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大咖披露“最实用”就医要诀,值得每个人收藏!

文 / 医林百晓生
2019-09-21 13:33

人们看病时最怕两件事:一是看不好病;二是花冤枉钱。

天朝近年来医疗水平提高得非常快,因此治不好病已经不是主要问题,反倒是整个医疗系统被推向市场后从业者变得一切向钱看,花冤枉钱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所以,医患之间的不信任也好、纠纷也好、甚至医闹也好,跟医疗水平没啥关系,跟人的素质也没啥关系,都是钱闹的。

所以,今天所说的看病要诀,其实也是省钱的要诀。

一、看病尽量选择公立医院,选私立医院要谨慎。

公立医院是国家为了群众的基础医疗服务而设,不仅综合水平高而且相对规范,无论是服务质量和收费标准都有比较严格的监管,即便有了纠纷,也不至于卷钱跑路;而私立医院则是作为对基础医疗系统的补充而设,他们的收费更加“灵活”,更加强调服务质量,比如涉及个人隐私的一些疾病,似乎他们会保护得更好一些,但就医疗水平而言多半乏善可陈。公立医院治不好的病,私立医院更没戏。

当然也有些例外,比如现在有许多大牌医生下海创业,同样具有很高的水平,但这改变不了目前的基本格局。

从信任的程度和范围来看,到公立医院看病就相当于选庙烧香,去私立医院看病相当于选和尚听经,而如果是选择私人医院或者诊所,那基本上就相当于皈依了。

二、所有“世界领先”的疗法不一定管用,但一定贵。

目前医学界对于多数重大疾病都有一套比较稳定的治疗方法,整体的治愈率和有效率比从前提高了很多,但还是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对于终末期的病人来说,求生的本能会促使着他们去四处寻找“世界领先”的疗法,而市场也会应运而生许多“世界领先”,但绝境里的人们并不知道,这些“世界领先”的治疗手段真正领先的都是价格,而不是疗效。

魏则西事件就是个很好的反面例子,它清晰地提示我们:盲目尝试新的疗法其实是在赌,虽说花点钱去买个希望本身无可厚非,但若这个代价是倾家荡产,那就常常意味着悲剧。

要取得稳定的疗效,一定要用成熟的办法。

三、病情复杂难以抉择时,多看几个专家再做决定。

首先明确一点:病情复杂和病情危重是两个概念。

在目前的医疗状况下,病情危重的患者出路越来越窄,但是病情复杂者却是个例外,这主要是因为此类病人初治时回旋余地还比较大,身体状况好,而且经费尚足。

导致这个现状的原因很多,主要还是体制的问题。要知道人性是经不住拷问的,在金钱的诱惑下任何商人都会宰客,哪怕这商人是医生变的。

比如一个肺癌患者,外科医生建议你手术,而内科医生建议你化疗,该怎么办?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多看几个医生,找不同专业的专家会诊,多听听大家的意见,目前有许多付费的网上医疗咨询也可以选择。你咨询的人越多,就越容易听到真话,也就会少走弯路。这个原则无论是对中医还是西医都适用。

再多说一句:关于中医和西医之争现在越来越火爆,普通人别去跟着瞎掺合,不过,如果真有了问题仍建议先去看西医。

别问为什么,这样做多半不吃亏。

四、抓住医生说话的要点。

许多人喜欢跟医生探讨病情,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心疑,但对治疗却没有太大帮助。跟医生谈话的目的主要是获取治疗的相关信息,所以一定要注意抓要点,比如选择什么治疗方式,选择什么药物等等。

不要拿其他医生的意见跟眼前的医生讨论,更不要把你在网上获取的信息(百度看病)来找医生寻求验证。这倒不是因为怕医生没耐心,而是因为你跟医生的医疗知识储备相差太大,常常是费了半天劲儿也还是一知半解。

与医生交流,你的第一个任务是输出信息,这信息输出得越全面、越简明,看病的效率就越高;然后你需要收获信息,主要是医生的结论和处理意见,这部分内容其实不多,一般都是在医生谈话的最后几句,一定要把它们记住。

打个比方,如果门诊挂号费是100块钱,那么医生的最后几句话至少值90块钱。

五、网上看病很省事,但不能图省事。

看病时医生需要了解很多内容,比如你的主诉、病史、以往治疗情况、以往的身体状况、查体情况、各项检查检验报告、影像学资料等等。这些资料准备得越详细,看病的效果就越好。

网上看病只是把看病的过程网络化,对资料的需求是一样的,同时还有一个最大的弊端:没法查体,所以就更应该准备好各种的资料以提高就诊效果。

不要随便往医生朋友的微信里发一张化验单就问人家该用什么药,那不是看病,是玩命。

六、不是所有的病都需要去大医院。

我们说大医院的医生水平高,更多的是体现在对于疑难杂症的处理上,而对于常见病和多发病,他们比基层医院其实没有太大优势。

同时很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所遇到的多数疾病都不是大病。

目前在县级和地级医院可以稳定完成90%以上的疾病诊疗,真正需要上级医院会诊的情况并不多。对于某些基层更常见的疾病,“下级”医院的水平还可能更丰富些(比如有机磷中毒)。

不要咳嗽两声就想去找钟南山,得个胆结石就想去找黄志强……这种心情虽然可以理解,但实际上毫无必要,纯属浪费医疗资源。

而且,你多半也根本找不到他们。

七、客观评估医生的名气和实力。

看病时我们都想找一个名气大的医生,但有一点你要清楚:医生名气最大的时候常常不是其业务水平的巅峰时期。

对内科医生来说,医疗水平的提高不仅来自于临床经验的积累,还来自于良好的学习能力,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能力会越来越差;对外科医生来说情况会更残酷一些,手术能力不仅需要积累和学习,还需要体力和眼神。所以,内科医生的职业生涯总是要比外科医生长一些。

按照这个规律,医生是越老越成熟的,但是不能太老,外科尤其如此。就像今天的林丹,虽说他的技术和经验都独步天下,但就是因为体能的下降,他经常被年轻的球员打得满地跑。

现在据说还有90多岁高龄的外科医生在台上施展手术神技的,这种事情听听就算了,千万别当真。

八、关键时刻,一定要信任你的医生。

治病就像打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在治疗过程会遇到很多问题,你时常会发现医生的处理与你的认知有出入,疑惑自然难免:医生给我用了A药而没有用B药,是不是A药的回扣更多?医生让我做的这个检查这么贵,真的有用吗?医生建议我转科,是不是不想管我了……

这些情况既常见又难办,最简单的处理方法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坦诚地向医生表达你的想法。即便是心有疑虑,也要尽量说在当面,保持充分的沟通,这比录音笔和针孔摄像机的效果要好得多。

不要在你的医生面前抱怨以前的医生,更不要在你的医生面前展示其他医生的高明……这些为人处事的小瑕疵,稍不留神就会演变成影响生命转归的大事件。

危机时刻,只有充分的信任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医护人员的斗志,也才有可能取得最好的结果。“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兵法是这样,治病也是这样。

九、争取跟你的医生交个朋友。

自古以来医患之间都是个相爱相杀的关系,虽然医者嘴上总是说要以消灭疾病为最终目标,但如果真的世上没有了疾病,第一个被消灭的就是他们。

尽管现实情况很尴尬,但还是要想办法跟他们交个朋友。

在一般的医疗环境下,有个医生朋友只不过多一点方便;而在天朝目前的医疗环境下,有个医生朋友可以说是弥足珍贵!因为他们的建议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也就是会让你省很多的钱。

他们也许会有点敏感,有点傲气,甚至有点不近人情,比如请他吃饭请不出来,给他发信息经常不回,打电话更是时常没人接……但你要记住:他们也是人!都是普通人!只要你真的把他们当朋友,一切就都不是问题。

实在不行,还可以给医林百晓生留言,没准我能帮你想想办法。

以上内容是医家多年的经验总结,这里一一列出,仅供各位看官参考。需要郑重指出的是:本文所涉及的范围均是指国内,国外的医疗机构与我们有很大的区别,切不可对号入座。

当然如果各位一定要去了解两者间的区别,倒是可以去网上搜索一下。鉴于当前现状和医林百晓生的个人地位,这里就不再啰嗦了。

因为没法比,也不敢比。

好文共赏

独家|江凤林:现在,我的脸上全都是“斯文人”的口水!

任正非两次癌症都没事,乔布斯得一次就死了!原因发人深省……关于瑜伽的几个冷知识,看完了我就问一句:你还想练吗?癌症了到底该怎么活?专家一阵咆哮,患者泪中带笑急救很难学?专家指点:记住这句话,你就跟医生没两样。
“纱布门”、“疫苗门”、“假药门”……透过“门”缝看山东医院内部人员的看病“特权”,外人无缘享用
医疗圈里的潜规则,看看你知道几个?

“医林百晓生”为公益平台,商务勿扰。

Freemedicine

点击文章题目下“医林百晓生”几个蓝色字体或者识别下方二维码均可关注。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文内图片自网络,一并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