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胃安眠十法
“胃不和则卧不安”,语出《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所引《下经》原文,本为表述足阳明胃经“气逆”致喘而不能安卧之意。此句经文,经历代医家的不断补充和发挥,对其认识逐渐统一,提出胃肠疾病与抑郁、焦虑等睡眠障碍相关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将此归纳为“和胃安眠”大法,实证探讨如下。
益气通降法
适于脾胃不和,气机升降失常引起的“卧不安”。《临证指南医案》指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胃疾日久多涉于脾,脾胃运化升降失调,将导致正虚不复,脾胃虚弱,中气亏虚,则升举不能,化源无由则神机失养。症见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心悸健忘,体倦神疲,而色萎黄,纳差不馨,呕恶,舌淡,苔薄白,脉缓弱或滑等。治宜健脾益气,通降和胃,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理气降逆法
适于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致胃失和降而致“卧不安”。肝属木,胃属土,胃之和降与肝(胆)之疏泄密切相关。肝气条达则助胃受纳腐熟而降浊阴之气,即“木达则土安”,若肝失于疏泄,肝木乘土,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此即所谓“土虚木乘”。症见胃脘胀闷,功撑作痛,脘痛连胁,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失眠,嗳气频作,呕恶,大便不畅,舌淡苔薄白,脉弦等。治宜疏肝理气,开郁降胃。方选柴胡疏肝散,或半夏厚朴汤化裁。
化痰降浊法
适宜痰浊内扰而致“卧不安”者。脾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升降相因,互为表里,其生理功能分为运化水谷精微及运化水湿两个方面。当脾运化水湿失职而滋生痰浊,脾之升清、胃之降浊功能受到影响,清者难升,浊者不降,滋生痰邪。《丹溪心法》云:“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症见恶心,呕吐清水痰涎,失眠眩晕,胸闷痰多,兼见惊悸,昏蒙,口黏,不思饮食,脘腹胀满,舌苔厚腻,脉弦滑等症。治以化痰降浊为法,方选小半夏汤合旋覆代赭汤化裁。
化瘀通络法
适于胃痛日久入络,瘀血阻滞,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致“卧不安”者。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篇》:“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慢性胃炎等常见胃病,多因情志不舒、饮食不节、嗜食辛辣肥甘、饮酒吸烟、病久失治误诊导致胃纳失常,失于和降,脾胃气虚,生血无源,血行受阻,瘀阻胃脘,久病入络。症见胃脘疼痛,痛有定处而拒按,入夜尤甚,或痛有针刺感,食后痛甚,或见吐血黑便,呕恶或呃逆,失眠,舌质紫黯,脉涩等。清代王清任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精神疾病和睡眠疾病经验,而立此法治疗失眠意在法中取法。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外,须时时顾护胃气,只有胃能受纳,脾能运化,化生有源,气血运行通畅,疾病更易消除。方用丹参饮合金铃子散化裁。
通腑泄浊法
适宜食滞胃肠而致“卧不安”者。胃疾新发多由饮食不节,暴食多饮,致中州壅滞,停滞胃肠,胃气不能受纳腐熟水谷而气机阻滞不畅,浊气上逆所致。以辗转不寐,嗳腐酸臭,腹满胀痛为主症,兼见厌食暖气、呕恶或呃逆,呕恶酸腐秽气,大便黏滞恶臭,苔厚腻,脉滑数等症。治宜通腑泄浊,和胃降逆,选保和丸为主方。若邪已化热出现口渴、口干等症,可加入黄连、黄芩等泄热通便之品;若出现热结于内,腹满,大便干结,可选用调胃承气汤以导滞通腑,使浊气下行。若由胃中积热上冲,食已即吐,口臭而渴,苔黄脉数者,可选用竹茹汤以清胃降逆。
滋阴降火法
适宜中土阴虚而致“卧不安”者。盖胃喜润恶燥,若热病既久,过服辛燥,损津耗液;或素体胃阴不足,津液亏少所致胃阴不足,濡润失职。《丹溪手镜》为朱丹溪晚年之作,书中曾提出“胃虚则不得眠”的观点。以不寐烦躁、胃脘灼痛为主症,兼见口舌干燥,胃脘嘈杂,暖气吞酸,饱不欲食,大便干结,舌红少苔无津,脉细数等症。治以甘凉濡润之品滋阴降火和胃,选方沙参麦冬汤或一贯煎,另入行气化滞之品,以免滋腻太过滞脾碍胃。
温阳降逆法
适于中阳素虚,脾胃虚寒而致“卧不安”者。多缘素体中阳不足,或过食生冷之物残伤中阳,而寒湿内生,浊阴扰胃所致。以失眠、腹凉绵痛为主症,兼见胃纳失常、气逆于上而令人呕恶纳少,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神疲乏力,多寐或失眠,口淡不渴,便溏肢厥,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等。可选用辛甘之品以温阳和胃,方取黄芪建中汤化裁。对于中气下陷致胃失和降,症见身体消瘦,食少便溏,体倦乏力,脘腹如坠,多寐或失眠,舌淡苔薄白,脉虚等。应脾胃同治,升降并调,方用补中益气汤化裁,随证决定升清与降浊力量的轻重。
散寒降浊法
适于寒邪犯胃,胃失和降所致“卧不安”者。胃疾久而多虚,虚而寒侵,脾胃虚寒,健运失司,腐熟失职。症见胃痛暴作,痛势剧烈,脘腹得温则痛减,遇寒则痛增,失眠,口干不渴,喜热饮,苔薄白,脉弦紧,此为实证。治当温中散寒降逆,方选《证治准绳》之正气天香散化裁,可酌加良姜、吴茱萸等温中散寒之品以增强疗效。若肝寒犯胃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致胃脘疼痛,失眠,恶心,干呕吐涎沫,下利,头痛,舌淡苔白,脉紧等症。治宜温中散寒止痛,和胃降逆,方选吴茱萸汤化裁为治。
清利降浊法
适宜中焦湿热中阻致胃失和降而“卧不安”者。湿热证为病甚广,无论外感内伤,均与湿热有密切的联系。近年来,湿热证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生活质量的慢性进行性病变过程,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湿热分属阴阳水火是矛盾的统一。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湿热为病广泛,累及脏腑之中尤以脾胃为甚。以失眠胸闷、烦热不渴为主症,兼见头重昏蒙如裹,体困乏力,胸闷不饥,脘腹痞胀,面色淡黄,纳呆呕恶,大便黏滞不爽,二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数等症。治宜清热利湿,降浊和胃。方选三仁汤化裁或甘露消毒丹加减,随湿与热轻重程度选加清热利湿之品。
辛开苦降法
适于胃病日久寒热虚实夹杂而致“卧不安”者。脾胃系疾病,病因病机大都寒热夹杂,虚实兼有,单纯用温、清、消、补等法难以奏效,所用治法复杂,皆以寒热并用,辛开苦降为原则。此法最早可追溯至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泻心汤证,朱丹溪的左金丸、王孟英的连朴饮等,均是对辛开苦降法的补充和发挥。至清代名医叶天士首次提出“辛开苦降”法。临床症见失眠,胃脘疼痛,痞满,呕吐或呃逆,心下支结,纳差,反酸,便溏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者。治宜辛开苦降法,升清降浊。方选《伤寒论》之半夏泻心汤化裁。
总之,“胃不和”之因种种,不外气虚、气郁、寒凝、痰阻、食积、湿滞、血瘀、阳虚、阴虚等。临床所见失眠属于脾胃系疾患引发者并非绝对,往往表现常寒热兼杂虚实错杂,决非单一表现形式。医者需审病求因,辨证论治,若在提笔处方之际,灵活运用上述“十法”以和胃为治,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呼兴华 李玲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赵奕淇 陕西中医药大学)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搜索“私家健康先生"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中医资料。
推荐下载:全新中医家APP,五十万中医人专属软件,只专注中医领域。【社区】以医会友,广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医打造个人品牌,提升医患互动,创建自己的工作室。【会议服务】全国中医会议培训随时报名,轻松加入中医名师互动圈。下载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