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对中医爱答不理,明天中医让你高攀不起!

文 / 国易堂中医
2019-07-31 21:24

导读:我们不重视的中医,外国人却当做宝贝。中医未来发展的土壤究竟在哪?

世界人口的80%,用中医治病

你还活在蓬头垢面奔向机场的大妈背着的中草药,却被外国警察当成了毒药的年代吗?中国传统医学的惶恐年代其实早已经过去了,中医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说出来会让你不可思议。

还记得奥运会上拔火罐的菲尔普斯吗,当时就成了头条新闻,中国的传统中医疗法一时风靡于运动圈。

几天前还看到上海一家宠物医院专门开设中医疗法针灸艾熏,四年多治疗了2000只猫猫狗狗。这大大降低了西药带来的副作用,减轻了慢性病给老龄宠物带来的痛苦。

从治人到治动物,从不被认可到现在国际大范围的推广。

▲被针灸治疗的宠物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在全世界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占世界总人口的80%。单是欧洲中医师、针灸师就有12万之多,针灸、植物药的运用及中医医师执业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取得了合法地位。

全世界70多个国家制订了草药法规,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有各种类型的传统医药机构。据不完全统计,国外的中医药从业人员有几十万人,国际上中医药从业人员大约30万一50万人。

英国、加拿大目前分别约有3000家中医和针灸诊所,澳大利亚现有4000多家。在欧洲,包括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和荷兰,大约每15000人中就有1家中医或针灸诊所。

在美国的洛杉矶目前正式注册的中医诊所已有1860家,可见国外的中医普及程度。说起中医,它并不是一开始就被外国接受,而是经过了漫长的流言蜚语才能有今天的位置。

中医的出国之旅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

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在20世纪之前,中医药在欧洲传播,传教士是最为主要的中介群体,主要以书刊为主。

此后法国、德国、波兰等来华传教士纷纷出版了介绍中医的著述,如波兰耶稣会来华传教士卜弥格在1643年来到中国,在华期间,他选择了部分中医理论、脉学与药物学知识编撰成书,并在欧洲陆续出版。

1656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用当时欧洲医学通用的拉丁语出版,引起各国重视,这是欧洲介绍中国本草最早的图书文献。

针灸——麻醉分娩纪录片,把它推向世界

1945年,意大利第一个针灸研究所,在都灵的玛丽亚维多利亚医院开设了第一个针灸临床治疗业务,自此针灸开始进入意大利医疗系统。

从利玛窦的1615年开始介绍中医到1 945年针灸进入意大利临床应用,这个过程用了330年。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访问期间尼克松一行被安排参观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参观针刺麻醉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技术。

他们目睹了中医针灸的神奇,记者的报道引起了西方世界的广泛兴趣,意大利国家电视台向中国外交部提出要求拍一部有关中国题材的纪录片。

并派出当时欧洲著名的“新现实主义”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一行四人,于1972年5月13日来到中国。

▲安东尼奥尼

历时22天拍摄了一部长达3小时50分钟的纪录片《中国》,而影片中最为人关注的就是摄像机记录下了妇产科医院的一幕,年轻的妇科医生为一名35岁临产孕妇运用针刺麻醉进行剖腹产的全过程。

针刺时的进针穴位,女医生的手指动作,被针刺的妇女在手术前后的所有身体细节,直至手术完毕,一个带血的婴儿从母体中诞出。

▲纪录片《中国》剧照

这个纪录片的产生是中国把针灸麻醉推向世界的途径之一,是中国官方借助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满足西方观众的眼睛和心理,从而提供一场“世界影响”的有关针刺麻醉的表演。

在《中外医学交流史》一书有介绍说,当时意大利都灵大学有一位教授,名叫罗西亚,1968年就开始研究针灸术,1971年把针灸应用于口腔科临床。

中国针灸麻醉获得成功的消息传到欧洲以后,他专程到中国学习针灸麻醉术,回国后继续进行临床实践,终于获得成功。

据1973年初统计,他已完成200多例拔牙手术和50多例其他手术,他当时针灸麻醉所用的钢针就是上海生产的不锈钢针。

虽然电影的介入完全是一个“阴差阳错”的意外收获,但它为21世纪中医药在世界的推广战略以深刻的启发。

刮痧——曾被当做虐待儿童的困境

刮痧疗法早在明代医学家张凤逵的《伤暑全书》中就提到,毒邪由皮毛而入的话。就可以阻塞人体的脉络,阻塞气血,使气血流通不畅,毒邪由口鼻吸入的时候,就阻塞络脉,使络脉的气血不通。

2001年由郑晓龙指导拍摄,蒋雯丽、梁家辉、朱迅主演的《刮痧》,故事发生在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畔的城市圣路易斯,男主来美八年,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但是随后降临的一件意外却使男主梦中惊醒。

五岁的儿子闹肚子发烧,在家的爷爷因为看不懂药品上的英文说明,便用中国民间流传的刮痧疗法给孙子治病,而这却成了儿子丹尼斯的一次意外事故,也成为了父亲虐待孩子的证据。

法庭上,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证人和证词,使男主百口莫辩,而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理论又无法解释通过口耳相传的经验中医学,面对控方律师对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规范的"全新解释", 一家人频临崩溃的边缘。

▲《刮痧》剧照

这样的故事其实一点也不戏剧性,而是真实地把那个年代中医治疗对于移民国外的华人来说的重要性和不被理解诠释了出来。

恐怕现在那些在美国华人中医馆做刮痧的人,再也不会觉得自己正在被虐待了,中医当初被拒绝的有多激烈,现在就被接受的多彻底。

▲《刮痧》剧照

推拿——让盲人有尊严的活着

古代称推拿为按摩、按乔,在还没有中药汤剂给人治病的时候,就已有用推拿的方法给人治病,推拿技术发展到今天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隋唐时期,甚至出现了按摩博士、按摩师等职位。

大街上随处可见的盲人按摩院很多,要得心应手地运用推拿技术不仅要了解西医医学中人体骨骼、血脉、肌肉的解剖,还要掌握中医经络学说,牢记各个穴位的位置。

"治病必求其本"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也是推拿治病的根本原则。

▲《幸福时光》中董洁饰演的盲人推拿师

2014年根据毕飞宇同名小说改编,由娄烨指导,郭晓冬、梅婷等主演的电影《推拿》上映。该片聚焦了中国盲人这一特殊的群体,故事的地点也是中国盲人群体最为熟悉的地方——推拿诊所。

“推拿”,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盲人群体的困境,让他们更加有尊严的活着,依靠自己的双手来获得成果。

此片最终获得了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首映且在该电影节上入围主竞赛单元金熊奖,和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上获得最佳剧情片。

再不看中医,以后就没得看了

目前国外已有多所正规大学设有中医系或中医专业,例如悉尼科技大学、澳大利亚针灸学院、新南威尔斯州理疗学院等大学,泰国的华侨崇圣大学,以及英国的伦敦中医大学,奥地利李时珍中医大学。

美国有80多所中医学院,每年有2000多毕业生,规模较大的学校如新英格兰针灸学院、太平洋中医学院、美洲中医学院等,欧盟有20多所西医大学设立了中医课程,中医教学机构有300多所。

在以前人们稍有点感冒就马不停蹄的跑去诊所吃西药、打针、挂点滴,而不愿意喝一碗中药,更别提拔火罐、针灸、推拿等这些中医疗法都是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的治疗才能起到效果。

在这个快餐化的社会人们已经越来越倾向于快马加鞭的生活,除非真的遇到了疑难杂症西医治不好的才来寻找中医的治疗。

据一份报告显示,澳洲政府对针灸在澳洲的发展情况作了统计,结果显示,在澳大利亚,如果你去看病,有百分之七十的医生,在给你治疗以后,会向你推荐,以后可以去做针灸调理。

这个数字是十分惊人的,我们试想一下,在我们的国家,你去看西医的时候,有多少西医会推荐你再去看看中医调理一下?在澳大利亚,这个比例是百分之七十。

讲真,再不抓紧看中医,好的中医就要流失国外了。

在旧社会,师带徒的方法因人而异,大致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老师采用浅显的读物,如《汤头歌》、《药性赋》、《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等教材,向学生进行讲授,并要求记诵。

据我了解,凡是用这种教材的老师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偏重传授自己的经验为主,而对《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的讲授,则重视不够。因此,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侧重于临床,而忽于理论方面的研究。

第二种,与以上正好相反,老师在启蒙教学阶段,就以四部经典著作开始。他们的主张,和《千金方·大医习业一》的精神遥相呼应。所以,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地讲,理论水平较高,而且基础也打得牢固,有发展的潜力,故被历代医家所拥护。

清代的医学大师徐灵胎,在《慎疾刍言》一文中指出:“一切道术,必有本源,未有目不睹汉唐以前之书,徒记时尚之药数种,而可为医者。”他说的汉唐以前之书,指的是《内》、《难》等经典著作。可见,徐氏也主张先学经典著作为学医的根本。

我是怎样学起中医来的呢?

因为我体弱多病,经常延医服药,而接近了中医,并以此因缘加入了中医队伍。我的学医老师,在营口行医为主,他收了三个徒弟,我的年纪为最小。当时我学的中医课程,现在回忆起来,大体上分为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治疗两个阶段,共花费了六年的时间。

在理论基础阶段,学了张、马合著的《黄帝内经》、《本草三家注》以及《注解伤寒论》和《金匮心典》等著作。

由于我曾读过几年私垫,古文有点基础,所以,文字方面的困难不大。但对老师所讲的医理方面,就存在很大的难题。记得有一次老师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的内容时,尽管老师讲得眉飞色舞,而我却象腾云驾雾一样了。对中医理论基础,我学了整整三年。虽然对一些问题还有些朦胧,但把一些经典著作系统地学了一遍,这就对进一步学习中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算是很大的收获。

学到第四年,老师为我讲授了《医宗金鉴》中的临床课程,如"杂病心法要诀"、"妇科心法要诀"和"幼科心法要诀"等。由于这些内容是用歌诀格式编写的,因之老师要求一边学一边背,直到背得滚瓜烂熟时为止。背书对我来说虽不陌生,但它很压人,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每天早起晚睡付出辛勤劳动。

关于背书的问题,历来也有争论。

我的意见,倾向于应该背点书的。《医宗金鉴·凡例》说:“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清,临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它指出“背”是为了书熟,书熟是为了理明,理明是为了识清,识清是为了临床辨证。

由此可见,《金鉴》所写的大量歌诀体裁,是为了人们的背诵和记忆,这也就勿怪其然了。然而,中医的书浩如烟海,谁也不能一一皆读。因此就有地区之所尚,或因师传之所异,而不能不有所选择。例如,南方的医家则多宗孟河派的费、马之学,而东北三省,则多把《医宗金鉴》奉为圭臬。

《医宗金鉴》这部书,原为清乾隆太医院右院判吴谦的未成之著,后被政府发展,认为可以作国家的医典,仍指令吴谦、刘裕铎本着'酌古以准今,芟繁而摘要"的宗旨,在原书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的修纂。大约又过了两年,于公元一七四二年方始告竣。全书共为九十卷,计分十一个科目。它与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和剂局方》可以互相媲美而并驾齐驱。

徐灵胎评价此书有"源本《灵》,《素》,推崇《伤寒沦》、《金匮要略》以为宗旨,后乃博采众论,严其去取,不尚新奇,全无偏执"的美誉,也就说明了这部书的成就是非凡的。它不仅在东北三省发生影响,而且远及全国和东南亚各地。

在老师的指示下,我买了一部《医宗金鉴》。通过自己的学习,发现其中的《订正伤寒论注》搜集了诸家之长,参以己意,说理明畅,使人读之发生兴趣.于是,我如饥似渴地埋首于《伤寒论》的学习。从这开始,方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而向自学迈出了新的一步。

现在谈淡自学的问题。自学是每一位科学工作者的必由之路。因为我们不能跟老师一辈于,应该走自己的奋斗之路。

但是,自学必须讲求方法,必须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必要时还得有人指点一二。

自学也需要条件,主要的要有时间保证,要争分夺秒,爱惜光阴,要有必要的工具书和参考书,如果有上图书馆的条件,那就再理想不过了。

自学也有三忌

一忌浮:指自学之人,心不专一,不能深入书中,只是浮光掠影地浏览一下,当然这种学习是没有什么结果可言;

二忌乱:指自学之人,没有一个完整的学习计划和步骤,一会儿看这本书,一会儿又看另一本书,好象蜻蜓点水,这种杂乱无章,没有系统的学习,也必然学无所成;

三忌畏难:指自学之人,在自学过程中,有的内容看不进去,发生了困难。

殊不知,凡是自己看不懂的地方,也正是知识贫乏的具体反映。如果不以钉子的精神向难处深钻以求解决,反而畏难自弃,必然柱费一番心机,半途而废。记得古人鞭策人们学习,说出许多的格言和警句,如什么“石杵磨绣针,功到自然成”啦,“精神一到,铁石为开”,“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啦,部说明了一个真理,那就是只有坚持学习而不鼹难的人,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本着这种精神,我刻苦自励,寒暑不辍地学习中医知识。我阅读了很多的医学名著,如金元四家和清代的伤寒注家和温病学家以及明、清其他有代表性的作品,使我眼界大开,学识随之不断提高。

在这里,我再谈谈学与用的关系。学中医理论,目的是指导临床去解决防病和治病的问题。因此,在学习中就贯穿一个理论与实践统一的问题。清人陈修园为什么主张白天看病、夜晚读书呢?不过是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罢了。

我很喜欢《三国演义》舌战群儒时孔明对东吴谋士程德枢所讲的一段话,他说:“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发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孔明在这里嘲笑了那些读书虽多,而不成其经济学问,尽管终日吟咏,而于事实无所补的人。

学习中医也最忌纸上淡兵。应该看到,不论任何一家名著,也都有一分为二的问题,也都有待于在实践中检验和在实践中发展的问题。如果离开实践,就很有可能造成盲目的崇拜,或者粗暴地加以否定。对这种学风,我们是坚决反对的。

以《伤寒论》来说,它是一部公认的经典巨著,是中医临床的指南。但由于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资料的大量总结,我们发现它在叙证方面有的则过于省略。例如,五个泻心汤的"心下痞"是以无痛为主,但从临床上来看,痛的与不痛的两种情况皆有。这是事实,用不着大惊小怪。

另外,心下痞,还可出现心下隆起一包,形如鸡卵太小,按之则杳然而消,抬手则又随之而起。这个包起伏不定,中实无物,不过气的凝聚或消散。所以,也管它叫"心下痞",而不能另叫其他的病名。关于这个特殊的心下痞症候,也没能写进书中。

我认为通过临床实践去验证理论的是非,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为此,我想把《伤寒论》存在争论的两个问题提出来讨论一下:

一个是六经的实质是否与经络有关,一个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是去桂还是去芍。

这两个问题向来争论不休,莫衷一是。究其原因,多是从理论上进行了辩论,而在临床实践上则很少有人加以说明。为此,应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进行讨论,以求得到问题的解决。

(一)穴经与经络是否有关

有一年,我在天津汉拈农场巡诊至北泊的一户农民家中,恰巧这家一个十五岁的男孩发烧而且头痛。试其体温39.6C,切其脉浮,舌苔则薄白而润。乃直告其父:你的孩子患的是风寒外感,吃一服发汗的药就会好的。其父说村中无药,要中药须到总场。惟时已午后,且交通不便,只有俟于明日。他又说:“先生为何不用针灸治疗,而何必用药?”他不知道我对针灸并非所长,姑应其请,以慰其心。于是,为针大椎、风池、风府等穴,而实未料定能效,然令人惊奇的是针后患儿竟也出身汗,热退身凉而病愈。

我本不是针灸医生,因为到农村,诊箱内备有一套医针,以为偶尔之需。至于我的配方选穴,是遵照《伤寒论》的“先刺风池、风府”和“当刺大椎第一间”的精神进行的。

通过针灸发汗解表的事实告诉了我,太阳与经络的关系是多么的密切!

再重温足太阳膀胱经络脑下项,行于腰脊和“太阳、三阳也,其脉连风府,故为诸阳主气”的一句话,是说得多么中肯。

循经取穴的方法,经在前而穴在后,所以有穴必有经络的存在。太阳主表的关键,在于它的经络行于背后而连于风府,故为诸腑主气。以此推论,则经府相连以及膀胱为水府,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故有"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气津皆行于表的说法。由此可见,太阳,实际上是膀胱与经络的概括,并不是一个空洞的名称。这就是中医的传统理论。否则,那就违背了中医的理论,而实为中医之所不取。

(二)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的争议

《伤寒论》第28条的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医宗金鉴》认为去桂是去芍之误。从此,遵其说者大有人在,形成了去桂和去芍的两种观点而纠缠不清。我想通过以下两个病例,证实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确实无误,使这个问题得到澄清。

1.陈修园在清.嘉庆戊辰年间,曾治吏部谢芝田先生令亲的病。症状是头项强痛,身体不适,心下发满。问其小便则称不利。曾吃过发汗解表药,但并不出汗,反增加了烦热。

切其脉洪数。陈疑此证颇似太阳、阳明两经合病。然谛思良久,始恍然而悟,知此病前在太阳无形之气分,今在太阳有形之水分。治法,但使有形之太阳小便一利,使水邪去而气达,则外证自解,而所有诸证亦可痊愈。乃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服一剂而痊。

2.我校已故老中医陈慎吾,生前曾治一低热不退的患者,经他人多方治疗,而终鲜实效。切其脉弦,视其舌水,问其小便则称不利。

陈老辨此证为水邪内蓄、外郁阳气、不得宣达的发热证,与《伤寒论》28条的意义基本相同。乃疏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三剂小便畅利,发热随之而愈。

通过这两个治例,完全可以证实六经和经络脏腑有关,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也是没有错误之可言。

趁此机会,我想顺便淡谈如何学习《伤寒论》的问题。

学习《伤寒论》应先打好一定基础,其中包括学好《内经》中的阴阳辨证思想和方法,以及学好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知识。同时把《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和陈修园的《长沙方歌括》学懂吃透,并要背诵如流,牢记不忘。这是第一步。

在这个基础上,再看白文(指不带注解的原文)。《伤寒论》原文,是以条文形式写成。据赵开美复刻的宋本《伤寒论》有398条之多。《伤寒论》既然用条文表达辨证论冶的思想方法,因此,学习《伤寒论》就有一个理解条文和条文之间相互关系的意义而为基本要求。

应该看到,《伤寒论》398条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在条文之间,无论或显或隐,或前或后,彼此之间部是有机的联系着。

作者在写法上,充分运甩了虚实反正、含蓄吐纳、参证互明,宾主假借的文法和布局,从而把辨证论治的方法表达无余。

由此可见,学习《伤寒论》先要领会条文和条文排列组合的意义,要在每一内容中,看出作者组文布局的精神,要从条文之中悟出条文以外的东西,要与作者的思想相共鸣。这样,才能体会出书中的真实意义。

白文最少看它四五遍,并对其中的六经提纲和一百一十三方的适应证都熟背牢记方有妙用。在这一阶段,可能感到枯燥无味,那也无关紧要,只要坚恃下来就是胜利,这是第二步。

在熟读白文的基础上,然后就可以看注了。《伤寒论》的注家不下数百之多,看哪一家为好呢?在认识上也不一样。我以先看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为好。因为成注的优点是在学术上不偏不倚,以经解论,最为详明,说理比较中肯。成氏写的还有《伤寒明理论》和《方解》两种书,同《注解伤寒论》)鼎足而立,缺一不可。所以,在看成注之前,这两种著作也应认真地看一看,才能对它选写的五十个症侯,在定体、分形、析证、辨非等环节上有所认识,以加强辨证论治的方法和运用。

成氏三书读完后,可以看看徐大椿(徐灵胎)的《伤寒论类方》、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尤在泾的《伤寒贯珠集》。

以上的三位注家,在伤寒学中影响很深。他们的注解,或以方归类,或以证归类,或以法归类,角度不同,而殊途同归,可以开拓思路,实有破迷解惑的作用。

柯注的优点,从原则上讲,他指出了《伤寒论》不专为伤寒一病而没,而六经辨证实能统摄百病。他的话卓识灼见,而能与仲景的思想相共鸣。他的不足之地,误把经络解为经略,又别开生面将《伤寒论》的太阳膀胱经当作心阳来论,未免牵强附会,有失仲景之旨。

尤注的魄力似逊于柯,在文字方面也不及柯氏的笔墨纵横淋漓尽致。然而,尤氏得马元一先生的真传,构思精辟,言简而赅,对脏腑经络、气血荣卫之理与正邪变化之机,上逮《内》、《难》,下历百家,而极见功夫。他比柯氏更为扎实,惜乎人之不识也。

此外,如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辩》、钱璜的《伤寒溯源集》,皆是知名之著,亦可加以涉览。

以上几个专著读后,可以再看一点综合性的作品,其中应以日人丹波元简著的《伤寒论辑义》为理想。这是第三步。

通过上述的三个步骤,而又能坚持到底,对《伤寒论》这部经典著作也就可以说学的差不多了。

我讲《伤寒论》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但现在备起课来,还有可学的东西,还可发现自己在认识上的错误,可见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是难以蠡测的。为此,对于读这本书的人来说,切不可浅尝辄止,亦不可略有所获,便沾沾自喜而停顿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