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年画展在柏林举行

文 / 环球网国际
2019-08-16 19:33

张谦老师给德国教授讲解年画起源

应德国中华文化促进会刘代铨会长邀请,兰州大学尚竑教授、张谦助理教授,将多年收集整理的一批中国民间木板年画带到了德国,8月15日在柏林艺术学院举办了一场题为“我和我的祖国一一中国传统木版年画展”。展览旨在让西方观众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并加强东西方艺木交流。据悉,两位艺术家长期致力于民间艺术研究及推广,这次活动使德国学者和海外华侨、留学生能够更直接地接触、观赏到中国的民间传统木版年画。从而激起了解东方艺术的兴趣。

参观展览的中德学者、华侨华人及留学生。

木板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形式,其发展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 具有的较高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在中国农耕时代,木板年画往往是广大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生活知识教育、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工具。木版年画所涉及的历史、宗教、神话、传说、小说、生产、风光、戏曲、自然、游戏、节庆和社会生活之广阔,可谓无所不包。是中国社会的历史、生活、信仰和风俗的反映。作为体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民间艺术样式,木板年画历来被学者所重视。被称为“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中国木板年画在汉代就有最早记载。唐代以后得到成熟发展、宋代市民文化及文人画的发展都大大促进了木版年画题材的繁荣,到了清代中晚期,民间年画达到了鼎盛阶段。木板年画在近几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包括对古版年画作品的保护及发掘,一些民间艺人受到国家及各相关学术机构的资助从而有兴趣继续从事艺术创作。

“我和我的祖国”--年画展览现场及海报

木板年画是一种民间木刻版画艺术,其特殊的制作工艺伴随着刻板印刷引入画界,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整体来说,年画生产分绘画、雕刻、印刷、装裱等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极为精细准确。做法随着不同的地域有所区别,有以刻印为主(潍坊年画),也有以手绘为主(绵竹年画)。随着年画的广泛发行,制作工艺逐步发展为全部木版彩色套印,形成了绘、刻、印、裱等专业分工。一般是先将画稿勾出黑线稿,贴到刨平的梨木或棠木板上,雕刻出主线版。待印出主线稿后,再分别不同颜色,刻出色版,套色印刷,最后修版装裱而成。 年画在中国有二十多个知名产地, 本次展览展出的中国山东潍县,山西绛州及湖南滩头等三地的木板年画可谓其中的代表。题材包括民间诸神、故事戏文,娃娃仕女等几大类,许多作品都是民间年画中的经典。这次活动在德国学者、海外华侨及留学生中反响强烈,一些旅居国外的华人为能够更直接地接触、观赏到这些传统艺术而感到兴奋,这些儿时曾熟悉的作品又激起了他们对美好往事的记忆并倍感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