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千年中医的精髓, 看懂者可享百岁, 多数人做不到
很多人误解中医,总是习惯把中医与西医作比较,本文只字未提中药与技法,但能看懂本文的人,才会真正体会到中医的精髓所在,能做到者可享百岁寿龄!
庄子《逍遥游》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冥灵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在生物界,如蜉蝣活不过24小时,果蝇只活30天,而大象可以活60年,海龟可以活得更久。
人类的寿命,长寿是相对的。以前讲“人生七十古来稀”,而现在则有“八十不为老,七十不算稀,六十正当年,五十小弟弟”的说法。那么,人的寿命到底应该是多少?根据科学家蒲丰的“寿命系数”理论,人类的平均寿限应当是125——175岁。
《内经》早已说过:“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唐代王冰注解时,引用了《尚书洪范》里提到的“一曰寿,百二十岁也。”认为“年度百岁,谓一百二十岁也。”可见人们应享的寿命,大约是一百二十岁左右。与现代科学推测是基本相符的。
1953年人口调查,全国百岁以上老人有3384人,最老者155岁;1982年人口调查,百岁以上老人有3765人,最老者130岁,湖北省最老者为123岁。
有些科学家认为,人的肌体足够使用200年而不致损坏。前苏联学者苏哈列勃斯基甚至设想,人也许能活400岁。如果真能这样,那倒是“由来花甲称人瑞,而今百龄正童年”了。
中国古代传说中,彭祖是活了800岁还未衰老的人,李耳至少活了300多岁。据称,道医学家孙思邈活了120多岁。但唐朝诗人李贺却在《浩歌》中写道:“彭祖巫咸几回死?”明确指出彭祖、巫咸(古代神巫)也还是要死的。
生死是自然法则。但真正尽其天年、“无疾而终”的“生理衰退”却极为罕见,大都为偶然疾病所致的“病理性衰亡”。
人为什么会早衰?上个世纪40年代开始,衰老学说出现了诸如“病理心态说、生理功能说、生物化学说、分子生物说、细胞生物说、遗传说、生物钟说、自由基说、内泌失调说、免疫功能改变说、溶酶体膜损伤说等。从生理角度来说,衰老是由新陈代谢衰退所引起的。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人体新陈代谢包括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两个方面:一方面人体把外界摄入的生活必须物质进行合成,并把它吸收、储存,如利用葡萄糖合成糖元,利用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另一方面又把体内的物质分解,如把体内贮存的糖元分解为葡萄糖,把组织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
童年和青年时期,合成代谢高于分解代谢,因此,他们能生长发育,生命力旺盛;到了中壮年,两种代谢过程速率几乎平衡,这个时期人体变化较少;到了分解代谢高于合成代谢的时候,人就开始衰老;如果新陈代谢一旦停止,人就死亡了。
“生命在于运动”,无论身体强弱,都要在活动中求长寿。道教养生虽有长生不老的愿望,但人毕竟不能永生。但从一定意义上说,道教养生是一种科学的养生方法。
当今,人们普遍的要求不只是长寿,还要健康。因为有病痛的、丧失独立生活能力的、失去生活乐趣的长寿,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是痛苦的。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所谓健康“不只是没有病,而且是身体、心理方面的完好状态和社会方面的良好适应”。
几千年来,我国在养生方面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上古天真论》总结了战国以前各学派的“养生”、“道生”、“摄生”经验,把它归纳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五句名言。
唐代孙思邈是我国道医中长寿者之一,据称他活到120多岁,在他所著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专论养生的有“养性序”、“道林养性”、“养老食疗”、“居处法”、“按摩法”、“调气法”等二十多篇,重点论述了“养性”、“食疗”、“导引”等方面的养生经验。孙氏强调:“虽常服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又云:“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身。”
宋代陈直著《养老奉亲书》认为:“人由气生,气由神住,养气全神,可得真道”。书中引用太乙真人养气的一段铭言:“一者少言语养内气,二者戒色欲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精液养脏气,五者莫嗔怒养肝气,六者美饮食养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同时,他认为饮食是养气的物质基础:“主身者神,养气者精,益精者气,资气者食。”
述齐斋有十乐:“读义理字,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清淡,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得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奕棋。”
明代高濂著《遵生八笺》,总结了养生的八点(笺):清修妙论笺、四时调摄笺、起居安乐笺、延年却病笺、饮馔服食笺、燕闲清赏笺、灵秘丹药笺、尘外遐举笺。特别在延年却病笺中,总结了养生长寿的要领:“凡欲求长生却病,大法有三,一保精,二行气,三服饵,”可谓要言不繁,深得养生之奥。
如上所述,祖国医学养生之道,内容十分丰富,自《内经》以下,代有发展,也有专著,仅据中医研究院与北京图书馆在1961年编写的《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记载,有关养生的古典专著,共有200多种,至于散见于各古典医籍中的养生专著,更是汗牛充栋。
集其精华,古人养生经验可归纳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养性节欲、七情不伤、常有所为、适劳体康、导引气功、辅以汤药”八点,简称“养生八法”:
(一)饮食有节
饮食是人体生命延续的重要源泉,是化生气血精液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胲的物质基础。
《寿亲养老新书》说:“食者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也”。其妙法之一是慎饮食,即科学饮食。饮食要按时而食,按需而饮。应早餐宜好,中餐宜饱,晚餐宜少,不宜过度。
《东谷赘言》指出:“多食之人有五患: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养,五者多患食不化。”妙法之二是禁肥甘厚味。
《内经》云:“肥者使人中热,甘能生湿”、“膏梁之变,足生大疔”。妙法之三是细嚼慢咽。“食欲少而数,不欲顿而多;食不欲急,急则损脾,法当熟嚼令细”。“不论粥饭点心,皆宜嚼得极细咽下”。“常如饱中饥,饥中饱”方为合适。
妙法之四是食后将息。古人很注意食后的活动,因食后活动有助脾胃的消化功能,而利身体健康。
孙思邈说:“平旦点心饭讫,即自以热手摩腹,出门庭五六十步,消息之。中食后,还以热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缓缓行,勿令气急,行讫还床偃卧,四展手足勿睡,顷之气定,便起床正坐,……如此将息,必勿横疾”。
(二)起居有常
人们的生活起居,要有一定的规律。如寝息失时,六淫为害,均能影响健康而病。起居规律就是顺应四时气候变化,如能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锻炼身体,动静结合,可身健而不病。
《灵枢?本神篇》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即此之谓。在养身防病方面提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病安从来。”
充分说明,影响人们健康的因素是外因六淫的虚邪贼风、内因七情的情志嗜欲。如能安神静养,外邪不侵,则疾病不生。
同时,还指出:“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故能寿敝天地。”
(三)养性节欲
自古养生十分重视节制性欲,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精亏损,诸病由生。
《内经》指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故半百而衰也。”
《厚生训藄》说:“年高之人,气血衰弱,阳事辄盛,必慎而抑之,……若不制而纵情,则是膏火将灭,更去其油”。都是强调纵欲可缩短寿命。
(四)七情不伤
祖国医学把情绪概括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故称七情,与五脏有密切的关系。七情在正常生理范围内,可以不病。
如情志过急,影响脏腑功能变化,则可生病。故大怒则伤肝,过喜则伤心,思虑太多则伤脾,悲伤大过则伤肺,惊恐太过则伤肾。
《内经》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说明七情过度或失调,都会影响肝脏、气血的正常活动,影响代谢,影响免疫力而生病。
如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患者,可表现性情急躁而易怒;心脏病患者,可因过度高兴而心情激动导致心绞痛发作及心肌梗塞等。反之,肝脏功能失调,亦可影响七情的变异。
如《内经》云:“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因此,必须十分注意情绪的稳定,心胸宽旷,虚怀若谷,防止情绪的冲动而影响健康。
(五)常有所为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安排内容要丰富多彩。既要量力而行,又要有点紧迫感;既要有兴趣,又要不脱离实际。
要有计划地安排时间,感到常有所为,不致精神空虚,有孤陋寡闻之叹。
故《正统道藏》中说:“能从朝至暮,常有所为,使之不息乃快……”。
(六)适劳体康
凡气血不足、阳气虚衰者,静则生阴而多病,动则生阳而气血流畅。小劳可增进肠胃消化,而使气血流畅,有益身体健康。
华元化说:“人身益劳,劳者谷气消,血气流通”。
孙思邈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意在斯矣”。
《正统道藏》说:“凡身体不可太逸,太逸则气血不畅,最易生病。”
现代医学证明:运动可以使全身各系统的机能活跃起来。反之,如安坐而少动,好逸而恶劳,则气血凝滞,而诸病由生。
(七)导引气功
气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对防病治病,抗衰延年,起着积极的作用。气功的内容十分丰富,大体分为静功、动功两种。
静功重在意守丹田,有纳气归元、固护肾元之功;
动功重在运动肢体,使气血流畅,有助脾胃运化水谷之能。
二者运用得体,则有养身固本、抗老延年之功,是养生的良友。
(八)辅以汤药
药物都有一定的偏性,为治病纠偏而用。如健身延年,依靠药物起作用,这是不够恰当的。古人寻找或炼制长生不老的药物,以求延年益寿,只不过是一种幻想。
如果无病服药,有时会造成药物中毒,反致寿夭。金元名医有无病服药,就是“无事生事”之说。
清代名医丁其誉说:“凡药有偏效而无全功,金石之药最为酷烈,其伤身最速”。
《寿亲养老新书》也说:“人若能知其食性调而用之,则倍胜于药也。
凡老人有患,宜先以食疗,食治不愈,然后用药,此养老之大法也。因此,中医主张小病锻炼,佐以食疗,是不药之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