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用经方:防己黄芪汤(风湿性关节疼、单纯性肥胖等)
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关注【愉享中医】,关注生命健康!
《金匮要略》: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金匮·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
防己一两,甘草半两(炒),白术七钱半,黄芪一两一分(去芦)。上剉,如麻豆大,每抄五钱匕,加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以腰以下如冰,后坐被中,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瘥。
方解:方中重用黄芪补气固表,健脾行水消肿,为君药;以防己祛风行水,与黄芪相配,补气利水作用增强,且利水而不伤正,为臣药;佐以白术健脾胜湿,与黄芪相配,益气固表之力更大;使以甘草培土和药,生姜、大枣调和营卫。诸药配用,表虚得固,风湿得除,脾气健运,水道通利,则表虚水肿、风湿之证自愈。本方为表虚不固,外受风邪,水湿郁于肌表经络而设。益气固表与扶风行水除湿并投。本方所治风水或风湿,乃由表虚不固,外受风邪,水湿郁于肌表经络之间所致。表虚不固,则汗出恶风;水湿停滞肌腠,则身体重着;苔白脉浮,为风邪在表之象。风邪在外,法当汗解,但其人表虚,若强汗之,必重伤其表,反招风邪,表虚当固,单纯固表,则风邪不除,水湿不去,因此,必须益气固表与祛风行水并用。方中以防己祛风行水;黄芪益气固表,且能行水消肿,两者配伍,祛风不伤表,固表不留邪,且又行水气,而共为君药。臣以白术补气健脾祛湿,与黄芪为伍则益气固表之力增,与防己相配则祛湿行水之功倍。使以甘草,培土和中,调和药性。煎加姜、枣为佐,解表行水,调和营卫。诸药相合,共奏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之效,使风邪得除,表气得固,脾气健旺,水湿运化,于是风水、风湿之表虚证悉得痊愈
加减化裁:若兼喘者,加麻黄以宣肺平喘;腹痛肝脾不和者,加芍药以柔肝理脾;冲气上逆者,加桂枝以平冲降逆;水湿偏盛,腰膝肿者,加茯苓、泽泻以利水退肿。
禁忌:若水湿壅盛肿甚者,非本方所宜。风邪在表,自当解外,外不解则邪不去,而湿不消;欲解其外,卫又不固时,不可过发其汗,且须益气固表。
《金匮心典》:“风湿在表,法当从汗而解,乃汗不待发而自出,表尚未解而已虚,汗解之法,不可守矣,故不用麻黄出之皮毛之表,而用防己驱肌肤之里。服后如虫行皮中,及从腰以下如冰,皆湿下行之征也。然非芪、术、甘草,焉能使卫阳复振,而驱湿下行哉?”
临床报道:防己黄芪汤提取物在临床常规治疗量下对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有非常显著的治疗作用,其止痛、消肿作用与增强握力及改善关节功能等,均优于地塞米松;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沉和粘蛋白及IgG、IgA、IgM;能明显提高C3、C4、CH50水平;能显著调节T细胞亚群,使T4/T8比值恢复正常。从而起改善临床症候和阻遏活动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病理的作用。近代中药免疫药理学研究表明,防己黄芪汤提取物中生物活性成分可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入,从而影响抗原信息的处理和免疫记忆细胞的产生,并能抑制抗原结合细胞增生和促进体内糖皮质激素离解,以增强其效用,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并且还能在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同时,显著增强T细胞的免疫监督作用。值得指出的是,防己黄芪汤提取物具有明显使类风湿因子转阴作用,提示该提取物可能具有封闭异常免疫球蛋白的基因表达作用(中医杂志,1993;3∶158)。
[方证] 1.浮肿,以下肢为甚,恶风多汗,尿量减少。 2.关节痛,特别是膝关节肿痛、肌肉痛。
[现代应用]
1.特发性水肿、功能性水肿、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风心病、肺心病等以浮肿为主要表现时可用本方,肝硬化腹水也可参照使用。
2.变形性膝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以关节疼痛、沉重、活动不利、动作不灵活为主证时可见到本方证。
3.一些代谢性疾病也有应用本方的机会。如痛风、糖尿病、高血脂症,单纯性肥胖症等。
4.其他还用于高血压病,脑血管疾病,荨麻疹、狐臭、带下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