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代表同时发声,中国人到底该不该从小学中医?

文 / 国易堂中医
2019-07-18 14:24

0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局长王国强曾说,“中医药进校园现在恰逢其时,而且前景美好。

目前全国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浙江、重庆、山东、河北、河南、新疆等地探索性或试点性地开展了青少年中医药文化教育,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也得到了社会多方的支持。

此次两会上,多位代表都再次发声,“让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比如朱世增委员呼吁,应加快推进中小学普及中医药文化课程的步伐,主要目标不是培养出多少个中医药名家,而是发挥其在教书育人中的独特作用。

“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对于提升青少年综合素养、实现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保障全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马骏表示:如果中医药教育“从娃娃抓起”,对中医药在社会认同度的提升以及中医药学科的发展都有积极影响。

马骏建议,应充分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中医药科普的积极性,形成一支素质较高的专、兼职人才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同时准备适宜的中医药科普课程化的资料、对中小学教师开展多层次的培训,并要开发多样的中医药科普工具,让孩子不知不觉理解接受中医药思维。

02

一直以来,中医文化进校园都是褒贬不一,反对者和赞成者各成一派。先有人,才能有教。站在为了孩子好的角度上,无论是家长还是业内人士,他们都有各自的立场。

如相关反对者所说:

●“作为杭州小学生家长坚决反对中医进校园,孩子的负担太大了,平时的知识都很吃力,再添加新的课程,无异于雪上加霜。”

●“作为一名西医,不建议中医药进小学,建议先科普生理卫生知识。

●“中医从来不是给小学生学的,就像你给小学生讲经济学法律学一样,讲了也不懂。”

●“中医不大适合进入中小学课本。中医大部分思想可以划分为哲学范畴,容易把孩子的世界观弄混乱了,在世界观已经形成的大学阶段比较适宜。”

●“太草率了,且不说那些不可考的传说故事,有可能淆乱小学生的价值观,就是临时从生物、语文、历史、国学文化老师中遴选出来的那些教师,是不是都懂得中医,并担得起教学生中医药文化的重任?稍不谨慎的话,都是害孩子,害中医。”

如相关赞成者所说:

挺好的,利大于弊,至少不会病急乱投医了,那些骗人的老中医说不定也会消失了……”

●“我觉得挺好的,让孩子们了解传统中医不仅是医学,还是文化。”

●“普及中医很有必要,小学列入中医里一些大医精诚、救死扶伤的事迹,可以培养孩子的仁慈恻隐之心;还有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可以教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等。

●“小学课堂普及中医只要找准点,还是挺不错的。比如有些中草药的名字特别奇特,给孩子讲讲来历,认识一些公园或路边常见的草药植物,这也不失为快乐学习的好方法。”

●“在我父辈的亲戚中,他们都认为中医是一种人尽皆知的传统文化,且说起来都头头是道,还有不少毛笔抄的中医药方订成本子。这么多年,中国人在没有现代医术的环境下靠中医活过了多少人,现在很多地区的长寿老人都有着养生的方法,更像是人与自然的结合。忘了中医,人会渐渐变得像是依靠化学药物以获得苟延残喘的机器,哪里还有人原本的灵性。话说得很夸张,但是我觉得普及中医真的很重要。”

还有一些人表示,中医进校园可以,但怎么进是个大问题。如果“中医进校园”真的不可逆转,相关网友指出:

●“结合植物学去讲吧,教孩子辨识中药标本,讲解它们的作用,让孩子在大自然中体验中医的乐趣。”

●“我觉得应该讲一讲身体健康,调养身心的小知识,小故事。幼幼集成里面有一些,比如生病的时候不能吃油腻的东西,还有,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背后的道理。暑天冷饮为什么不宜多吃,吃饭为什么要细嚼慢咽。如何摸自己的脉搏,一些有趣的穴位等等。”

●“可以讲讲发展史,讲讲历代名医的奇闻异事,讲讲简单的针推。再进一步的话,可以来一些基本的导引术,比如八段锦、五禽戏之类的。最好还能教一点,怎么选择医院,怎么去看病,看病的时候遇到医生应该说什么,怎么和医生高效沟通。千万不要讲具体的知识,什么阴阳五行、虚实寒热,这纯属祸害小朋友,他们也根本理解不了。”

●“阴阳五行没啥必要讲,讲了小朋友也不一定理解,不如讲讲小朋友做完游戏出大汗最好不要直接吹凉风这种小常识。另外还得给小朋友讲中药并不是万能、没有副作用的,千万不能乱吃,这些很重要。”

●“要培养孩子对待中医的正确态度。中医的诞生是古人对医疗的需求推动的,发展主要是观察(别提阴阳五行这些理论),里边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我们要让它正确的部分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同时抛弃错误的部分。中医和中药也并非绝对安全的。即使是一般的食物也不能乱吃,何况中药也是药。”

●“中医真要进小学,教会孩子们用辩证思维看待这个世界,而不是一根筋地看待这个世界很重要。比如,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好人在某些环境下可以变成坏人,反之,坏人亦然。同理,中药能治病,但需要对证。不对证的中药比毒药还厉害,对证的中药跟仙丹差不多。千万不要讲中药没有副作用,这会毁了孩子和中医的。

另外,相关人士还表示,中医进课堂,不能一味宣扬中医的好,把西医杜绝在外,否则很容易掀起新的一轮中西医之争。

如相关网友所说,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不管中医西医,治好病就是好医,而健康知识进校园,也不应当分中医和西医。难道我们都希望,将来孩子回家都和父母争论,中医、西医哪家强?哪家骗人?

他还建议,可以教孩子现场急救、安全保护、防病治病,甚至包括性教育,这些都是孩子迫切需要了解的,这才是真正为了孩子健康着想。

以上所说,无论是作为孩子家长,还是作为中医人士,亦或关注孩子成长,以及关注中医发展的人士,他们都有他们各自的立场和无可厚非的道理。

“中医进校园”的确有它不避免的弊端,但哪怕它是一把双刃剑,但只要方法运用得当,从长远角度看,无论是为孩子健康成长,为中医发展,都是利大于弊的。“中医进校园”是大势所趋,我们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

此次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司富春就指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阻碍了中医药文化进课堂的进程。

司富春建议,要加强推进中医药文化进课堂的顶层设计;要积极探索中医药文化进课堂的方式方法;要准确定位中医药进课堂的教学培养目标;要加快培养一批推动中医药文化进课堂的人才队伍。

中医是一种使学生们终身受益的财富,当中医走进校园,可以说我们正在找回多年来缺失的东西,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