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岁的女国医,头发依然浓黑,几十年没生过病,她的养生秘诀就是

文 / 老刘解说骨科养生
2019-04-05 15:18

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解决我们身体当中的症状,那么有很多的人们都在选择养生的方式,让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和长寿,越来越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养生才是最好的,对于96岁的女国医头发依然能嗨几十年没生过病,她的养生秘诀到底是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女国医的养生秘诀。

1. 从不吃营养品,但一碗汤却喝了70年!

朱教授认为,“世上没有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不过,养生是一门学问”,朱教授虽不推崇药补养生,但却一直保持着每天喝一碗汤——西洋参汤。

朱教授坚持每天喝西洋参汤,原因在于,西洋参性平,四季都适合,有滋阴补气之效;而枸杞子补血、明目。

做法:

取枸杞子15克,西洋参6克,隔夜煮好(两天的量)。早上起来温一下就可以吃了,也可以当茶喝,脾虚的人放两三颗红枣。

西洋参在补气的同时能滋阴、生津,适用于久病阴阳两虚的病人,常用于治疗肺阴不足而引起的咳嗽、咯血、盗汗、烦渴或久病体内生虚热、津液耗损过多等病症。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肺结核、肠结核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慢性肝炎、慢性肾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以及其他恶性肿瘤所致过度虚弱及津液耗损等症。

如果不喜欢西洋参汤,可以试试“三豆饮”!

由于长期从事妇科,对于女性皮肤暗淡、色斑暗沉的问题,朱教授非常拿手,她推荐“三豆饮”。

做法:

用绿豆、赤豆、黑豆各20克,加生甘草6克,煎汤代茶喝,还可将煮烂的豆子拣出食用,可以利水消肿、补充营养。

2. 从不吃煎炸食物,任何药补都不如食补!

与药补相比,朱教授更倾向于食补。如气血虚的人可以多吃些当归羊肉汤,脾弱的人也可以吃点山药。只要对症,并持之以恒,把肠胃调理好,长寿并不是难事。

朱教授表示,自己吃东西比较清淡,油煎、炸等容易上火的亢阳食品从来不吃。除此之外,她并没什么忌口,但对自己喜欢的食物,却也能要求自己做到不多吃。

食物也具有如同药物的性味,因此可以用于治病养生。但是,食物与药物又有所不同,药物偏性较大,食物偏性较小。因此在小病或是大病将愈,以及人体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偏差较小之时,食物治疗比药物治疗更加合适。所以中医学的经典《黄帝内经》说,在病将痊愈之时,可通过谷肉果菜“食养”以调之,促使疾病痊愈,不要再使用药物,否则就会损伤正气。

3. 每天一个动作,96岁头发依然浓黑茂密!

朱教授虽然96岁高龄了,但头发量非常的多,而且相对于同龄老人,朱教授的白发量并不是很多。很多人见到朱教授第一面都会问,您是怎么保持90多岁头发依然浓黑?

朱教授介绍,中医讲“发为血之余”,我自己每天早上醒来,都会用手按摩梳理头皮,促进头部供血,这样一整天的精神都会比较好。头是五官和中枢神经所在,头皮上有很多穴位,像上星、百会、脑户、前顶、玉枕等,用手指按摩这些穴位,能加强对头皮的按摩,虽不像针灸那样强烈,但同样能够通经活络,改善头部血液循环,长期坚持能起到防治头痛、失眠、明目、防止头发脱落和变白的保健作用。

做法:

两手手指半弯曲,用5个手指的指尖由前向后梳挠头皮。先梳头皮中线附近,依次向左右两侧及耳朵上方头皮移动,大约移动两次便可将整个头部梳理一遍,可做4-6遍。

4. 不坐电梯爬楼梯,几十年血压一直正常!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特诊部,曾是上海滩第一座带电梯的花园洋房。但每次看诊,朱南孙教授都会选择爬楼,放着电梯不坐。 精力充沛的她常被人说:“看起来才60多岁。”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 朦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

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天地之道,简易而已。 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

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

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静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流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

朱南孙祖父是民国时期著名医生朱南山,父亲是新中国医学院的院长,作为朱家千金长女,她拒绝家人用汽车接送,小时候嘴喜欢脚蹬旱冰鞋。工作以后,无法穿旱冰鞋上班,但是爬楼梯这个习惯坚持了几十年,如今朱南孙教授不但身材苗条,而且血压正常,全无病痛。

爬楼梯或者爬山是人们广为推崇的一项强身运动。假如以每小时2公里的速度在山坡上攀登3 0分钟,消耗的能量大约是500千卡(2091千焦),相当于游泳45分钟或在健身房连做50分钟枯燥的练习。但是爬山运动也是有很多学问,整个爬山运动耗氧量还是很大的,强度把握不好很容易伤到身体。

骨质疏松患者登山时应选择坡度较低,山路平坦的山,最好有多人组合参加,这样可以相互照顾,防止摔倒。同时在爬山前一定要做准备活动,让肌肉、关节先活动起来,使局部组织的温度提高。爬山结束以后,也要做整理和放松。在爬山过程中不论路途长短都要按照一定的呼吸频率,逐渐加大强度,切不可突然加快脚步或在最后一段拼命冲刺,使呼吸频率在运动中发生突然改变。一般情况下,心率保持在每分钟120~140次最为适宜。爬山并非人人适宜。骨质疏松症者骨的坚韧性下降,在较小的外力作用下,就容易发生骨折。而爬山运动量相对较大,摔倒机会略多,因此,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不宜参加爬山活动,以免发生骨折与意外。

5. 每天睡前热水泡脚,20分钟就能降压!

谈到中老年人嘴关心的降压问题,朱南孙教授说:“我血压这么多年都正常,倘若白天劳累,或者有什么心事,为不影响睡眠质量,我就在睡前泡脚,水温比平时高一些(就是普通的热水),泡上15~20分钟,让血压降下来。泡上20分钟就能起到降压的作用。

泡脚时,通过热力放松脚上以及小腿处的经络,使血液循环加快,改善心脑等器官的供血。随着热力的不断增加,人会微微出汗,可以疏通经络,排出体内的寒气和废物,调节体温,降虚火。血液循环的改善,对血压有非常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所以建议忙碌一天后,一定要花上20的时间给身体放松、调节。

6. 想得开放得下,长寿自然来!

朱南孙教授的丈夫1958年被错误打成右派,被下放到福建接受劳动教养。在过苦日子的那段时间,她一人养活了一家人。凭着坚强的心态战胜了巨大的困难,回忆起那个年代,朱南孙教授感慨到:“(每个人都有苦难的时候)无论遇到多么险恶的环境都要能正确对待,自我排解。养生首先要养心,养心就是要想得开,放得下。所以才得以活得长寿。 ”

“快乐的事情记住,不快乐的事情都忘掉”。遇事不怒,想得开,放得下,始终保持心情的平和。过喜伤心,过怒伤肝,忧伤脾,悲伤肺,惊恐伤肾,养生的关键是要开开心心。

当代心身医学研究证实,一切心理应激引起的情绪变化,主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进而影响到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功能。自主神经反应具有人类进化中适应环境、保护机体免受伤害的特点。若这种反应过于强烈或维持时间过长,就有可能伤害到内脏了。在心理不适时可以产生免疫功能低下,主要表现在血液中的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水平低下,致使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削弱

生活当中我们一定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来讲,生活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好的保护才是最好的,因为这些养生的秘诀也是非常好的,能够让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完美和健康,按照上面所说的这种方法来达到非常重要的养生的改变,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好的功效,保证我们的生命更加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