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讲中药:半夏,你知道多少?

文 / 厚和中医
2019-03-26 17:28

大家好,我是中医老刘

之前给大家讲过中药附子,很多朋友看后说对于半夏也还有许多的问题不太明白,希望再谈谈关于正品半夏的相关问题,那今天我们便就此进行交流。

半夏的药用历史

半夏是一味历史悠久、运用广泛、疗效卓著的中药,所有的经典中都有记载,也可能所有重要医学典籍中也都有记载(这个没有一一考证,大家有兴趣可以考证一下)。

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的下品中记载了半夏,谓:“半夏,味辛平,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咽喉肿痛,头眩,胸张,咳逆肠鸣,止汗。一名地文,一名水玉,生川谷。”

现存最早的中医基础理论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中也记载了半夏。

《灵枢·邪客第七十一》讨论失眠的治疗时写道:“伯高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黄帝曰:善。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和得者也。愿闻其方。伯高曰: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复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

《黄帝内经》以讨论基本理论为主,涉及到治疗则以针为主,只记载了13方,在这13方中就有半夏汤,现在称为半夏秫米汤。

现存最早的临床医学专著《伤寒杂病论》中用半夏的名方众多,如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小青龙汤、小陷胸汤、苦酒汤、半夏散及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半夏厚朴汤、干姜人参半夏丸等。

现在关于半夏的用法基本上来源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另一本重要的早期本草学专著《名医别录》也记载了半夏。谓:“生微寒,熟温,有毒,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堕胎,疗痿黄,悦泽面目。生令人吐,熟令人下,用之汤洗令滑尽。”


半夏的炮制方法

半夏的饮片因为炮制方法不同而异,常用的有生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等。

一、生半夏

一般在夏、秋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拣去杂质,筛去灰屑,用时捣碎。

本品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

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二、法半夏

取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另取甘草适量,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倒入用适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搅匀,加入上述已浸透的半夏,浸泡,每日搅拌1~2次,并保持浸液pH值12以上,至剖面黄色均匀,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洗净,阴干或烘干,即得。

每100kg净半夏,用甘草15kg、生石灰10kg。

本品呈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颗粒状。表面淡黄白色、黄色或棕黄色。质较松脆或硬脆,断面黄色或淡黄色,颗粒者质稍硬脆。

气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

三、姜半夏

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时,取出;另取生姜切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共煮透,取出,晾干,或晾至半干,干燥;或切薄片,干燥。

每100kg净半夏,用生姜25kg、白矾12.5kg。

本品呈片状、不规则颗粒状、类球形。表面棕色至棕褐色。质硬脆,断面淡黄棕色,常具角质样光泽。

气微香,味淡、微有麻舌感,嚼之略粘牙。

四、清半夏

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8%白矾溶液浸泡至内无干心,口尝微有麻舌感,取出,洗净,切厚片,干燥。

每100kg净半夏,用白矾20kg。

本品呈椭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的片状。切面淡灰色至灰白色,可见灰白色点状或短线状维管束迹,有的残留栓皮处下方显淡紫红色斑纹。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角质样。

气微,味微涩、微有麻舌感。

生半夏多外用于消肿散结,清半夏长于燥湿化痰,姜半夏偏于降逆止呕,法半夏善和胃燥湿。

现在的研究认为,矾制和姜制半夏确实可以降低半夏的毒性,但是疗效也显著降低,所以入汤剂的时候用生半夏更好,因为生半夏经过煎煮就是制半夏了,煎煮以后生半夏已经没有了毒性,如果同时在方中用了生姜和甘草,就很安全。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有43方用了半夏,内服的有37方,注明的只是洗,其中有30方和姜同用,另有13方并不用姜,说明仲景用姜并不是为了解半夏的毒,而是根据病情进行配伍需要,半夏不配姜也是安全的。

而且半夏散直接用的生半夏内服,可能寒痰客于咽喉的咽痛,正是需要半夏辛热的刺激才能寒散痰化,当然,方中用了甘草,同时也有解毒作用。

丸、散等不经过煎煮的剂型中,用制半夏更稳妥。

半夏的经典配伍方法

寒饮咳喘:干姜、细辛、五味子 —— 小青龙汤;

湿热中阻:黄连——半夏泻心汤;

痰热结胸:黄连、瓜蒌——小陷胸汤;

痰阻胸痹:瓜蒌、薤白——瓜蒌薤白半夏汤;

痰湿咳嗽:陈皮、茯苓——二陈汤;

痰阻眩晕:天麻、白术——半夏白术天麻汤;

痰湿呕吐:生姜——小半夏汤;

痰湿腹胀:厚朴、生姜——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半夏的配伍方法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自己再总结总结。


半夏的毒性

从《神农本草经》开始,各种本草学著作都认为半夏有毒,各种炮制方法都是为了减少半夏的毒性。

其实,半夏的毒性,或者说是副作用主要是对口腔、咽喉和消化道粘膜的刺激,对内脏并没有太大的损害,最严重的问题是刺激咽喉,导致咽喉的水肿痉挛,使人窒息而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实验研究证实,半夏蛋白还有抗早孕活性。

用半夏粉灌胃,对妊娠母鼠和胚胎均有显著的毒性,生半夏和制半夏没有差异。提示半夏用于妊娠呕吐时应慎重。

一、临床表现

1. 服用后口腔、喉头及消化道粘膜因强烈刺激而引起疼痛,肿胀,麻木,使人不能发声,流涎。

2. 发热,头痛,出汗,面色苍白,心悸腹痛,舌麻,吞咽困难。

3. 严重者心率减慢,喉头痉挛,呼吸困难,窒息而死亡。

二、处理方法

1. 西医

(1)清除毒物:常规温水或生理盐水洗胃,洗胃液中可加活性炭;常规导泻。

(2) 收敛、解毒:洗胃、导泻后,适量食醋或鸡蛋清含服。

(3) 对症处理:输液、吸氧、解痉、使用呼吸兴奋剂等。

2. 中医

(1) 生姜汁5ml~l0ml,顿服。

(2) 生姜汁5ml,食醋30ml顿服。

(3) 生姜汁5ml、明矾末9g调匀,顿服。

(4) 生姜片30g、绿豆60g、防风30g、甘草15g,水煎服。

(5) 生姜30g榨汁、红糖30g,开水冲服。

(6) 金银花30g、连翘30g、绿豆衣18g、生姜15g、甘草l0g,水煎服。


半夏的配伍禁忌

半夏和乌头、附子属于十八反的范围,不能同用,但是关于十八反,学术界的意见不统一,大多数人持反对意见,特别是一些临床医生。

因为在以《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历代医学名著中,有大量的半夏和乌头、附子同用的名方和医案,也有很多医生在临床上亲自用过,并没有发现中毒的现象;

还有就是,虽然很多书中,包括教材和药典中都有十八反的,但并没有相反的药同用以后出现中毒的确凿事实和证据,所以半夏并非不能和乌头、附子同用。

好了,今天的中医知识就讲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是中医老刘,个人微信:macskf,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