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认识一味中药——茯神

文 / 刘医生的小金方
2019-04-18 11:36

导言:茯神有宁心、安神、利水的功效,性能与茯苓相似,但茯苓入脾肾多用,而茯神入心多用,安神定志效果更佳,尤其擅长治心神不安、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等,现代研究也证实其有显著的镇静作用

药用茯神

《名医别录》:“主辟不祥,治风眩、风虚、五劳、七伤、口干,止惊悸,多恚怒,善忘,开心益智,安魂魄,养精神。”《本草纲目》:“《神农本草》只言茯苓,《名医别录》始添茯神,而主治皆同。后人治心病必用茯神。”《本草经疏》:“其气味与性应是茯苓一体,茯苓入脾肾之用多,茯神入心之用多。”《药性论》:“主惊痫,安神定志,补劳乏。”

茯苓、茯神源于一体,茯苓入脾肾的功能多,茯神则多入心,二者相须为用,健脾益气,利水消肿,兼能通心气、安心神,用治水火不济之心慌心悸、少气懒言、夜寐不宁。茯神可单用,也常与酸枣仁、柏子仁、人参、当归等养血安神药同用。如配合欢花治忧郁不乐、虚烦不眠、多梦易醒等。合欢花为甘平之品,可开郁解忧,除烦安神,茯神甘淡,养血宁心,二药相伍,药力平和,气血兼顾,共奏养血解郁,宁心安神之功。

茯神

【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核中间带有松根(即“茯神木”)的白色部分。

【异名】茯神木、伏神、抱木茯神。

【性味】味甘、淡,性平。

【归经】归心、脾经。

【功能与主治】茯神有宁心、安神、利水的功效,性能与茯苓相似,但茯苓入脾肾多用,而茯神入心多用,安神定志效果更佳,尤其擅长治心神不安、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等,现代研究也证实其有显著的镇静作用。

【适用人群】心神不定、恍惚不乐、虚劳烦躁、心虚血少、神不守舍、惊悸不眠、睡卧不安者。精神受打击或创伤后出现神昏、惊痫、倦乏萎靡、心绞痛、小肠不利、抑郁者。

【注意事项】肾虚小便不利或不禁、虚寒滑精者慎用。

【用法用量】多为煎汤,煮粥或入丸、散。煎服用量在9~15克。

食膳与实际应用

茯神以内厚实,松根细小者为佳。茯神抱木心而生,最大特征是有木心部分,其宁心安神的作用比茯苓更佳

茯神食疗

安神茶

宁心安神、定惊镇静

【功效】

此茶可宁心安神、定惊镇静。常用于心气不足所致的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等。

【食疗药膳】

茯神、炒酸枣仁各10克。将茯神和炒酸枣仁研成粗末,放在茶包中,置于茶壶中,冲入沸水,盖闷20分钟后即可饮用。每日1剂,代茶频饮,失眠者可在睡前半小时冲泡饮用。

【适用人群】

适合心气不足、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精神恍惚、神不守舍、劳怯健忘者常饮。四季皆宜饮用。

【禁忌】

肾虚滑泻者不宜。

茯神粥

治心胸气结、心神不宁

【功效】

此粥可除烦止狂,善治心胸气结、心神不宁、心虚烦热、惊悸等症。

【食疗药膳】

茯神15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茯神捣为末,与淘洗好的粳米混匀,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共煮成粥,加白糖调味即可。每日早、晚分2次温热食用。

【适用人群】

适合心神不宁、精神恍惚、神不守舍、烦躁抑郁、惊悸失眠者食用。情志不和,尤其是精神遭受创伤者宜用此粥调养。冬季饮用尤佳。

我是中医老刘,个人微信:docliu66,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