。

方药:八珍汤加减。

2、单方验方

(1)胸膜瘤方:白及15g,天花粉15g,白芷10g,牙皂5g,金银花30g,乳香10g,半夏15g,川贝母10g,穿山甲10g,当归10g,甘草3g。水煎服。

(2)解毒消瘤汤:半枝莲30g,龙葵20g,草河车20g,北豆根10g,白花蛇舌草30g。水煎服。

(3)加味犀黄散:牛黄3g,麝香9g,乳香(去油)30g,人参30g,没药(去油)30g,山豆根30g,山慈姑30g,田三七30g。上药共为细末,胶囊装服,每服2~3g,每日2次,以黄酒送服。

(4)金佛止痛丸:主要药物为田七、元胡、白芍、佛手、姜黄等,具有活血行气,散结止痛之功效。对辨证属气滞血瘀的胸膜间皮瘤较适宜。本药为丸剂,每瓶5g,每盒6瓶,每次5~10g,每日2次。

(5)平消丹:主要成分为枳壳、炒干膝、五灵脂、郁金等,有攻坚破积、祛毒消肿之功用,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胸膜间皮瘤。本药为水丸,每服1.5~6g,每日3次,开水送服。

(6)复方紫参冲剂:主要组成有石见穿、丹参、鸡血藤、红花、当归等,诸药合用,清热散结、活血止痛,对痰热瘀结的胸膜间皮瘤较适宜。本药为冲剂,每袋22g,每次1袋,每日3次,服药期间忌恼怒、外感、忧伤。

3、其他疗法

(1)穴位封闭:选肺俞、膈俞、厥阴俞、期门、大包等穴,以1%普鲁卡因1ml,维生素B12 250mg。每穴注药2ml,每日1次,5~7日为1疗程。对胸膜间皮瘤之胸痛有较好的止痛作用。

(2)外敷:由炙猬皮、冰片、血竭、川芎、制乳香、制没药等中药组成,各研细末,混匀。使用前用酒、醋各半调成稠糊状,外敷疼痛处,每日换1次药。有明显的止痛作用。(肿瘤科主任医师 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