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肠道微生态,预防、治疗疾病—肠道顺健康

文 / 肠道顺健康
2019-05-13 17:18

人体肠道中含有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人体肠道中共同构成肠道微生态。肠道为微生物提供生存环境,而微生物也发挥许多有利于人体的功能。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比例随着人体的年龄、饮食习惯等变化而变化。

最新Nature杂志的研究指出:98%的人体肠道微生物组差异由环境而非宿主基因决定,提示临床医师可以通过一些措施调节肠道微生态。【肠道顺健康】目前现有的策略包括:停用质子泵抑制剂、系统性剔除饮食及营养、益生菌/益生元、直接作用于肠道的抗生素、中药及菌群移植等,举例如下:

1、营养

早在2013年Science的一项研究提出:肠道菌群与饮食共同作用导致肥胖,该项研究在排除了遗传基因影响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肠道菌群在人体胖瘦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指出肠道里有“胖菌”(厚壁菌为主)或是肥胖人群吃菜喝水都会胖的原因。

本课题组也针对饮食营养与肠道菌群及疾病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生命早期高脂饮食可抑制子代肠道发育及肠道微生态的多样性,并增加子代成年期结肠炎的易患性(Cao H, et al. Front Immunol. 2018)。【肠道顺健康】有研究发现地中海饮食模式主要富含植物性食物,食用油主要是橄榄油,该饮食模式有利于肠道菌群平衡的维持。脂肪乳剂(鱼油)、谷氨酰胺、精氨酸、鸟氨酸、膳食纤维及短链脂肪酸等营养素也被发现具有药理作用,具有调节微生态的作用。

2、益生菌/益生元

益生菌能够促进肠内菌群生态平衡,是对宿主起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制剂。益生菌必须是活的微生物成员,其死菌及代谢产物不包括在内。【肠道顺健康】益生菌可通过调整肠道菌群、增强肠道屏障功能、调控免疫反应、减轻炎症反应等途径改善多种肠道疾病症状。采用的菌种主要来源于宿主正常菌群中的生理性优势细菌、非常驻的共生菌和生理性真菌三大类。我国已批准应用于人体的益生菌包括:

(1)生理性优势细菌:如双歧杆菌属、鼠李糖乳杆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等;

(2)非常驻的共生菌:如枯草芽胞杆菌、丁酸梭菌等;

(3)生理性真菌:最主要的是布拉氏酵母菌。

3、中药

健脾化湿、补益、清热解毒、泻下、消食、理气等作用的单味中药对肠道微生态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如黄连素、党参、黄芪、紫花地丁、白术、枇杷叶、甘草等均可促进双歧杆菌及乳杆菌等肠菌生长,一定程度调整肠道菌群失调。【肠道顺健康】

黄连素(小檗碱)是黄连素是一种重要的生物碱,主要存在于毛莨科植物黄连的根茎中,可治疗急性胃肠炎和细菌性痢疾、胰岛素抵抗、心律失常、代谢综合征及高脂血症等。

本课题组也发现,黄连素可抑制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发生发展,肠道菌群可能是其作用靶点之一。

4、菌群移植

菌群移植又称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肠道顺健康】

FMT作为重建肠道菌群的有效手段,已用于复发性难辨梭菌感染等多种肠道及肠外疾病的治疗和探索性研究(Cao HL, et al.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5;21(1):102-111)。

已有临床研究表明,应用FMT的方法可提高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临床缓解率。2014年8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在国内较早地开展FMT及粪菌胶囊技术,取得了一定疗效。

结语

在研究肠道微生态的组成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过程中,研究要在时间上有持续性。

肠道微生态随着人体的年龄、个体的饮食习惯等内外因变化而变化,因此,不仅仅是对某一阶段的肠道微生态区进行研究而定论,而是需要对不同时间年龄段的同种类型人群持续开展,收集更加全面的信息,提高数据的可持续性。【肠道顺健康】

肠道微生态中,通过对比健康人群与患病人群,年轻人群与年老人群等,寻找可以作为微生态平衡以及有益于健康的指标,结合现代生物医学技术,获得对应于不同个体的肠道菌群的数量、比例的最优值。

另一方面,根据肠道微生态区的微生物的变动,建立起人体健康的变化与微生物活动的关系,为日后发展具有靶效应的药物或定量定性使用微生态制剂而提供指标。

❆文章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肠道微生态是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的

肠道菌群的平衡是人体健康的保证

人类的衰老疾病都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如何科学地管理自己的肠道菌群?

关注更多肠道资讯,联系我们,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