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在胆、逆在胃”,具体内涵,及中医论治法则是什么?

文 / 刘医生的小金方
2019-05-06 12:25

大家好,我是中医刘医生

《灵枢·四时气第十九》:“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则刺少阳血络,以闭胆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

何为邪在胆,逆在胃的具体内涵?

胆是一个阴阳极不稳定的腑脏,胆本身是阴阳的合体,具有阴阳的双重性,阴阳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失衡的状态。“邪在胆”就是指其阴阳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了,胆是少阳相火的外在表现之一,当阴阳平衡时相火主胆汁的排泄与收藏,阴阳失衡时则表现为少阳相火不藏,胆汁不降反而逆于胃。

正常来说,胆汁应该顺利排入小肠大肠,从解剖学中我们可以得知,胆总管接十二指肠壶腹部。如果少阳相火不降,胆汁则反流向上,逆于胃。其症状表现为:“善呕,呕有苦,长太息”,这是胆之相火逆于上,同时迫使胃气上逆的表现。“心中憺憺,恐人将捕之”,这是由于胆气不降,因此胆量不足而恐惧。

胆的相火上逆所表现的病症,在经文中还称之为“呕胆”,经云:“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这些症状都是在表述胆热胁迫胃气上逆,胆汁随胃气上逆而出于口,称之为呕胆。

提到胆的少阳相火的异常,还要与少阳病相鉴别,首先胆与少阳是有区别的,胆为六腑之一,少阳是阳的一种表现形式。自然界当中的阳源于天上的太阳,人体中阳则源于精,经文有“阳化气”、“精化为气”之说,所以精藏阳;又有“阴成形”、“气生形”,因此气在某种程度上属阴

精藏于五脏中,所谓少阳就是小阳,也就是阳气刚刚出生的时候,由厥阴肝统主。由于肾藏相火,少阳与肾关系密切,同时三焦根于肾水,是少阳相火外在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说,少阳病不单是胆腑的热,还与三焦和肝肾等脏腑有关。

关于少阳病的主症,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有很详细的介绍,即所谓:“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这些都是少阳有热的表现。少阳相火不降而逆于上的临床表现可以是多样的,例如,少阳相火袭胃则胃气上逆,逆于上则成热郁上焦。

而本条经文特别介绍的是邪在胆腑所造成的异常,由于胆腑与胃肠直接相通,所以胆腑的病症多表现为胃气的病变。应该说胆腑的病变属于少阳病变的一部分。

除了少阳与胆的病变需要鉴别以外,这里还要鉴别一下胆胃与肝胆病变的区别。“邪在胆逆于胃”是胆与胃同时发生病变,是由于胆气不降反逆于胃所致。如果胆气不降而逆于肝,就是肝胆病变了,多是肝胆郁滞所引起。

例如,肝胆湿热证,由于肝血瘀滞因而影响到胆道郁滞。轻者表现为胆囊炎、肝炎等西医诊断的一类疾病,临床表现为胁肋下疼痛、恶心、呕吐等,如果胆道完全梗阻就表现为黄疸。这也是黄疸与呕胆的区别。

总之,“邪在胆,逆在胃”是指胆腑的少阳相火不降反升,造成胆汁不降于小肠而逆行向上于胃,因此出现胃气上逆的呕胆的症状。这里要与少阳病相鉴别,少阳病是指少阳相火逆于上的病症,而本病是胆胃合病。还要和黄疸病相鉴别,黄疸是肝胆合病,而本病是胆胃合病。

邪在胆、逆在胃,中医如何论治?

有很多中药方剂都是清利胆热的,这里我只介绍一个典型的、临床效果比较好的古代名方温胆汤。

温胆汤这个方剂有点特殊,受到很多临床医生的偏爱,除了调理胆胃不和以外,还可以调理情绪异常的病症,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等。

另外大家对这个方名争议也很多,比如,清胆热的一个方剂为什么取名为温胆汤?这个问题可以理解为胆腑的病症与痰湿相关,本方胆热证的形成是由于痰湿郁滞胆气所致,“邪在胆”的邪在这里就是痰湿,由于胆气被痰湿所郁滞,郁而化热,相火逆于上而袭胃。

针对痰湿阻滞的治疗方法,宜用辛散化痰祛湿的一类药物治疗,方剂中包括有二陈汤、生姜等药性温,并且有化湿理气的功效,因此称为温胆汤,痰湿祛除后才可以清热,这里用竹茹清热,枳实降胃气。

又由于胆主决断,是肝主谋虑的执行者,化痰湿之郁阻,可以帮助清利胆腑,恢复胆的决断功能。这就是为什么温胆汤可以治疗情志异常的原因。

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有任何见解均可以一起交流与学习。

好了,今天的中医知识就讲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是刘医生,个人微信:wyeymc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