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讲中医:一家四口得了同一种病,我开出了四张不同的药方……

文 / 厚和中医
2019-04-02 16:29

大家好,我是中医老刘

中医讲「同病异治」,那到底什么是「同病异治」?

今天老刘从具体临床案例分析出发,向大家解析到底什么才是「同病异治」,该怎么「同病异治」。

大约六年前,我遇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临床案例,确切地说,应该是四个临床案例。

一对年轻夫妇,有个不满一岁的小孩。

第一天,小孩突然开始上吐下泻,小儿科医师判断可能是诺如病毒传染;

第二天,妈妈因为照顾小孩换尿布等,也开始上吐下泻。爸爸也请假在家照顾小孩;

第三天,爸爸开始胃痛呕吐,轻微拉肚子。换奶奶来帮忙照顾小孩。结果……

第四天,奶奶开始上吐下泻、胃痛、胃部胀气。

同样是上吐下泻,西医检查全是诺如病毒传染。

但从中医的角度看,每个人的症状是有差异的,我通过中医的辨证,开出了四张不同的处方。

1、葛芩连汤

葛根,黄连,甘草,黄芩

小孩的先天阳气比较足,表现出的是比较明显的湿热证:口渴、舌质红、小便黄赤,肛门一圈也是红红的。

这种下利是所谓的「热利」,用葛芩连汤清利湿热;另外还有呕吐、发热、口渴这些症状,是典型的水停中焦、水逆又有表证的五苓散证。所以给小孩开出的处方是葛芩连汤加五苓散。

五苓散

桂枝、泽泻、茯苓、猪苓、肉桂、白术(炒)

妈妈的热象不明显,平常身体有沉重感,苔白腻。这是湿证导致的上吐下泻,所以只给她开了五苓散。

爸爸的上吐下泻怎么治?

半夏泻心汤

半夏、黄连、黄芩、干姜、甘草、大枣、人参

爸爸可能平常在外吃饭应酬比较多,肉类海鲜吃得多,所以热痰比较明显:比较怕热,喜欢喝凉的,舌苔稍黄腻有痰象。

而且也没有表证的发烧,只有轻微的腹泻。这是热痰结于心下、脾寒胃热导致的上吐下泻,所以给他开的是清热祛痰温脾的半夏泻心汤。

奶奶的上吐下泻怎么治?

胃苓汤

苍术(泔浸),陈皮,厚朴(姜制),甘草(蜜炙),泽泻,猪苓,赤茯苓(去皮),白术,桂枝

奶奶的湿证比较明显:水滑舌、苔白腻。另有胃痛、胃胀的症状,是脾胃气滞的表现。所以用祛湿的五苓散,加行气燥湿的平胃散合方,开给她的是「胃苓汤」。

一家四口都有上吐下泻,但症状细节不同,辨证论治后,所用的药方也不同,耐人寻味。这个案例也解决了我之前学习中的一个困惑。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伤寒论》

在读《伤寒论》的时候,其中有一段条文是上文那样的。伤寒论中的「心下」指的是胃,「痞」就是闷胀的感觉。

初学中医的时候,不了解为什么半夏泻心汤与五苓散,明明药味组成南辕北辙,主证也差异甚大,怎么会有先给泻心汤,之后痞证不解需要用五苓散的情况?

经过以上的临床案例,才知道仲景先师可能也遇过同样类型的肠胃型传染病,在不同体质的人身上,可能出现半夏泻心汤与五苓散的差异症状。

有热痰的体质会出现半夏泻心汤证,有湿的体质会出现五苓散证。

中医的治疗,一定要在中医思维的指导下,根据八纲、气血、津液、湿燥痰,整体辨证处方。不能只根据某一个症状开方,更不能生搬硬套西医的诊断来使用中药。

好了,今天的中医知识就讲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是中医老刘,个人微信:macskf,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