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受凉感冒很常见,这张方子疗效特好

文 / 刘医生讲中医调理
2019-07-01 15:25

大家好,我是中医刘医生

中医讲究三因制宜,就是因时、因地、因人来治疗,时间、地点及病人体质不同,即便是同样的疾病,治疗套路并不完全一样。中医讲求个体化治疗方案,三因制宜是个体化治疗必不可少的步骤,这样使治疗更精准,疗效更确定。好的中医,对天文、地理、人事及文史哲都应有所涉猎,对治病思路的确很有帮助。

去年暑假期间,外地有一家人来我这边旅游,夫妻两人都是中医爱好者,经常读我的文章。本来打算来玩几天,顺便找我调理一下孩子的脾胃与容易积食问题,结果孩子来了两天之后,可能受了凉,傍晚回宾馆就开始发热,于是当天晚上就匆忙来就诊。

这个孩子只有4岁,除了发热之外,伴有出汗不多,无咳嗽咯痰,咽喉无明显疼痛,乏力精神差,恶心,食欲差,轻微腹痛,口干不明显,小便偏黄,大便一直黏腻不畅臭秽,舌质略红,舌苔很厚,淡黄腻苔,但是不干燥,脉偏细软。因为海边风大,温度比较凉,湿度也大,孩子平素脾胃差,所以当时我考虑采用祛风散寒除湿的治法,兼以和胃,于是选择了一张古方加减。

藿香 厚朴 生薏仁 白豆蔻

炒杏仁 猪苓 淡豆豉 竹茹

姜半夏 石菖蒲 炒枳壳 秦艽

2副,水煎口服。

由于患者住宾馆,煎药不方便,于是让家长准备一把暖水壶,把药放在暖壶里面,加开水灌满,一定盖上盖。闷一个小时后,从里面倒取药汁让孩子喝,能喝多少喝多少,然后再把剩下的药汁连药渣一起倒入盆中,加适量热水,待温度适宜时泡脚,以达到全身微微出汗为目标。

第二天一大早家长留言孩子体温已经正常,昨晚全身出了不少粘汗。于是我让白天先别出门,多休息,今晚再把剩下的那一副药继续按照昨晚办法使用。离开前,选择合适时间再来专门调理脾胃。

我用的是藿朴夏苓汤,减去了几味药,又加了竹茹、炒枳壳、秦艽、石菖蒲。这张方子适当加减后,治疗暑天受凉感冒,略微有点化热者效果最佳,比藿香正气要好,藿香正气太温燥,适合脾胃寒湿重者。

夏季腠理疏松,毛孔张开,吹空调、海风,肌表很容易受凉,所以夏季风寒感冒并不少见。但是若单纯解表发汗,又不合时宜,因为夏季潮湿,不仅有寒邪还有湿邪,而湿邪伤人最忌讳猛发汗,医圣张仲景反复告诫。此种发热,使用强力发汗的中西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麻黄等往往出现反复发热,退了立马又上升。此时要根据中医理论,因时制宜加上去湿药,或芳香化湿,或淡渗利湿,或辛开苦降……疗效会有很大提升。不仅是普通感冒,夏季许多其他发热类疾病,如病毒性咽峡炎、手足口、婴幼儿急疹、麻疹、流感等,都是如此。

好了,今天的中医知识就讲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是刘医生,个人微信:macskf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