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中 桂枝 的使用

文 / 岐黄民间传承
2017-07-08 05:05

『最受欢迎的中医公众号

最具人气的中医公众号』

致力于中医尤其是中医民间的成长和传承

每天陪伴中医人成长

第 18期

作者 / 江永平

明尼苏达州针灸中药学院

编辑 /刘刚 ⊙校对 /冰无双

I导读: 桂枝自古就是中药中的一味要药。例如,《伤寒论》112方中有38个方子用到桂枝既显示桂枝在经方中的重要性,又因为绝大多数经方现今在临床中仍被广泛应用而突显桂枝的有效性。为了能更好的理解桂枝的功用,就有必要认真研究桂枝在诸如《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著作中的经典应用。本文研究桂枝在这两部著作中的应用。

桂枝的性味,挂枝味甘,辛,性温。根据四运五气原理,辛、甘属阳桂枝是一个纯阳中药。辛可以发散,甘可以温煦,性温可以助阳温运,所以桂枝不仅是一味发散表寒的药物同时还是治疗阳虚不足的药物。发散之中含有温运,温运之中含有发散。因为桂枝补益作用不是很强,所以不归属于补益药,但是因为它性温所以具有一定助阳作用。

一、助阳解表

由于桂枝的性温,一般用于外感风寒证。

1 外感风寒实证

证候: 外感风寒(以寒为主),营卫受阻。症状: 恶寒,发热,无汗,头身剧痛,脉浮紧(或数)。处方: 麻黄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 葛根汤,麻黄加术汤。

按语

所有以上方剂都包含麻黄和桂枝。既然麻黄性辛温,有很强的发散风寒的作用,为什么要和桂枝相须为用呢?其解释为桂枝不仅可外散风寒。还可助卫实表的功用。外感风寒属于实证。寒邪侵犯,营卫受阻,产生诸如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紧等明显症状。麻黄为发散风寒之峻药,但在此情况下,卫阳与营阴皆受照。单凭麻黄驱邪之功用(发散而不温通)不能解除郁阻。但桂枝通阳扶卫,温散寒邪,恰好可弥补麻黄之不足。

2 外感风寒表虚证

证候: 外寒风寒(以风为主),营卫失调。症状: 恶寒,发热,头痛,汗出,脉浮缓(或弱)。处方: 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

按语

麻黄汤证为风寒外袭,以寒为主:与之相比,桂枝汤证为风寒侵袭,以风为主。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普行,所以风邪袭表,易伤卫阳,使肌表开泄,致使病人汗出,脉缓(或弱)。此情况正与麻黄汤无汗,脉紧,痛剧相反。这也是桂枝汤证被视为虚证的原因。此虚证并非指本虚,而仅仅是与麻黄汤证对比,桂枝汤相对虚而言。既然肌表已开泄,诸如麻黄此类的解表竣品实不必要,而桂枝有解表助卫之功,用之适宜。总结以上外感风寒证,不论是风邪(开邪)为主,还是寒邪(闭阻)为主,卫阳皆伤,不能固护肌表。桂枝既能外散风寒,解除闭阻,又有温卫实表之功用,实为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和表虚证的有效药物。

二、助阳通经

1 寒凝经脉

证候: 寒凝经脉。症状: 关节肌肉疼痛,畏寒等。处方: 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当归四逆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麻黄加术汤。

按语

经脉为气血运行之通道,寒凝经脉,气血运行受阻,致使气血不能正常温煦和营养机体。此为实证,表现为疼痛和寒症。以上方剂均治疗寒凝经脉证。桂枝附子汤和甘草附子汤侧重于治疗阳虚证,当归四逆汤治疗血虚证,桂枝芍药知母汤和麻黄加术汤治疗风寒挟湿证(因为它们包含麻黄和桂枝)。桂枝之所以运用于这些方剂是因为它的温通经脉和助阳作用。

2 热郁经脉

证候: 热郁经脉。病机: 寒邪化热,或风湿热直接侵袭经脉。症状: 关节红肿热痛,触之觉热,发热,口渴,舌红等。处方: 白虎加桂枝汤。

按语

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桂枝是热药,却用于热证?答案是桂枝用在这里不是清热而是通经解郁。

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通经的寒凉药不能代替桂枝?答案是具有发散和行气作用最强的是辛味的药物,温通郁阻最强的是温药或热药。因此,象桂枝这样的温(或熟)药温经通络的最好药物。

第三个问题是桂枝作为温药,会不会阻碍清热?答案很明确是否定的。白虎加桂枝汤是白虎汤加桂枝。

此方剂最初见于《金匮要略》,清热药石膏和知母的数量是1斤(48克)和6两(18克),而桂枝的数量仅是三两(9克)。白虎汤是清热的寒凉峻方.但不能清除经脉郁阻。加入桂枝,此方剂不仅保持其清热功能,还增加了治疗经脉阻塞的作用。

三、助阳温补里虚

1 心阳虚证候: 心阳虚。症状: 心悸动,脉结代等。处方: 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加桂汤,炙甘草汤。

按语

在上述列举的方剂中,桂枝甘草汤治疗心阳虚引起的心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阳虚心不藏神的心悸;桂枝加桂汤治疗心阳虚损,肾中寒气上冲心胸所致的“奔豚气”;炙甘草汤治疗心阴和心阳不足引起的心悸动,脉结代。这些方剂中均为心阳虚且桂枝与甘草合用。根据《内经》“辛甘化阳”理论,将桂枝的辛甘温之性配伍甘草的甘味以温补心阳。可以说,桂枝甘草汤是典型的、基础的温补心阳的方剂,可惜现在的课本没有载入它和桂枝加桂汤。

2 脾阳虚

证候: 中焦虚寒。症状: 腹部抽掣而痛,时有发作,喜温喜按,倦怠。纳少等。处方: 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

按语

这两个方剂用来治疗脾脏“虚劳”,属虚寒证,主要症状为腹部抽掣而痛,时有发作。此证的治疗方法是建中补脾止痛。桂枝用于这两个方剂中,是因为它有健脾温散寒邪之功用。

3 肾阳虚

证候: 肾阳虚兼水气。症状: 少腹疼痛,短气,口渴伴尿频尿急,或小便困难,或浮肿。处方: 金匮肾气丸。

按语

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温化水气。桂枝在此方剂中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温补肾阳以强肾,二是通过温化功能以排泄水气。

四、助阳除里实

1 痰饮聚肺

证候: 痰饮聚肺。症状: 咳嗽伴痰少清晰,喘息,少气等。处方: 泽气汤,桂苓五味甘草汤。

按语

泽气汤治疗由于肺脾气虚痰饮聚肺引起的咳痰脉沉。桂苓五味甘草汤治疗咳痰,气从少腹上冲胸喉,手足不温,小便困难等。均由阳虚水气射肺引起。泽气汤中桂枝助肺阳温化痰饮,同样在桂苓五味甘草汤中,桂枝温化痰饮,助阳并抑制气逆。

2 痰阻胸阳

证候: 痰阻胸阳兼气滞。症状: 胸痛,胸及上腹部堵塞感,少气,气从气上冲胸感。处方: 枳实薤白桂枝汤。

按语

在此方剂中,桂枝助心阳,温化受阻之阳气与痰。

3 脾胃湿阻

证候: 湿阻脾胃兼脾胃阳气虚滞。症状: 恶心,呕吐,腹胀,肠鸣,短气,头晕等。处方: 苓桂术甘汤。

按语

在此方剂中,桂枝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温补脾胃阳气治其虚、令为温化脾胃聚集水湿及阻滞之阳气。

4 水聚膀胱

证候: 水聚膀胱失调。症状: 小便困难,口渴,或发热,饮水即吐,或头晕腹泻等。处方: 五苓散。

按语

五苓散的基本证候为水聚膀胱导致膀胱气阻,有或无外邪入侵。在此方剂中,桂枝助膀胱阳气。温水化气,并且著感外邪可驱除邪气。

五、血瘀下焦 ——温经汤

证候: 冲脉、任脉虚寒,兼下焦瘀血。症状: 少腹疼痛,易感,痛经,月经不调,或闭经,或不孕等。处方: 温经汤。

按语

在此方剂中,桂枝助阳,温散寒邪,温通血脉且通行血瘀。

六、 血瘀下焦 ——桂枝茯苓汤证

证候: 下焦血瘀。症状: 少腹肿块,闭经,或异常子宫出血,少腹疼痛等。处方: 桂枝茯苓汤。

按语

在此方中,桂枝通经络行瘀血。

七、血瘀下焦 ——桃核承气汤证

证候: 血热互结下焦。症状: 少腹急结,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舌红苔黄,脉沉涩。处方: 桃核承气汤。

按语

这就是血蓄下焦证。在此方中,桂枝可以活血化瘀。这就是桂枝用于治疗热证的另一种类型。机理与白虎加桂枝汤类似,桂枝不是用于清热而是用于祛瘀。而且,因为桂枝温心阳,温通经脉,所以桂枝是用于治疗心血郁结的很好药物。

结语

总而言之,因为桂枝味甘、辛,性温,决定了它可以助阳解表,助阳去里实,补阳虚(心I吁虚,脾阳虚,肾阳虚),助阳去邪实(痰饮、瘀血)。我衷心希望本文能为中医药发展和临床研究尽微薄之力。【岐黄民间传承(qhmjcc)编校发表,运营人号:lianshangpuying】

I 来源出处:本文摘自《仲景学术研究》第 457页。

I 版权声明: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