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自有大气象

文 / 答摩健康
2019-09-04 16:19
"

我们现在常说:要有文化自信。但文化自信从哪里来?


中医是文化医学,流淌着中华文明的血液,生于斯,长于斯。我们可以通过回望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在广阔的文化环境下考察中医。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了解中医,深入了解自己的文明、自己文化的亮点。这应该是建立起中华文化自信的途径之一。

整个《中医文化必修课》,都在讲文化与中医的关系。

这里,我们对整个课程做一次大回顾。

一、中 西 文 化

课程第一个版块,从中、西医各自的文化背景出发,来谈中、西医各自的擅长、特点、关注的不同层面,以及各自的发展走向。

比如关注的层面,我们可以借用中医「形、气、神」理念来作比喻:

如果说,西医更关注形的层面;那么,中医更关注的是气的层面。而神,中西医都有关注,但各自走向又有不同。

中医自有大气象

这表现在,虽然西医有心理学、有内外妇儿科,但因受到心物二元论哲学观的影响,西医走的路,趋向于形神分离。我们看到的是,有心理问题,去看心理医生;有身体问题就找内、外、妇、儿科医生。治疗身体的医生和治疗心理的医生在临床操作时联系度并不大,各自独立性较强。

而中医,哲学背景是形气神一体观,从化生来看:形可化气,气可化神;从统御来看:神可御气,气可御形。这些观念,常常落实到治疗与养生的实际操作中。可见,中医更注重形气神的内在关联,关注的层面更丰富。

有了比较,才容易有鉴别。当与外来文化比较,才更容易发现自身文化的亮点与优势。

现在,认识世界的方式大大增加,人们眼界大开,越来越感受到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复杂变化。人们已从最初对西方还原论方式取得炫目成功的惊讶中逐渐冷静下来,并不断反思,然后发现:那种线性的、简单的、分割的、静态的思维,是难以完全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

医学研究的是人体,而人体正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这就带来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该如何从文化的角度看待中医?看待中医的科学性、或者说合理性?

既然西方还原论思维无法完全认识复杂世界的所有层面,因此,以还原论思维作为判断一个学科或一种思维方式是否科学、是否合理的标准,其不合理性显而易见。

基于世界的复杂性,研究非线性系统的复杂性科学由此产生。科学界已出现了一股从「物质实体论」 往 「关系实在论」 过渡的思潮。科学方法也由注重分析向注重综合过渡,并且形成潮流。这股潮流,刚好与中国传统思维方法论形成共鸣,因为,中国传统思维的研究对象,正是以中医为代表的古代复杂性学科。

朱清时院士认为:「近一二十年,人们理解到原来复杂性科学不能用还原论的方法,还得用中医这种宏观、整体的思维方法,还得经过反复实践、形成经验、经过直觉或顿悟上升到概念或理论,这些概念或理论再到实践中去验证或修改,然后实践证明他的正确性。这种思维方式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特别是对复杂性事物。」

朱院士的话,一语道破了中华传统思维方式在复杂性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医思维,在现代复杂性科学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也日渐凸显。

所以,中医的发展,不应该被现代医学之类的理论、方法所异化或全面取代。而应该在透彻了解中医内涵的基础上,以提高疗效为前提,与复杂性科学相互借鉴,沿着自身发展逻辑,逐渐演进,由此完成中医自身的创造性发展。

不少人认为,中医的价值在于临床效应。是的。但其实,中医学的价值还在于,拥有与西方文化不一样的视野、视角。也就是说,面对医学对象,中、西医认识的方法不同,所以看到的规律不尽相同,或者说看到的是规律的不同层面或侧面。中医的视野或视角,同样对西方文化中的各学科有所启发。这也是中医或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所在。也只有当我们了解这种视野、视角,文化自信才会油然生起。


二、中国医学发展史

课程的第二个版块,讲的是在中华文明背景下,浓缩版的中国医学发展史。

中医学的发展,就现存资料看,《黄帝内经》应该是中医学发展的第一座高峰。我们的音频课程,也选取了《黄帝内经》中跟中医大观念、大框架、价值取向以及与养生关联较大的部分内容来讲,方便大家体会、了解,中医构建采取的正是天地人合一的大格局。

跟着就是中医各个时期的发展。

这部分内容,我们以朝代来划分。每一阶段,医学的进步发展都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有着莫大联系。

首先,我们展现了以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为代表的中医学的奠基时代。

跟着我们以文化背景、医学著作、事件、人物为线索,带大家了解,隋唐时期中医学的深化发展阶段,宋金元时期中医学术的争鸣阶段,以及明清时期中医学走向成熟与集大成的阶段。

同时,为了兼顾中医发展的标志性与趣味性,我们也选取了有代表意义的大医家事迹,更具体直观地展现中医学的发展历程。

近现代,西学东渐。中医学接受西方医学挑战的同时,也借鉴了西方医学的一些理念与手段。于是呈现出中西汇通、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中医教材白话化的现象。中医诊治疾病,也在自身辨病、辨证的基础上,参考现代医学的病名与诊断,临床领域跟视野也随之扩大。

近现代中医学的发展,可以说有得有失。得与失,我们在讲课内容中都做过一些点评。


三、中医学哲学观念

下来我们讨论了以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为代表的中医学哲学观念。

「哲学」这个词是个外来语。哲学探讨的是自然科学跟社会科学的最一般规律。套用古代术语,哲学近似于东方文化中探讨天地自然的本然,探讨天地自然大规律的「道」。

中华文化为什么论道?一句话:「推天道以明人事」。换成对医学领域的表达,就是「推天道以明医事」。

宇宙包含无限多现象,有着错综复杂的层面和关系。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自然观,决定了东西方人对这些现象的审视方式也不同。

之前讲过:中华混元一体的元整体观念,很容易催生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价值取向。中西医的特征由此分明:中医学是以道统理,以理证道,是道器合一的学问。而西方医学,是只研究「器」的学问。

以「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大视野,来把握元整体的自然性、丰富性、联系性以及无穷变易性,最佳的审视形式,就是中华文化的各种思维方式。

当今中医的发展,其中某些内涵的失真,多半出于对还原论思维方法的过分依赖,对「道器合一」的中医学科形态的轻忽与误解。

更因为:中医道与理相贯,蕴藏的思维方式深阔如海。现代人,思维习惯上多半只认具体的细致而微的理,却不熟悉天地自然之道,才由此认为:中医学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学问。

中医自有大气象

因此,实在有必要审视、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正是由于中学有物理、化学、生物这些基础课程做铺垫,我们接受西医、学习西医才相对容易。

但是,中医有相应的文化教育作铺垫吗?关于《周易》、《道德经》、《孙子兵法》、《论语》这些中华文明的经典,我们学过哪一本,甚至是哪几句?以至天干地支不懂,乾坤天地不知,难道我泱泱文明古国,竟没有自己的文化与文明可教么?

如果大家在中小学就接受过阴阳、五行、易经等中国古文化的启蒙教育,现代人理解中医还会那么难吗?作为本国文化有机部分的中医,学习时竟然让人产生了文化隔阂感,岂非怪事?

不难看出,说不清、道不明的不是古人,而是今人学有未逮。以今天的浅薄之见,难以明了古人的智慧。将深阔如海的中医,一味程式化、简单化。将生动灵活、气象万千的天人之道,仅仅理解为格式化的知识体系,或是仅供熟练操作的术和技。

以现代人的思路审判古人的思维,以西医模式规范中医,以研究物体的方法研究活生生的人,几乎成了业界时尚。

中医,是中华文化软实力的代表。但如果中华文化都在日渐萎缩,中医本身也都不太「中」了,那中医还如何作代表?这个问题,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反思。


四、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下一个版块,讲的是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中国古代,选择哪些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本质上是文化选择。

农耕文明,对自然充满依赖,必然产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观念。注重自然万物与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运动变化与和谐统一。由此,逐渐形成整体思维、变易思维与中和思维。而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又为这种观念与思维提供了哲学基础。

古代的自然科学领域,比如农业、天文、地理、气象、中医等,为这些思维方式提供了用武之地,也提供了其发展的营养,使之逐渐丰富完善。在人类思维领域中,自然融合了感性与理性、形象与抽象、主观与客观,彼此有机统一,互为补充。形成了中华文化下自身的科学源流。

从「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大视野来把握元整体的自然性、丰富性和联系性,最有代表性的审视形式就是象思维。

从象思维的视点出发,观察到的现象层面,自然与从还原论实体思维视点出发有所不同,所得更是不尽相同。

可见,生存方式决定文化观念,文化观念又决定着价值取向,从而产生对世界不同的感悟方式。

五、诸 子 百 家

下来,是诸子百家版块:诸子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天道」与「人道」的关系,于是有了多姿多彩的百家争鸣。

中医学探讨的,正是典型的「天人之道」的学问。百家学说融入医家,既丰富了医家理论体系,也指导了相关实践。

这部分内容扩展了我们对中医学的认识,更拓展深化了我们对中华文明的认识。

教学中,一直喜欢以易经、道家、兵家、佛家、儒家、玄学、天文、气象、农业、艺术、武术等领域的观念、原理来解释中医。这比单纯从教材知识教学,要得心应手得多。当然,也比教材原味得多。

六、中医学的实际内容

再下来,是中医学的实际内容。主要包括了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神、体质病因、诊断、中药、方剂、针灸、养生、治则等,既是实用知识,也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这部分,主要围绕哲思性、文化性、趣味性和实用性来展开。

讲这些内容,结合以上讲到的各种观念和思维方式,通过象思维来贯通讲解。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和临床实践,特征就在于「意象」。课程中谈到了气之象、阴阳象、五行象、八卦象、藏象、经络象、病因象、诊断象、药之象和方之象等等。

中医自有大气象

象与象之间相连相接、相扣相叠、相映相衬,呈现出中医厚重实用又意趣盎然的「象世界」,足见其妙理纷呈、博大精深。

在这个「象世界」中,灵魂就在于观物取象、触类而通,方式在于推演络绎,目的都是为了能够观象明理、得象悟道、以意为法、法象而行。

医学史上的大医,都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图注八十一难经》徐昂序里说:「徒通乎医者,庸人也;兼通乎儒者,明医也。」

这里的「儒」,指具备传统文化素养和思维方式的人。这些人在把握中医学、理、术、技的基础上,凭借其深厚学养,对「道」有着深刻感知与妙悟,是得「道」之人。

近代名医秦伯未曾说:「医非学养深者不足以鸣世」。学养,可以说是为医者体道运真,更上一层楼的基础。

因此,中医药要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做贡献,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做」。由是,走出误区,把握中医本真,开拓临床视野就成为必需。

国人,尤其是中医人本身素质提高,恢复自信就十分重要

而古文化知识的充实,思维方式的引导,原味中医的体悟,中医元神的寻回也很有必要。

开设《中医文化必修课》,正是这种顺应。

任何一个学科,都有着自身发展的规律和动力源头。中医,是「道器合一」的丰富医学,要寻回自己文化之根,也应该有「执大象,天下往」的气度、学养和体悟力,上下求索,开拓出学科未来发展的海阔天空之气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