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自己是瘀血证,辨证准确吗?来跟老刘学习诊断瘀血证!
大家好,我是中医刘医生
血液瘀滞体内某个部位,便成瘀血。
《金匮要略》云:“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当有瘀血。”
《医宗金鉴》注谓:“表实无汗,胸满而喘者,风寒之胸满也,里实便涩,胸满烦热者,热壅之胸满也;面浮肿而胸满,喘不得卧者,停饮之胸满也;呼吸不快胸满,太息而稍宽者,气滞之胸满也。今病人无寒热它病,惟胸满唇痿,舌青口燥,嗽水不欲咽,乃瘀血之胸满也。”
唇痿,是血不华而失色;舌青,或舌有紫斑如皮下溢血者,皆瘀血之证,甚则舌静脉胀大显露。
口燥漱水,因瘀血阻滞,津液不能上承,无以濡润之故;不欲咽,是胃中本不燥。
无寒热,示人以上诸证不是外感病。
瘀血在身半以上,故自觉胸满。
脉微大来迟,乃心脏大作收张,欲冲去血管中留瘀之阻塞,收张大则力不继,故济之以迟。
腹不满,其人言我满,有自觉症而无他觉症,是瘀血在腹部内脏,故自觉其满而不见于外,假如承气证有燥屎,必有他觉之腹满。
此条当分两截读,“无寒热”以上,言膈以上之瘀血;“脉微大来迟”以下,言腹部之瘀血。
对于瘀血一证的诊断,张仲景揭之于前,王清任述之于后,唐容川宗之大加发挥。
我认为,瘀血有其特征可察,而望、闻、问、切仍为诊断瘀血之重要手段。
01
问 诊
1. 问痛
唐容川说:“瘀血在脏腑经络之间,则周身作痛”;“瘀血在中焦,则腹痛、胁痛”。
故瘀血证有局部疼痛,甚则拒按,即戴元礼所谓“死血痛者,痛处不行移者是也”,这是因瘀血致痛的特征。
由于局部血运不畅,所以其痛为刺痛,并有固定、长期、顽固诸特点,可资辨识。
2. 问病史
应特别注意是否有出血或跌扑损伤史,尤其是吐血等上部出血史更有价值。
江河无逆流之水,脏腑无逆行之血。吐血等上行的出血不比下行的出血,它是有激而然的,必有残瘀之血,外症,如胸部皮肤甲错,可与病史相互印证。
3. 问气候
瘀血症状常受气候改变之影响。如阴雨刮风则加剧。有部分患者,疼痛不仅昼轻夜重,而且遇暖则减,受寒则甚。以气属阳,血属阴,瘀血为阴分之邪,故得阴则病必进也。
4. 问热象
《金匮》云:“妇人年五十许,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
又云:“病者如热状,口干燥而渴....是瘀血也。”
说明瘀血证可以有发热,而在傍晚发热者,尤宜重视之。
5. 问精神
《伤寒论》云:”其人善忘者,必有瘀血”;“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
程应旄谓“血蓄于下,则心窍易塞,而知识昏,故应酬问答,必失常也”。
说明瘀血有精神症状,问诊时当予注意。
王清任癫狂梦醒汤,特别重用桃仁。
其义是癫狂一证,凡见哭笑不休,骂詈歌唱,不避亲疏,汗多,恶态,乃气血凝滞,脑气与脏腑气不接,如同作梦一样,故用本品化其瘀血。
此外,许多顽固性头痛、失眠、耳鸣、眩晕等所谓“神经衰弱”症状,并不全属虚证,亦有属于瘀血者。
在用药上,如单纯用定痛祛风行气等药无效,则应考虑瘀血证之可能性。
02
望 诊
1. 望出血
很多出血症,往往是因瘀血存留而血出不止。故唐容川说:“凡血症,总以祛瘀为要”,并认为虽鲜血亦是瘀血,这是唐氏的经验之谈。
仲景论妊娠下血不止,以及吐衄血不止,皆法以祛瘀剂,就是基于此理。
2. 望二便
仲景云:“阳明证.....本身久瘀血,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又说:“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余之经验,大便黑且亮,有异臭,多为瘀血之证。
3. 望外表
《难经》云:“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色泽去,故面黑如黧,此血先死。”
肌肤甲错,两目暗黑无神,颜面皮肤有蛛纹丝缕,腹胀大有形,腹壁青筋暴露如海蛇状,手鱼际色殷红或絮红,下肢絮筋突起,均是瘀血之征。
因跌扑损伤后而出现肿痛,皮色渐变青紫者,也属瘀血之象。
4. 望舌色
凡舌色发紫或暗,或紫色见于舌边舌尖,呈点、片状,如再兼唇口色紫晦,则更有助于确定瘀血之存在。
其中,舌边青紫或瘀斑多为肝胁瘀血,舌红绛而紫,多为瘀热在里。
03
切 诊
1. 触诊
触摸全身各部,若腹部有癥块,固定不移,渐渐增大,经久不消,劳累后尤易触及,且有疼痛,乃瘀血所致。
肢体骨节疼痛,关节肿胀不红,按之较韧,亦应想到瘀血。
若肢体某部发生剧痛,皮色变紫或暗红,抚之较健侧为凉,疼痛部位近心侧之青色络脉有压痛,也当考虑为瘀血。
若有跌扑损伤史者,诊断价值更高。
2. 脉诊
瘀血的脉象无一定规律可凭。
《脉经》说:“弦而紧,胁痛脏伤,有瘀血”。
王肯堂说:“有瘀血,则脉涩”。
可作参考。
但也有脉沉结,或脉如常者。
总之,切脉为四诊之一,不能单靠脉象来下诊断。
好了,今天的中医知识就讲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是刘医生,个人微信:macskf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