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点中医吧,老祖宗的东西,还没过时呢?

文 / 时光匆匆de岁月
2019-03-23 18:22

今天想跟大家谈谈“中医”。

中医起源于我国,奇怪的是在国外更吃香。很多外国人觉得中医很神奇。国内很多人反而相信西医,甚至很多人觉得中医是“伪科学”,已经过时了。我在一些育儿群里呆过一段时间,发现很多宝妈对于给孩子吃中药都有排斥心理。

我先阐明自己态度,我是非常认可中医的。如果你是反对派,那接下来的文字大概无法吸引你了。

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学点中医,远的不说,就是自己有点小毛病的时候,不需要完全依靠医院、医生、药物。更重要的是你的生活观、人生观也会因此有所改变。

最近多多爸爸总是咳嗽,也去买了药,效果一般。咳嗽几天都没见好,我就弄了点水给他喝,他说舒服多了。

具体做法非常简单:梨1个、红枣6颗、金桔7个、百合适量、冰糖适量,煮水就可以了。非常好喝,我家多仔都爱喝。

多多小时候,因为第一次回老家咳嗽总是不好,看过各种医生,吃过各种药物,都没彻底好起来。后来,一个中医告诉我,枇杷叶、川贝粉、雪梨,熬水给孩子喝就可以了。效果非常好,有一次医生说多多快肺炎了,也是喝这个水好起来的。我不是说,完全反对西医,西医也挽救了很多生命,只是说中医有它独特的魅力,希望大家不要忘记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藏。

其实这些就是最简单的“药食同源”,很多我们口中的食物,搭配得当就能治愈疾病。

很多人的观念当中,西医治病快,中医治病慢,其实这种说法不准确。中医治病是可以很快的,比白虎汤的故事。不寒不燥的药,自然效果一般。能遇到良医给一副好的方子,一副药就可看到疗效。

艾灸也属于中医,我在网上查过,那些觉得艾灸无用的人,会搬出一大堆艾灸无用的理论。其实,我开始也不太相信艾灸,是我妹妹艾灸后身体有了改善,妹妹的鼻炎就是艾灸治好的。自己才开始艾灸的,在我身上也看到了效果。艾灸见效是因人而异的,比如我第一次艾灸后,就深睡不醒,睡的非常舒服,两顿饭都错过了,我妹妹就没这样。我艾灸了挺长一段时间后,才不会艾灸后嗜睡。

我不是沉迷学中医,但是生活中,很多小事,我都会自然而然的与中医联系起来。

比如,有些朋友爱吃进口的食物,非当季的食物。浅尝辄止还行,长期这样饮食,对身体的影响是挺大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哪里生活,就根据当地的饮食文化生活才适宜。别羡慕外国人吃牛排、面包、生鱼片……那是人家的基因决定的。社会的进步,让我们可以轻松的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食,是一件好事,但是请别顿顿都来。老祖宗的话:五谷为养。对各地的中国人都适用。

我得过一次空调病后,就对空调没好感了。夏季和冬季很多人都离不开空调,而且就爱和当时的季节唱反调。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是有规律了,别总想着和大自然对着干,对你没好处的。如果夏天真的很热,适当的用点空调,我也不反对,但是长期如此,而且温度打很低,身体是会抗议的。

以前不爱做饭,觉得很麻烦,买菜,洗菜,切菜,烧菜……步骤很繁琐,而且自己的厨艺,明显没外面的外卖,餐厅做的好吃。后来听徐文兵的音频,发现他总是会说点烹饪的技巧什么的,就好奇他说的是否真的实用。尝试着做过几次,发现做出来的东西,真的很不错。不单单是满足了口腹之好,更重要的是身体喜欢。便秘改善了,睡眠也好了。

了解自己的体质适合吃什么食物,如何烹饪,其实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情。深入了解后,你的心态会越来越柔和,更愿意放慢脚步去生活。接受自然老去的自己,不会因为明星的不老神话而神伤。

过年的时候,海鲜吃多了,胃寒了,吃了一次西药,就没继续吃西药了。每天含点桂皮,没几天胃就舒服了。其实桂粉效果更好,我当时看到家里有桂皮就将就试试,效果也不错。

也不是不能熬夜,只是更愿意在早点入眠,早点起来做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跟着自然的节律走,你会活得很舒坦。不再羡慕深夜的KTV,宵夜,追剧……

情志病曾经是很吸引我的一块,我是个急性格,做事情希望能快点,求结果。听了一段时间的音频后,最大的感受是一饭一蔬就是最大的享受,安然入眠就是最深的快乐,恬然自得就是最好的心态。

阴阳平衡,是极深邃的一句话,放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说得通,慢慢去品吧!有时间建议大家听听徐文兵分析的《黄帝内经》深入浅出,很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