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中医晦涩难懂?读完这篇文章,三分钟教会你入门中医
前几天,我们的一个粉丝群炸了锅。
有小伙伴吐槽:“我抱了很大希望去找公号推荐的中医看病,可是,大夫没听我讲几句,就已经把方子开好了,这咋和传说中的不一样呀?”
这番话,瞬间引来群里其他粉丝的辩解。
“中医看病讲究的是望闻问切,从你进门的那一刻,其实就已经开始看病了,不用你说太多,大夫对你的病情就了然于胸了。”
“你看病前,就有学生详细记录你的病情了,况且大夫看病凭的是脉、舌苔、气色和独特中医思维。”
“越想表达清楚,就越表达不清楚,有时候过度表达会影响医生的判断。”
……
其实,很多人纳闷:中医到底是咋看病的?真的凭三根指头号脉就可以诊断、开方吗?
作为一个中医初学者,我的师傅(姓名暂时保密)为了让我尽快入门,可谓煞费苦心。
“201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中医,在黑板的角落里,画了一个圈……”
对!这个“圈”,就是我的入门法宝。从此,我一把推开了中医的大门!
哈哈哈,听我给大家讲讲我的学习感悟。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这口气没了,也就嗝屁了。所以常有人说:”我最近干啥都提不起劲,是不是气血不足呀?”
以我现有的修为,气血足不足的我不知道,但中医治病,其实就在调“气血”。所谓“气血不畅,百病丛生;气血通畅,健康无忧。”
如果你能听明白这句话,我就可以正儿八经地讲讲这个“圈”了。
瞧,它长这样:
画这个“圈”,是为了说明体内的气机到底是咋流动的。
如果气机能按箭头所指的方向正常运转,人就啥病没有;只要任一个环节出问题,气机流通不畅,人就会生病。
偏偏有爱较真的小盆友跳出来说:“你画的不对!肝和胆为啥没挨在一起?火明明往上烧,你画的火为啥往下走?水明明往下流,你画的水为啥往上升?”
这是啥妖魔鬼怪的图?看得尴尬癌都犯了!
别急!听我从头给你解释。
古人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也就是说:你的每一寸肌肤,每一根毛发都来自你的爹妈,如果有损失,那就是不孝!
所以古代严禁解剖尸体。即使是仵作,相当于现在的法医,在刑事案件中不得不解剖尸体,也绝对不能对外公开。
这种封建思想,对医生的最大影响是:从来不知道人体内到底有啥器官。
但医生总是要看病啊,于是就把人体想象成一个神秘的“黑匣子”,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联想人体的各项机能;通过观察人体外在的表现,判断体内气的流通。
久而久之,数代中医人将这套诊病办法完善为“望闻问切”。这也是中医与西医最大的不同。
中医不太看重脏腑的位置,而是注重整体气的流通。
比如肝和胆,西医做过解剖,发现肝胆是挨着的,但是中医认为:肝和胆的气机流动方向不一样,所以我们看到:在这个“圈”中,肝和胆就没有挨着。
至于图中所画的什么“心火”、“肾水”……这么多奇葩的名字完全记不住咋办?
我尝试用喜宝最近迷上的动画片《葫芦娃》,给大家做一个科普:动画片中的蛇精有个宝贝,每次她念咒语:“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就能变幻出诸多宝物。
所谓“金木水火土”,就是古代发明的五行理论。
古代中医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联想到人体,把“五行理论”和人体脏腑对应起来,如: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所以简称“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
其实,我刚接触“五行理论”时,最别扭的是:书上写的不是咱们平日里念顺溜的“金木水火土”,而是“木火土金水”——这真的不好记啊!
慢慢才知,这个顺序,原来是相生的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为了让大家记住这个“咒语”,也为了让大家弄清楚五者之间的大致关系,我们可以想象眼前有一片森林:
脾胃属土,那就当它是大地;肝胆属木,自然就是树;心属火,当它是太阳;肾属水,肯定还是水。
一棵小树(肝胆)要想成长,需要大地(脾胃)的养分和水分(肾水),更需要阳光(心火)照射,四者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
太阳高高在上,往下照射才能温暖大地,所以,“心火”是往下走的;阳光普照,水要变成水蒸气往上跑,所以,“肾水”是往上升的。
这样,往下的“火”和往上的“水”相遇,水火交融,不寒不热。
小树要时刻汲取土壤(肝脾)里的养分,长出来的叶子(胆胃)将来会落叶归根。
所以,肝脾升,胆胃降。肝脾,负责往上运送人体的精华;胆胃,负责承接人体的糟粕。
五行,只说了四行,还缺一行:肺金。
从图上看,肺在心脏上方。如果把心脏比喻成太阳,大家试想一下:太阳总是被谁遮盖?
答案是:云彩!
蒸发的水蒸气(肾水),往上进入云彩里,乌云密布,暴雨大作,雨水再次回归江河湖泊,这就是五行说的“金生水”。
所以,中医讲“肺主治节”,大致意思就是说:肺通过宣发和肃降的作用,对人体的气血津液进行整体的调节治理,让这个“圈”内的气机正常流动,从而形成一个完美的循环。
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只要这个“圈”正常运转,人就不会生病。
那么,看懂这个“圈”,真的就会看病吗?
能!
“举个例子:很多人都知道上火要吃三黄片。为什么?用这个“圈”来解释:心火本来是往下降的,现在突然失衡往上跑了,人就表现出上火的症状,如口干、口渴、长痘痘,口腔溃疡……吃三黄片能清火,能让心火继续往下降,症状自然缓解。
”总之,这个“圈”看起来简单,但蕴含着无穷智慧,三言两语肯定讲不清楚,所以不当之处多有包涵!如果你对中医感兴趣,我愿意以一个中医小白的身份,将我的中医感悟分享给大家。
欢迎下方留言,咱们一起学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