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乳腺癌患者的“疲劳”感

文 / 家庭中医药
2019-09-25 12:20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裴晓华 张双强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在很多大城市已经上升为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乳腺癌患者需要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关爱,从患者角度来讲,加强心理疏导,积极运动,加上正确合理的药物疗法,有利于乳腺癌患者的早日康复。

乳腺癌患者在治疗中往往容易出现疲劳、兴趣减弱及活动后耐力减退等表现,以上这些疲劳症状或感觉,被称为癌因性疲乏。除此之外,还有注意力不集中、失眠、肢体沉重、行动迟缓、易怒、易于悲伤等症状,这些已经成为乳腺癌患者往往最无法忍受的治疗副作用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社交活动,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心理负担。癌因性疲乏还与一些常见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疼痛等相互作用,增加了这些不适的严重程度,共同降低了患者的躯体功能水平,所以,减轻疲劳十分重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心理疏导,克服心理障碍

针对部分乳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家属应及时给予疏导。一方面,家人应多关注患者的需求,引导患者建立积极良好的心态,树立其正视自我、战胜疾病的信念;另一方面,转移她们的注意力,同时多从心理上安慰、关心患者。对于长时间出现抑郁、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专科进行心理治疗。

积极运动,减轻疲劳感觉

有氧运动有助于缓解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大肌肉群参加的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器官功能、调节患者负性情绪、减轻患者对疲乏症状控制的无助感。运动形式可以采取步行、跑步、骑自行车、登山、跳健身操等,以上这些都可以增加氧气的吸收和使用量,特别是针对中度疲劳患者,锻炼时间越长,疲劳感越轻。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可以降低心率,减轻疲乏,大幅度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睡眠,缓解呕吐、恐惧等,提高生存质量。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自己的身体实际情况,控制好运动的强度和频率,同时避免运动时意外的发生。

早睡早起,平静心情

良好的睡眠是缓解疲劳的有效方式,建议患者养成早起早睡的好习惯,如果难以入睡,睡前也可适当进行有氧活动,或通过听轻音乐来帮助入睡。患者在日常应尽量做轻松的事情,看书、听音乐、拜访亲友、烹调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有助于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得到家人和朋友赞美的同时也缓解了紧张的情绪,疲劳感也会大大减轻。

针灸推拿消疲劳,治淋巴水肿有特色

针灸所具有的疏通气血、调理阴阳的作用,同样可以用来治疗患者的疲劳感,如百会穴可醒脑开窍、平肝潜阳,可以通过每天按摩百会穴来治疗疲劳;足三里可健脾益气、增强机体免疫力,是保健要穴,“一切病皆灸足三里”“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这些保健谚语对乳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同样适用。

对于一些出现了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可选用中医外治疗法,采用传统的中医外治疗法,能够疏通气血、祛瘀生新、利水消肿,可明显改善患侧上肢水肿和活动障碍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药治疗

如要选择中药治疗,应服用能够补气健脾的药物,如人参、黄芪、白术等,代表方如补中益气汤加减;另外,针对疲劳感,防己黄芪汤也有较好疗效,该方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首见于《痉湿暍》篇:“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防己黄芪汤是益气利水的代表方,由防己、黄芪、白术、甘草 4 味药组成,用法中加入了生姜、大枣。该方补气除湿利水,祛风散邪固表,标本兼顾,体现了消补兼施之法。乳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身重等水湿为患的病症,可使用防己黄芪汤治疗,且针对湿重、身重等症状,效如桴鼓,疗效显著。

此外,还可通过教育、咨询等方式,或采取针对疲乏病因的其他干预方式。当然,如果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恶心、呕吐、失眠或长时间的活动无力等症状,应当积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免延误病情或加重患者的疲劳感。建议患者选用自己感兴趣的运动方式,避免过度运动,专家建议,运动心率控制在(170- 年龄)、身体微微出汗即可,次日醒来后精神良好、不觉得累为佳。总之,应制定科学、有效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治疗。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零售价:RMB16元

邮发代号:82-654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编辑:秀泷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