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育雏之肌腺胃炎的调理和预防

文 / 仙山读者
2017-07-05 16:03

中药育雏之肌腺胃炎的调理和预防

对于机体来说,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所有脏器以及各个系统的发育(比如免疫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都要靠营养来支撑,而所有的营养精微来自于饲料,从饲料到营养的转化吸收都必须由消化系统来完成,所以消化系统的发育好坏直接关系到肉鸡后期的发病率、料肉比、以及养殖的收益率,最明显的前期有过腺胃炎的鸡,后期呼吸道等疾病发病率高、饲料转化率低、经济效益低下,所以消化系统的调理是育雏的第二个关键

咱们首先了解一下消化系统,从解剖学上来讲,消化系统包括口、食道、嗉囊、腺肌胃、小肠、大肠等几个部分,临床上多见的是腺肌胃、小肠、大肠的病变,而早期常见的多为腺肌胃炎。今天咱们就腺肌胃炎的话题来谈谈育雏期间的消化系统的调理和腺胃炎的预防。

在我国,近几年鸡肌胃腺胃炎开始流行,2009年后该病流行的更加严重。其发病范围之广,危害之大,令养殖户谈之色变,使肉鸡养殖行业蒙受巨大损失,料肉比高,生长发育迟缓,生产性能大幅度下降,并且没有季节之分。现如今我国仍有部分饲养者对鸡肌胃腺胃炎的认识不到位,所以不能够给予正确的对待,容易被市场的表面现象误导。造成不少的养殖户在肉鸡的饲养过程中出现严重问题。使鸡群后期发病率高且难以控制,阻碍鸡只免疫功能的恢复。那么腺胃炎危害这么大,它究竟是一个什么病呢?他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呢?有什么有效的方法治疗和预防呢?今天我们就这个问题从几个方面来详细的探讨一下。

我们先看一下肉鸡的采食生长特点:从孵化出来的42克到40天长到5斤,在这个短暂饲养周期当中,绝大多数时间都是用来吃料的。一只肉鸡在40天的饲养期中,每天平均要吃掉100多克料(最大日采食量可以达到200克以上),累积采食量可以达到4000克以上,其累积采食量达到其初生重的100多倍……中药育雏之肌腺胃炎的调理和预防

由于经济利益的趋势使养殖方式不断更新,很大限度的改变了原来的生活生长方式,由地面养殖上升到网架,笼养。离地面(土)越来越远,不能有效的接地气(土虚)。土虚,金亦虚,土虚不生金金更虚 ,所以鸡的脾胃疾病以及肺部疾病会高发

脾主中州,与胃相表里,胃为水谷之海,脾胃本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 ,主运化水谷,营养周身,主肌肉,统血液。

土者,滋生万物,养育万物。五脏之中,脾负责生化气血,灌溉四方,机体各部所需之气血,皆受供于脾所运化之水谷精微。脾气一虚,诸藏亦损 。所以腺胃炎会出现一些瘫鸡、饲料便、食欲不振、呼吸道等症状中药育雏之肌腺胃炎的调理和预防

首先根据腺胃炎的发病机理、流行规律来看,可以确定它是一个条件性疾病,一个在特定条件性发生的病症,不具有传染性,再确切点的说,它是一种症状,一种有多种原因引起的表现在消化系统,特别是腺胃肌胃以及小肠等脏器发生明显病理变化的一种综合症状。具体表现为采食量过低、抛料、粪便有未消化的饲料,鸡爪发白,精神沉郁或疯跑,机体发育迟缓,呈渐行性消瘦,免疫器官发育受阻,或免疫抑制等等,解剖症状,腺胃肿大呈乒乓球样,个别腺胃乳头肿胀出血,肌胃角质层火山口状溃疡或龟裂,小肠肠壁增厚等症状。

那么家禽临床上出现这些症状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今天我们就这个问题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来剖析一下。首先我们从最开始的肉鸡育雏来分析。

第一、鸡雏运输的问题

种蛋经过21天孵化出鸡雏,然后鸡雏通过运雏车运输到养殖鸡棚,此时的鸡雏出克不久,自我体温调节能力没有,全部依靠外界来维持其体温的平衡,所以鸡雏运输时要使用具有保温通风性能的专用雏车,由于雏车运输鸡雏时鸡雏的密度特别大,所以雏车的温度应该控制在25-26摄氏度。但是当前经济形势下,人们不得不使用非专业的敞篷车来运输鸡雏以保证其经济效益,所以鸡雏的保温通风方面相对就比较差,鸡雏着凉甩鼻的现象比较多见,鸡爪手感比较凉。甩鼻咳嗽比较明显所以一般会被人们重视,而鸡爪发凉相对来说就不容易被重视,人们不知道恰恰就是这鸡爪的发凉,对鸡雏的侵害已经开始,特别是消化系统的侵害,我们都知道鸡爪上面的几条经络: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这几条经络都是喜热怕凉,当遭受寒气侵害时就会表现出消化系统的病理变化,拉稀、嗉囊胀气、食欲不振、完谷不化等等。这都是我们在养殖过程常见的现象,都以为是鸡雏质量不好,其实就是由于运输途中保温通风不当造成的一种病理现象,从这时候鸡雏的消化系统发育就开始受阻,腺肌胃的病理现象就开始逐渐显现。

第二、鸡雏到鸡舍中,鸡舍温度的问题

进雏前我们都习惯于预温,什么是预温呢?就是提前把鸡舍内的温度升起来,使鸡舍内不再感受到寒气,一般我们执行的标准是进雏前28-30摄氏度,育雏时34-36摄氏度。这个标准一般是指鸡舍内空气的温度。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往往我们都不是按标准来操作,不管升温时间长短,只要是升到需要的温度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这就犯了一个关键性的错误,就是鸡舍需要的温度是整体温度,而不只是舍内空气的温度,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很简单,我们知道鸡舍内上面的温度要比下面高,我们一般都是以中间温度为准,往往忽略下部温度,下面的温度低寒气重,寒气向上走,(并且一般都没有铺毛头纸),可以直接伤害鸡爪和鸡的腹部,伤害了鸡爪使鸡爪的几条经络,鸡的腹部受凉使肚脐(神阙穴)受损,神阙穴内联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宫、皮肉筋。最主要的是使消化系统持续受到伤害,寒气侵入胃和脾脏,造成消化不良,使腺肌胃、脾脏功能下降为腺胃炎埋下了祸根,只是其一,其二、就是升温时间短,只注重空气温度而不考虑网架的温度,由于升温时间短,舍内温度比较高,但是网架温度上不来,鸡雏进来之后,网架温度低直接影响鸡爪,使鸡爪及各条经络受损,直接影响消化系统。

第三、饮水的问题

受利益驱使,现在多是大规模、高密度养殖,升温通风等设备比较先进,即节约了人工又节约了土地。但是人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饮水,开口饮水的加温和后期饮水的消毒。育雏期间由于鸡本身属于阳性体质,雏鸡对饮水的要求比较严格,所以水温必须达到20°--23°才行,温度低了就会对消化系统造成严重的伤害,就像咱们的婴儿一样,刚生下来的婴儿谁也不会给他灌一瓢凉水,都知道这样做对孩子会造成极大的伤害,鸡雏也是一样,饮水温度低特别是开口水温低,就会对消化系统,特别是腺肌胃脾脏造成极大的伤害。这就是寒湿由口而入,造成寒湿困脾

第四、饮水器具的消毒

由于长时间的使用,使饮水器的各个部件污垢非常多,人们在处理这些污垢时多是用抹布擦拭,而很少用消毒液来消毒,最多是用消毒液浸泡一下水线,至于别的地方则不再做消毒处理,其实我们应该知道,由于长时间的使用,饮水器具不只是有污垢,更多的是细菌和病毒,因为我们不可能保证每只鸡都健康,所以饮水器具是一个很大的污染源头,对他消毒处理的好坏可以直接关系到鸡只后期发病率的高低。这是其一。其二就是饮水器具污垢长时间不处理或处理不彻底,我们都知道饮水器具上的污垢是霉菌最好的滋生的环境,长时间不处理或处理不当就会造成霉菌和大肠杆菌的大量滋生,这些霉菌就会随着饮水进入到消化系统,使整个消化系统受到伤害,中医来说霉菌本身属于寒性,所以会造成中毒,表现在腺肌胃以及肠道的明显的病例变化,消化不良、大肠杆菌等等。

第五、育雏时湿度比较大

一般育雏时相对湿度标准是65-70,但是由于今年夏季雨水丰沛,是地表水分高,鸡舍内湿度很高,很多都会超过80,加之湿度计多数不准确,并且养殖户对湿度的感觉不如温度敏感,所以湿度高在鸡舍内也算是一个比较正常的现象,但是不能忽略“再热的水也属于寒性”过多的水分通过皮肤进入体内,使寒湿由皮肤进入机体,直接侵害鸡的脾脏和腺肌胃,这就是中医说的寒湿困脾证

第六、鸡雏开口过早,个别饲料熟化程度不够,

鸡雏消化系统刚开始发育,其研磨消化吸收能力很差,所以开口要把饲料弄湿,使饲料软化,以减少消化系统的负担。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只能饲喂正常是饲料,而没办法将饲料弄湿,使消化系统负担加重,更有甚者饲料熟化程度不够,使刚开始发育的消化系统特别是腺肌胃雪上加霜,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这是当前养殖环境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些原因加之现在的饲养模式造成了一系列的表现在消化系统的病理现象特别是腺肌胃上的一些症状,这就是腺胃炎,总结以上几点,概括来说其实腺胃炎就是由于寒气通过不同途径进入机体而对消化系统,特别是腺肌胃以及脾脏造成伤害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寒湿困脾证。

症状发病原因我们已经搞清楚了,那么怎么治疗怎么预防呢

首先要从饲养管理入手,尽量减少鸡雏运距,然后就是鸡舍升温,升温时间尽量长一点,以保证鸡舍整体温度达到需要的标准,使寒气降到最低,网架上铺毛头纸或是报纸,使寒风不能直接刺激鸡爪和雏鸡的腹部。

第二就是鸡雏开口饮水温度、器具消毒的问题。进鸡前首先对饮水器具、料筒料槽进行彻底消毒,然后备好20-23°的温水,因为雏鸡需要的饮水温度一般是20-23°之间。

第三,饲料软化。降饲料用温水弄湿,使饲料软化,提高饲料的适口性。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配合药物的调理。

因为这是一个寒湿困脾的症状,类似人的胃寒,所以用药必须温中散寒,健脾暖胃,燥湿利水、和胃,那么用什么药呢?

温中散寒-首选干姜

健脾益气-首选党参、白术

燥湿利水-首先白术

补脾和胃解毒-首选甘草
中药育雏之肌腺胃炎的调理和预防

这三味药组成一个方子基本可以治疗现在的腺肌胃的疾病,其实这个方子就是理中散,也就是咱们常用的附子理中丸的加减方

由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四位药组成,其功能主治:温中祛寒,温中逐水,补气健脾,主要就是治疗脾胃虚寒证。具体表现为脾胃不和,中寒上冲,饮食减少,肠胃冷湿,泄泻注下,水谷不化,里寒外热,四肢发凉。特别适用于由寒气造成的急、慢性胃炎,胃窦炎、溃疡病等脾胃虚寒等的治疗。具体方子里面

党参:性平,味甘、微酸。归脾、肺经。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特别善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食少便溏。方中主要用来提升脾肺的功能,

炙甘草: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补脾和胃,益气、解毒。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主要用来提升胃和脾的功能。

白术:味苦、甘,温。归脾、胃经。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消五谷,尤其祛湿利尿作用明显,方中主要用来燥湿利水

干姜:味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温中散寒,主要作用在脾胃,凡脾胃有寒,无论是寒实证还是虚寒证,也无论表现为疼痛还是胀满、食欲降低、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等,用干姜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方中干姜温运中焦,以散寒邪为君;党参补气健脾,协助干姜以振奋脾阳为臣;佐以白术健脾燥湿,以促进脾阳健运;使以炙甘草调和诸药,而兼补脾和中,取其甘缓之气调补脾胃。诸药合用,使中焦重振,脾胃健运,升清降浊机能得以恢复,则寒湿之气自然化解,其证自愈。

中药育雏之肌腺胃炎的调理和预防

研究院 具体预防保健措施:

就是进雏前将饮水器具、料桶料槽彻底消毒,提前把鸡舍的温度升高并且均匀,雏鸡开口时尽量的使用温水,尽量的用湿料开口。

一万羽肉鸡:

1-6日龄杂交型杨树花口服液(用6瓶/1000ml)饮水

•功能:祛除霉菌毒素+康复肌腺胃炎

19-23日龄日龄杂交型杨树花口服液(28瓶)饮水

•功能:祛除霉菌毒素+康复肌腺胃炎

每日 一文,欢迎点赞+关注,了解更多养殖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