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你会用吗?学习一下杜雨茂先生的经验!

文 / 刘医生的小金方
2019-05-05 11:24

大家好,我是中医刘医生

三七首载于《本草纲目》,谓其“止血、散血、定痛”,今五版《中药学》教材将其载入止血药,仍云其“化瘀止血、活血定痛”,其治疗颇为局限。

杜雨茂教授从长期临床实践中认识到是药尚有益气扶正、行气通络等作用。

笔者受此启发,将三七投放临床,取效满意,现将治验三则报告如下。

1

泌尿系结石案

顾xx,男,37岁,2016年夏,因尿赤短涩、腰腹绞痛入院。

B超检查:左肾输尿管结石嵌顿,肾盂积水。

处方:排石汤合八正散并重用三七。

服三剂后,排出一较高粮米略大之黑色结石,疼痛缓解,诸证消失,B超复查双肾正常,当天告愈出院,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三七功善活血化瘀,未有报导而治结石者。

据杜老经验,三七不仅可活血化瘀,且能行气通络,今之应用,恰与旨合。重用三七,意在通络扩道促进排石之效。

自此以降,笔者每于结石患者,重用三七,取效迅捷,其作用机理,尚待深究。

2

胃糜烂性出血案

陈xx,男,40岁。患者胃脘疼痛伴间或消化道出血十余年,加重三天,于2012年秋来诊。

胃镜检查:胃内大面积出血,胃底部糜烂。经会诊后决定,行胃大部分切除术。

患者拒绝手术,求中医诊治,症见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以软面食为主,每日二两余,稍食生硬即胀痛不适,查大便潜血(+++),投以藿香正气汤加三七,并重用三七。

前后治疗两月余,诸证消失,本院及外地胃镜检查:胃粘膜完好无损,一切正常。追访五年,一直饮食正常,身体健康。

按:本例患者,胃脘疼痛,有顽固性出血,符合中医瘀血指征,故投以三七活血止血。

且患者因胃病日久,身体虚弱,正气亏虚,三七功能益气扶正,投用之后,元气渐复,瘀滞开通,脾胃升降复常,诸证得愈。

病虽日久,用之得当,其效也速。

从此可见,临证之时,西医检查仅作参考,辨证用药不可过分拘泥。

3

顽固性腰疼

麻xx,男,56岁,吉林橡胶厂工人。2015年于煤矿塌方时,腰椎第三椎骨骨折,经治疗后仍坚持工作。

1987年突发腰痛,伴左下肢剧痛,活动受限,难以翻身,不能行走,经多方治疗乏效而来求治。

患者年事已高,肾气不足,且久有外伤,瘀血难免,故以六味地黄汤加三七、乳香、没药,重用三七。

二剂之后,脚已能任地,三剂终了,疼痛大减,可独自行走7华里。

药已中的,效不更方,以上方稍予加减治疗二十三天,诸证消失,恢复工作,至今随访,病未复发。

按:此患者有外伤史,且疼痛固定不移,证属瘀血无疑。

然患者年事较高,素体不健,活血过剧,恐伤正气,正气衰败,前功尽弃,故选三七不仅可活瘀血,通血脉,更妙在扶正气、壮元气,是以任为君药,扶正祛瘀。

以六味地黄汤滋补肾阴,加强扶正;乳没活血定痛,佐三七以通经络,全方合用,扶正而不留邪,化瘀而不伤正,是故有如此良效。

综上所述,三七一味,效全力猛,扶正而不留邪,化瘀而不伤血耗气,用之得当,确有良效。关键在于认证准确,配伍精当。

诚如杜老所言:“三七为多科圣药,功全效良,用之得当,水到渠成。”

笔者深有感触,将其广泛用于内、外、妇、儿诸科,皆有良效,限于篇幅,略举三例,以示灵验。三七一般每日常用量为3~5克,大量为6~10克。

好了,今天的中医知识就讲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述此方仅供参考,如需使用请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我是刘医生,个人微信:wyeymc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